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肪肝800例超声诊断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陈泓强;李莹

关键词:脂肪肝, 超声诊断, 危险因素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高胆固醇、高脂饮食的过量摄入,生活节奏加快,体育锻炼减少,使脂肪肝患病率增加.由于超声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脂肪肝阳性检出率逐年增加,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病.为了解脂肪肝患病的相关因素,对近年来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80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HBO)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将4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伤后始行HBO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A组)和晚期治疗组(B组)各200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A组伤后7~14d始行HBO治疗,B组伤后14d后始行HBO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预后.结果 A组预后优于B组,致残率及病死率低于B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7~14d行HBO治疗为佳治疗时机,可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卢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1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20U,手术结束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再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观察2组产后2h出血量及试验组用药前后血压情况.结果 试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160.3±23.9)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8.9±5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作者:唐晓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昆明地区少数民族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探讨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46万,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13.15万,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1/3[1].当前在我国,官颈癌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子宫颈癌的诊治包括预防、早期发现、诊断(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2].目前众多学者公认宫颈癌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通常由子宫颈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约为10年[3],在此阶段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阻断宫颈癌发病的关键.

    作者:张雯;马丽莎;李文莉;邓继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吸烟危害人体的机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科技工作者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吸烟能引起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吸烟引起上述疾病的机理有哪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如下探索讨.1 吸烟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机理烟雾的长期刺激和毒害可使呼吸道黏膜细胞发生炎症改变及吞噬能力下降,纤毛运动减弱,免疫力下降,为病原体侵入和炎症发生创造条件,从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症的反复发生.同时还引起肺泡慢性炎症,引起肺泡组织纤维化,弹性减小,后引起肺气肿[1].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198例体外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各地自然环境的改变及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临床上很多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产生过敏反应有关.过敏反应是一种对异物的超敏反应.这些异物通常无害,但在过敏反应患者中则产生强烈的反应[1].临床上对多数过敏性疾病患者通常只给予缓解症状治疗,因未找到引发过敏的真正原因,因而得不到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迁延不愈.传统的过敏原检测主要采用的是皮试方法,存在受试者疼痛及易发生过敏症的危险.本院从2010年6月始运用体外过敏原检测克服了皮试法的不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归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创伤性休克见于严重的外伤,引起血液或血浆丧失,损伤处炎性肿胀和体液渗出,可导致低血容量,加上创伤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影响心血管功能[1].笔者总结创伤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8年3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创伤性休克患者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15~57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17例,坠落伤10例,锐器伤4例,火器伤2例,挤压伤5例;受伤部位为颅脑损伤16例,胸腹损伤7例,四肢损伤5例,全身复合伤10例;开放性损伤31例,闭合性损伤7例.经积极抢救,抗休克治疗后抢救成功36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

    作者:吴佳秋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64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该院2010年收集的64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查的方式,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品种、ADR累积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例ADR报告中,女性(37例)高于男性(27例);涉及药品22个品种,ADR主要表现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5.94%)和全身性损害(21.88%)、消化系统损害(18.75%)等.结论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要加强其不良反应监测,提高该类药品的使用安全.

    作者:王娟;王群;张恒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指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上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大类,非损伤性又称原发性脑出血.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高血压伴小脑内小动脉病变,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血,该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尽管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多数患者保住了生命,但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1].我科近年来收治脑出血患者80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月芬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无保护性左冠状动脉主干支架植入术的观察及护理

    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UPLMT)定义为自身右向左的良好侧支循环或既往史中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药物治疗预后差,CABG能显著改善这类患者的生存率而一直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手段,是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的佳方法[1].随着定向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日益发展及操作人员的技术娴熟,使UPLMT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近期预后有所改善,近、远期疗效明显改观.

    作者:姚欣;张林红;胡波;牛月海;王振国;陈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多层螺旋CT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6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更直观地分析4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肿块情况.结果 46例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硬癌36例、低分化腺癌3例、导管内癌4例、黏液腺癌1例、大汗腺癌1例、髓样癌1例.肿块大小0.5mm×0.8mm×0.5mm~4.8mm×13.0mm×12 2mm.结论 CT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乳腺癌术前分期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风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乡镇卫生院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的利与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检验结果对指导医师诊断和用药都起着关键作用.乡镇卫生院由于条件、人力和财力的限制,检验设备差,检验项目少,所检验出的结构值准确性差.由于医学的发展、疾病的不断认知,常规检验设备所检测的结果值显然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这就需要患者到上级医院去作检查,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出现,它以检验结构准确性好、快速出具检验结果、方便的检验标本交接,而受到乡镇卫生院的信赖.笔者认为,第三方检验机构对乡镇卫生院的检验事业的发展存在以下的利与弊.

    作者:陈行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连花清瘟胶囊口服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40例予感冒解毒颗粒口服治疗,每次2袋,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3d.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消失率普遍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波;张金强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曲肽(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及48h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48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锋;曾盛;唐国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产妇40例(观察组),就临床资料与同期行单纯剖宫产术的产妇4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观察并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恶露干净天数、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体温、首次排气时间、恶露干净天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者需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把握手术适应证,可降低术后感染及出血发生率,避免或减少二次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昌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药品的入库验收

    加强药品入库验收是保证药品质量、减少差错、防止假劣药进入医院、保证临床和门诊用药的安全措施.药品入库验收的目的是保证入库药品数量准确、质量完好.1 药品验收的目的保证入库药品质量完好,数量准确,防止不合格药品和不符合药品包装规定的药品入库.

    作者:李秀银;王月兵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中重度COPD患者8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吸入剂治疗.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COPD,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慧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3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12例和CHOP组11例.联合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CHOP组单用CHOP方案治疗.2组均每3周为1个循环周期,6个周期后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略高于CHOP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联合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略优于CHOP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所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总体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略优于CHOP方案,且与CHOP方案不良反应相当,安全性无差异.

    作者:苏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女性结节性红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女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女性结节性红斑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消结止痒方治疗.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患者中痊愈31例(38.75%),显效20例(25 00%),有效11例(13.75%),无效18例(22.50%),总有效率为77.5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女性结节性红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麟;张晓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脂肪肝800例超声诊断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高胆固醇、高脂饮食的过量摄入,生活节奏加快,体育锻炼减少,使脂肪肝患病率增加.由于超声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脂肪肝阳性检出率逐年增加,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病.为了解脂肪肝患病的相关因素,对近年来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80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泓强;李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替罗非班的观察及护理

    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尤其是急性支架植入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且此类血栓多来源于病变部位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靶血管以外的冠状动脉.因此如何预防和处理非支架植入部位急性血栓形成显得尤为重要.替罗非班化学名称为N-(正丁基磺酰基)-O-[4-(4-哌啶基)丁基]-L-酪氨酸盐酸盐-水合物.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时使用替罗非班,能增强抗血小板作用,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4月采用PTCA及支架植入术前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与护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姚欣;张林红;胡波;牛月海;王振国;陈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