学术投稿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张国锋;曾盛;唐国文

关键词:奥曲肽, 奥美拉唑, 出血, 非静脉曲张性
摘要:目的 探讨奥曲肽(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及48h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48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吸烟危害人体的机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科技工作者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吸烟能引起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吸烟引起上述疾病的机理有哪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如下探索讨.1 吸烟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机理烟雾的长期刺激和毒害可使呼吸道黏膜细胞发生炎症改变及吞噬能力下降,纤毛运动减弱,免疫力下降,为病原体侵入和炎症发生创造条件,从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症的反复发生.同时还引起肺泡慢性炎症,引起肺泡组织纤维化,弹性减小,后引起肺气肿[1].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构成.结果 2002-2011年该院剖宫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41.18%上升到2011年的56.88%.我院2002-2006年来剖宫产指征中排前3位的是妊娠并发症、头盆不称、胎儿窘迫,2007-2011年排前3位的是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结论 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瘢痕子宫是近5年剖宫产指征上升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诊断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夏爽;谢莹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13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3例患者治疗后骨性愈合11例,愈合率为84.6%.愈合时间为7~17个月,平均14个月,未愈合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应仔细查出骨折的具体部位,按骨折类型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叶银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海绵体抽吸冲洗法治疗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观察

    阴茎异常勃起是指缺乏性刺激的阴茎持续勃起或在性高潮后仍不能转入疲软状态,勃起持续时间超过4~6h.阴茎异常勃起分为2种类型:低血流量阴茎异常勃起是因静脉流出量减少和静脉血液滞留;高血流量阴茎异常勃起是因海绵体动脉损伤引起血流灌注量过度增加[1].高血流量阴茎异常勃起非常少见.笔者自1994年1月-2006年11月应用海绵体抽吸冲洗法治疗阴茎异常勃起18例,获得较满意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麟;张晓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运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运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运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周围痛点穴位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观察与护理

    子宫瘢痕形成的常见原因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其中以剖宫产术为常见.近年来由于医学发展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逐渐增多,因此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日益受到关注[1].近年我院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96例,依据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术式及切口愈合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选择性阴道试产.现将分娩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肖碧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效果.方法 将76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 基础上同时服用铝碳酸镁嚼咀片1000mg口服,每天3次.8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4%高于对照组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付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指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上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大类,非损伤性又称原发性脑出血.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高血压伴小脑内小动脉病变,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血,该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尽管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多数患者保住了生命,但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1].我科近年来收治脑出血患者80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月芬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脂肪肝800例超声诊断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高胆固醇、高脂饮食的过量摄入,生活节奏加快,体育锻炼减少,使脂肪肝患病率增加.由于超声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脂肪肝阳性检出率逐年增加,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病.为了解脂肪肝患病的相关因素,对近年来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80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泓强;李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其病情危急多变,病死率高,如何组织快速、有效的治疗和临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近年我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4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夏志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肌供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裕兴;方永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外伤性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脾脏血运丰富,质地较脆,创伤后易出血.脾损伤的发生率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位[1].脾破裂在临床上主要的危险是腹腔内大出血,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十分重要.我院2005年2月-2011年9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37例,施以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急性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在空气灌肠实施前肌内注射苯巴比妥;试验组采用七氟烷面罩吸入麻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麻醉.对比2组复位成功率和复位时间.结果 试验组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复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空气灌肠前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可有效提高肠套叠患儿整复成功率,缩短整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昆明地区少数民族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探讨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46万,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13.15万,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1/3[1].当前在我国,官颈癌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子宫颈癌的诊治包括预防、早期发现、诊断(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2].目前众多学者公认宫颈癌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通常由子宫颈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约为10年[3],在此阶段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阻断宫颈癌发病的关键.

    作者:张雯;马丽莎;李文莉;邓继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牵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本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3种结构组成,起关节和弹簧垫的作用.临床上,L4~5和L5~S1椎间盘易发生病变;本病在临床中并非少见,但未给予足够重视,故常被误诊而影响治疗.我院自1997年10月建院以来,采用该方法共治疗24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连花清瘟胶囊口服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40例予感冒解毒颗粒口服治疗,每次2袋,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3d.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消失率普遍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波;张金强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老年住院患者6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60例老年住院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较大,以皮肤黏膜症状多见,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较大.结论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监测,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老年人用药水平.

    作者:李向如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解磷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应用分析

    急性中毒专题研讨会上关于解磷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论文共9篇,现综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篇论文中,解磷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288例,其中男103例,女185例;男:女=1: 1.8;年龄10~66岁;中毒方式:口服中毒206例,皮肤接触中毒82例.引起中毒的农药有:敌敌畏、乐果、甲胺磷、对硫磷、苏化203、对氨硫磷、杀虫双、叶蝉散和敌百虫.以前4种中毒病例为多,中毒后症状以毒蕈碱样症状和(或)烟碱样症状为多见.重症者发生肺水肿26例,昏迷32例,呼吸衰竭64例,低血压32例.发生Q-T间期延长6例,频发房性早搏16例.按病情程度计轻度104例,中度98例,重度86例.接触毒物到就诊时间10min~5d.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纸片法),41%~60% 128例、20%~40%为96例,0%以下64例(其中12例入院时胆碱酯酶活力为0,5例在治程中出现胆碱酯酶活力曲线呈波浪性反复).

    作者:万里;李彩云;张茜;苏秀霞;刘永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辅治冠心病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辅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疗程均为2个月.2个月后观察2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再住院率.结果 2个月后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水平明显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住院率为4.9%低于对照组的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并可减少冠心病再住院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云峰;张顺旺;安玉平;陈京莲;唐鹏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体位与注射部位对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和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与注射部位对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0例.研究组采取坐位臀中肌注射,对照组取卧位臀大肌注射.比较2组注射的疼病程度和一次注射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坐位、臀中肌注射长效青霉素既可减轻患者疼痛,又可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且可减少神经受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荣;赵亚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