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清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手部压榨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手部压榨伤患者行VSD:创面彻底清创,取出创面形状接近,面积相似的医用泡沫敷料填塞创面,用半透膜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创面上置引流管,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 患者平均经2次手术后治愈,随访2~3个月患者创面愈合,肢体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与传统治疗方法对比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减少了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在VSD治疗手部压榨伤的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廖宗梅;李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腺性膀胱炎的患者90例,对其不遵医行为进行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将其进行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在遵医行为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半年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加强对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不遵医行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疾病的治愈率增加,从而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淑臻;张莉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临床危重患者细菌感染的耐药性及临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危重合并感染患者,对其细菌感染及耐药谱分析.结果 本组中伴有感染的危重患者内共检出病原菌153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共98株,占64.1%;革兰阳性(G+)球菌31株,占20.3%;真菌24株,占15.6%,危重患者伴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4.1%.结论 重症患者容易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按药敏培养结果采取针对性诊疗措施,能够大限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段龙士;匡刚;龚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加味茵陈蒿汤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效果,探讨其防治机制,为中药辨证运用防治孕产期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按1:2随机将社区孕妇保健门诊筛选出来的可能发生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高危孕妇分为对照组及服药组,再对服药组进行辨证方药加味茵陈蒿汤中药干预,后分析比较所有观察对象孕期IgG抗体效价变化情况、孕期合并症出现情况和婴儿出生发生溶血症情况.结果 孕妇抗A或抗B IgG抗体效价下降为正常值的比率服药组(82.0%)明显高于对照组(46.9%).孕期合并症如妊娠时限异常、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胎儿窘迫等发生率服药组(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婴儿溶血症及黄疸的发生率服药组(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4%);服药组自然分娩率(64.0%)亦高于对照组(51.0%).结论 服用中药组孕妇抗A或抗B IgG抗体效价维持在低水平,孕期合并症和婴儿溶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自然分娩几率上升.通过孕期抗A或抗B IgG抗体监测及中药干预治疗,可有效地防治ABO不合溶血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孕产期保健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叶绪春;李佐祥;曾祥芬;彭丽;邹健;叶绪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用药前将药品置于培养箱中升温至37.0℃后取出,彻底清理患儿呼吸道后,将已复温的固尔苏混悬液经气管导管注入下部气管,听诊两肺药液弥散均匀,用药毕,继续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用药过程中维持患儿血氧饱和度在95%左右.结果 两组患儿用药后30min、6h监测吸入的氧浓度(FiO2)均明显降低,12h监测吸入的氧浓度(FiO2)早产儿组继续降低,而足月组吸入的氧浓度(FiO2)上调.用药后30min、6h监测吸气峰压(PIP)均明显降低,12h吸气峰压(PIP)早产儿组继续降低,而足月儿组吸气峰压(PIP)再次上调.结论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比足月儿效果显著.
作者:杨悦青;王瑞芬;耿明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颅内肿瘤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58例经过手术与治疗的小脑肿瘤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对于囊性型血管母细胞瘤,MRI在现实大囊小结节上比CT要显得清楚;在小脑囊性肿瘤的鉴别中MRI优于CT,在显示较小的水肿带和肿瘤内的囊时CT仍然不及MRI.结论 颅内肿瘤采用MRI进行诊断与鉴别在某种程度上会优于CT.
作者:徐松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诺氟沙星联合加味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0年7月-2011年7月在我社区卫生院治疗的13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进行诺氟沙星联合加味藿香正气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显效率明显增加,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氟沙星联合加味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效果良好,可缩短急性胃肠炎病程.
作者:俞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大、中、小3种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分别给予0.2g·kg-1·d-1、0.4 g·kg-1·d-1和2g·kg-1·d-1丙种球蛋白静脉点滴,治疗5d后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出血症状和血小板改善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3组经丙种球蛋白治疗5d后,患者的出血症状显著改善,但3种剂量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可显著改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升高血小板水平,但3种剂量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罗毅;钟丽文;钟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海极星(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未育女性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重庆海扶(HIFU)研制生产的海极星对80例有性生活未生育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聚集超声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术后2个月复查,宫颈光滑、糜烂面消失66例,占82.5%,均为一次性治愈;显效7例,占8.7%;有效3例,占3.8%;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 海极星治疗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安全、有效、恢复快、无辐射性损伤的方法,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是目前治疗未生育女性慢性宫颈炎的佳方法.
作者:史美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反流性食管炎组(286例)和对照组(240例),采用抗HP-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病理学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感染率为20.3%,而对照组为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存在逆相关性.
作者:时兢;王延秋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糖尿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容易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足部溃疡的发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及生活负担.目前新开展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技术能够明显加速溃疡生长,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王晓东;张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在脑干出血患者中的护理与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脑干出血患者,经呼吸机早期辅助机械通气+综合性治疗,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经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加强护理,17例病情好转出院,10例自动出院,12例院内死亡.结论 在脑干出血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的患者中,提高护理水平,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郑书芬;陈永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结果.方法 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围术期用药情况、门诊抗菌药处方比例,进行调查统计并计算.结果 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94DDD降至57DD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2.2%下降至70.1%: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5.7%降至16.7%,术后用药≤24h病例较前显著增加;门诊抗菌药处方比例由45.6%降至32.8%.结论 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具可行性、有效性.
作者:杨昌坤;杨兰梅;曾宪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不同外科术式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贲门癌患者86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患者采用经胸术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胸腹联合切口术式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术后的淋巴结清除个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略短于A组患者.结论 采用经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的方法对患有贲门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宝庆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下腹部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19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外环腹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3年.结果 手术时间为15~25min,留院观察时间3~7d,平均住院时间4d;无出血、睾丸回缩等并发症.全组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4例患儿术后出现对侧腹股沟疝,2例巨大型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结论 经下腹部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患儿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岳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评价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对我科78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及处理并发症.结果 经系统治疗和良好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营养状况、白蛋白、总淋巴细胞均高于治疗前.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ICU危重症患者非常必要,为取得良好效果应对其进行良好管理.
作者:西艾木西卡买尔·艾合买提;玛丽叶古·阿吾提;王在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月6月收治的5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潘多酮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见明显改善胃脘痛、饱胀、嗳气、胃灼热及泛酸苦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能改善胃黏膜组织及控制胆汁反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可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及改善胃黏膜组织炎症状况及反流状况,奥美拉唑配合小柴胡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疗效确切、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内分泌科2009年9月-2011年5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还加用罗格列酮.观察治疗前、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HbA1C),并统计两组的胰岛素用量、血脂四项和体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3个月后的FPG、2hBG及HbA1C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和三酰甘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将血糖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且减少胰岛素用量,可在糖尿病治疗中推广.
作者:曹兴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对肝胆外科的病房出现白色念珠菌深部感染的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科治疗的24例白色念珠菌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经治疗两周后,有19例患者进行真菌培养的复查呈阴性,后好转出院,约79.2%;共死亡5例,约占20.8%.结论 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为肝胆外病房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需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警惕出现深部的真菌感染,尽可能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治疗.
作者:潘海燕;贾英斌;苏永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使血管壁变硬缩小、失去弹性,从而继发血栓形成致使远端血流量进行性减少或中断.可发生于全身各主要动脉,多见于腹主动脉下端和下肢的大中动脉.发生在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与两髂总动脉者称为Leriche综合征.
作者:李小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