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过敏致多脏器损害一例分析

沈正林;赵玉琴

关键词:阿司匹林, 过敏反应, 病例报告
摘要:1例23岁女性患者,因体温升高两天内反复服用阿司匹林6片(0.5g/片)后出现上腹部不适,伴有恶心,并出现面部皮疹,入院治疗,患者皮疹进行性加重,发展为全身麻疹样红斑,且出现胸闷气急,查生化示ALT373U/L,AST 230U/L,TP 54.1g/L,ALB28.9g/L,患者肝功能异常和低蛋白血症,并出现下肢水肿、胸腔和盆腹腔积液,病情急剧恶化,转上级医院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茵陈蒿汤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茵陈蒿汤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效果,探讨其防治机制,为中药辨证运用防治孕产期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按1:2随机将社区孕妇保健门诊筛选出来的可能发生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高危孕妇分为对照组及服药组,再对服药组进行辨证方药加味茵陈蒿汤中药干预,后分析比较所有观察对象孕期IgG抗体效价变化情况、孕期合并症出现情况和婴儿出生发生溶血症情况.结果 孕妇抗A或抗B IgG抗体效价下降为正常值的比率服药组(82.0%)明显高于对照组(46.9%).孕期合并症如妊娠时限异常、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胎儿窘迫等发生率服药组(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婴儿溶血症及黄疸的发生率服药组(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4%);服药组自然分娩率(64.0%)亦高于对照组(51.0%).结论 服用中药组孕妇抗A或抗B IgG抗体效价维持在低水平,孕期合并症和婴儿溶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自然分娩几率上升.通过孕期抗A或抗B IgG抗体监测及中药干预治疗,可有效地防治ABO不合溶血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孕产期保健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叶绪春;李佐祥;曾祥芬;彭丽;邹健;叶绪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大蒜素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蒜素胶囊治疗小儿的腹泻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 将10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大蒜素胶囊,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粪便形态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结论 大蒜素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基本无不良反应.对纠正抗生素在本病中的不合理应用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富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静滴阿奇霉素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观察疗效.结果 120例全部临床治愈,总疗程平均为4周.其中98例3个月后复查无复发,肝功能正常.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水飞蓟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水飞蓟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素140mg,2次/d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IV-C等,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水飞蓟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酒精性肝病疗效显著,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作者:解维星;宗绪山;姜振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浅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及如何采用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制定安全防护行为和办法,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教育,抓落实并强制执行.结果 提高了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觉防护能力,降低职业暴露引发感染的发生.结论 制定并落实各项安全防护制度是防止职业暴露引发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曾广花;徐菊香;李林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保养体会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医生运用激光学、计算机、超声、电器械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微创技术.是一种成熟、安全有效的术式,较开腹手术创伤小、切口小、美观、恢复快、减轻疼痛、减少肠粘连、出血少.广泛运用妇科手术、外科手术.

    作者:刘莉琨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同外科术式治疗贲门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外科术式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贲门癌患者86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患者采用经胸术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胸腹联合切口术式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术后的淋巴结清除个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略短于A组患者.结论 采用经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的方法对患有贲门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宝庆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胆舒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源性腹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胆舒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源性腹痛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胆舒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胆舒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胆总管直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胆总管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胆总管直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2%,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舒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源性腹痛效果确切,使术后扩张的胆总管明显缩小,且临床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夏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用药前将药品置于培养箱中升温至37.0℃后取出,彻底清理患儿呼吸道后,将已复温的固尔苏混悬液经气管导管注入下部气管,听诊两肺药液弥散均匀,用药毕,继续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用药过程中维持患儿血氧饱和度在95%左右.结果 两组患儿用药后30min、6h监测吸入的氧浓度(FiO2)均明显降低,12h监测吸入的氧浓度(FiO2)早产儿组继续降低,而足月组吸入的氧浓度(FiO2)上调.用药后30min、6h监测吸气峰压(PIP)均明显降低,12h吸气峰压(PIP)早产儿组继续降低,而足月儿组吸气峰压(PIP)再次上调.结论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比足月儿效果显著.

    作者:杨悦青;王瑞芬;耿明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醒脑静联合纳诺酮治疗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组和用单纳络酮组.观察意识恢复时间、醒后症状的发生率,并作比较.结果 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优越,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陈国栋;王骥;胡志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下颌骨骨折运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下颌骨骨折患者运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1-12月运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折患者45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7d后复查,1例愈合不良,出现感染,进一步抗炎、清创治疗,5d后痊愈.1例出现张口度差、X线差,为下颌多发性骨折.通过1年随访,1例张口自觉不适,张口度差<37mm,X线检查对位轻度不良.未出现假关节、骨折不愈合情况.结论 运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或无、后遗症少、固定牢固、费用低、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郭宇;方佳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与误区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二百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脑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

    作者:宋文颖;郝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以往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标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地高辛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地高辛联合呋塞米维护使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收集2009-2011年我院门诊或入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常规给予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基础上采用地高辛与呋塞米联合维护治疗患者60例,其中在院24例,门诊36例,联合使用疗程均在7d以上,分析地高辛与呋塞米联合维护治疗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结果 地高辛0.125mg联合呋塞米20mg隔日1次口服维护治疗方式洋地黄中毒发生率、电解质异常发生率低;而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75.0%.结论 小剂量地高辛联合呋塞米隔日使用维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宋敏;陈刚;李耀军;谭顺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性肺炎三例报告

    目的 探讨3例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3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性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治疗MRSA性肺炎有较高的疗效,对MRSA敏感且不易产生耐药,但是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肝损害、肾毒性.结论 合理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性肺炎疗效强,但在高龄老年患者中使用万古霉素应该谨慎.

    作者:佟淑平;杜闻博;刘晓翠;周所霞;李志斌;吕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压榨伤的效果和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手部压榨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手部压榨伤患者行VSD:创面彻底清创,取出创面形状接近,面积相似的医用泡沫敷料填塞创面,用半透膜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创面上置引流管,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 患者平均经2次手术后治愈,随访2~3个月患者创面愈合,肢体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与传统治疗方法对比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减少了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在VSD治疗手部压榨伤的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廖宗梅;李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结核病预后追踪调查及分析

    目的 查找结核病和疑似结核病者转诊未到位的原因;调查结核病病人服药情况,及时发现并进行系统管理.方法 在全县2009-2010年的年中和年终结核病控制项目检查中,随机抽查转诊未到位的结核病和疑似结核病以及正在服药的结核病者445例,督导员亲自到病人家中了解情况,如实记录,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新发375例,复治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结核病病免费治疗.年龄35~44岁的患者有明显的集中现象,结核病基本上为Ⅲ型.我县结核病的产生同个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结论 目前还存在着多种使病人不能及时到位、规范用药的原因.今后应加大追踪、访视工作力度,提高结核病病人的追踪到位率和系统管理率.

    作者:韩海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由幽门螺杆菌(Hp)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并经快速尿素酶检测确定为Hp阳性.治疗组(35例)口服奥美拉唑1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g,2次/d,治疗1周后剂量减半.对照组(32例)单独服用奥美拉唑10mg,2次/d,加服铝镁加混悬液1.5g,2次/d,连续1周后剂量减半,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溃疡症状的改善程度,胃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并检测Hp清除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3%、81.3%;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88.6%、65.6%,Hp清除率分别为77.1%、53.1%.结论 两组方案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并能有效清除Hp.但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促进溃疡愈合和Hp清除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独服用奥美拉唑.

    作者:王彩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规范化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成本的差异.方法 选择从2010年2月到我院进行体检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规范组和非规范组,非规范组进行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和管理措施,规范组在非规范组基础上,采取以下规范化管理手段,观察两组患者空腹与早餐后2h血糖、HbA1c、BMI、规律服药率和糖尿病知识普及率与年均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空腹与早餐后2h血糖、HbA1c、BMI、规律服药率和糖尿病知识普及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进行规范管理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组指标均显著优于非规范组.而年均治疗治疗费用,规范组少于非规范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能提高治疗临床效果和降低治疗成本,适合作为基层医院与社区单位的基础性预防干预手段.

    作者:李青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肺内孤立结节的CT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肺实质内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直径小于3cm病灶.它包括含有钙化及空洞的结节(若空洞占据几乎整个病灶则不考虑在内)以及肺内同时存在能与此孤立结节截然分开的其他病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肺内孤立性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据北美放射学杂志1990年统计肺内孤立性结节中40%为恶性肿瘤(腺瘤多见),50%为感染性肉芽肿(包括炎性假瘤及结核瘤).

    作者:李树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