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解毒方对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

隋华;靳宝辉;殷佩浩;范忠泽;李琦

关键词:结肠癌, 多药耐药, 凋亡, 健脾解毒方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HCT8/V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结肠癌HCT8/V多药耐药细胞常规培养,5%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48 h后,MTT法检测HCT8/V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耐药细胞内长春新碱(VCR)药物浓度,流式细胞仪分析健脾解毒方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HCT8/V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健脾解毒方能增加HCT8/V细胞对VCR、顺铂(DDP)、5-Fu、吡柔比星(THP)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4种化疗药的IC50分别从( 191.08±18.18 )mg·L-1下降到(90.13±6.33 )mg·L-1;(290.79±28.38) mg·L-1下降到(22.16±1.82) mg·L-1;(23.12±1.99) mg·L-1下降到(9.88±0.86 )mg·L-1;(26.40±2.92) mg·L-1下降到(19.41±1.48) mg·L-1;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HCT8/V细胞48 h后细胞内VCR浓度明显增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健脾解毒方能提高5-Fu诱导的HCT8/V细胞的凋亡率,使细胞阻滞于G1期.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增加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逆转HCT8/V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厂家黄连上清片质量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厂家黄连上清片的质量情况以及对问题的分析,为提高药品标准,正确地评价药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7家生产厂家10批样品进行片芯质量测定,样品粉末显微镜观察,建立5种蒽醌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样品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显微观察无区别,但片重差异和5种蒽醌类化合物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不同厂家的黄连上清片由于制剂工艺、原材料质量等不同,导致了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王胤;沈力;周浓;刘氏清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HPLC测定黄牡丹不同部位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黄牡丹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黄牡丹不同部位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40~4.00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1095.3 C+31.608(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59%,RSD 1.66%.芍药苷在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分布为果实>叶>栓皮>皮部>茎>木部.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芍药苷可作为控制黄牡丹药材质量的一个指标成分.

    作者:冯源;王胤;周浓;姜北;余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HPLC指纹图谱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了9个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样品.色谱条件为DiamonsilTM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水(梯度洗脱0~60 min22%A→100% A);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0mL· min-1;柱温25℃.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了相似度比较,进一步对其中的山柰素-3-O-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山柰素-3-O-α-L-(4-O-乙酰基)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进行了归属.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单芽狗脊蕨质量控制.

    作者:马秉智;朱立平;鞠海;高增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HPLC测定牛膝和决津颗粒中β-蜕皮甾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膝和决津颗粒中β-蜕皮甾酮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牛膝和决津颗粒中β-蜕皮甾酮,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采用HPLC测定β-蜕皮甾酮的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17∶8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结果:牛膝的佳提取条件为加入15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决津颗粒的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为溶剂超声提取30 min;β-蜕皮甾酮的线性范围为10.37~103.7 mg·L-1,回归方程为Y=24 867X+1563(r =0.9995),牛膝和决津颗粒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8.4%,RSD分别为1.6%,1.4%(n=9).结论: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为评价决牛膝和决津颗粒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王洪明;陈炜;刘冬洁;侯晓虹;梁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以麻黄碱、伪麻黄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和干浸膏得率为检测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溶剂用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麻黄附子细辛汤佳提取工艺为16倍量pH 2.0盐酸提取2次,每次2.5h.结论:多指标综合评定优化提取工艺更符合中医用药的整体观,优化的提取工艺方法合理可行,稳定可靠,具可操作性和重复性.

    作者:秦超;容蓉;杨勇;吕青涛;蒋海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黄连软膏处方优化与流变学考察

    目的:优选黄连软膏的基质处方并测定其流变学参数.方法:以外观、稳定常数、冷热破坏等因素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黄连软膏处方,并测定流变学参数.结果:优化处方为十八醇12.060 g,单硬脂酸甘油酯10.018 g,聚山梨醇酯-80 7.831 g,山梨醇酐单油酸酯-60 3.173 g,黄连软膏流变学参数(黏度、屈服值、触变性、蠕变等)优良.结论:优选基质处方稳定可行,外观良好,黏度、延展性符合生产与临床应用需要.

    作者:关志宇;王森;管咏梅;朱卫丰;刘红宁;杨俊免;陈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大鼠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作用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周围神经髓鞘抗原(P2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黄连温胆汤加减方高剂量组(HL高组)、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低剂量组(HL低组)、EAN模型组、正常组.HL高组和HL低组于免疫当天至第15天每天固定时段灌胃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方浓煎剂1次,剂量分别为26.89,6.79 g·kg-1·d-1.观察各组发病情况,坐骨神经中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外周血中17型辅助T细胞(Th17细胞)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阳性调节T细胞(Foxp3+ Treg细胞)比例和淋巴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mRNA水平.结果:HL高组的初发病时间为(11.92±1.38)d,迟于EAN组(P<0.05),其高峰期临床评分为(2.41±1.09),髓鞘脱失的组织学评分为(0.58±0.51),均显著低于EAN组(P <0.05);HL高组和HL低组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1.88±0.47)%,(2.71±0.39)%较EAN组显著减少(P<0.05),Foxp3+ Treg细胞比例(15.06±1.35)%,(9.18±1.00)%较EAN组显著增加(P<0.05),淋巴结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IL-17mRNA表达HL高组分别为(0.38±0.02)%,(0.45±0.08)%,(0.34±0.13)%,(0.63±0.17)%;HL低组分别为(0.45±0.03)%,(0.60±0.05)%,(0.74±0.12)%,(1.04±0.17)%与EAN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方能够抑制EAN大鼠的自身免疫反应,对EAN有治疗作用.

    作者:贲莹;王秀丽;张凤华;梁文杰;张培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秦岭岩白菜的化学成分(Ⅰ)

    目的:研究秦岭岩白菜Bergenia scopulos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秦岭岩白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儿茶素(3)、没食子酸(4)、熊果苷(5)、岩白菜素(6)、4-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7)、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8)、邻苯二酚(9)、丁香酸(10)、槲皮素(11)和芦丁(12).结论:化合物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尉耀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归丸对大鼠卵泡发育与卵巢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大鼠卵巢卵泡发育与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60~17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结合雌激素组(B组)、左归丸成药低(C组)、高剂量组(D组)、左归丸浸膏低(E组)、高剂量组(F组),各组n=10.分别灌服蒸馏水20 g·kg-1、结合雌激素混悬液65μg·kg-1、左归丸混悬液1.875,5.625 g·kg-1、左归丸浸膏相当于生药11,33 g·kg-1,每日1次,连续15d.计数大鼠卵巢各级卵泡及黄体;计算生殖器官(卵巢、子宫及阴道)脏器指数;采取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结合雌激素组(65μg·kg-1)、左归丸成药组(5.625 g·kg-1)、左归丸浸膏组(相当于生药33 g·kg-1),各组n=6.应用墨汁灌注法观察卵巢血管.结果:D,F,B组均可增加大鼠窦状卵泡数(21.70±10.40,15.60±2.22,15.60±8.04)个及卵泡总数(32.10±11.57,25.30±5.06,29.10±18.62)个,B~F组均可增加大鼠卵巢指数(0.68±0.11,0.55±0.05,0.68±0.08,0.61±0.10,0.68±0.03),D~F,B组均可提高大鼠血清E2水平(86.92±5.05,68.98±9.19,87.16±10.37,87.39±12.81)ng·L-1,均P<0.01或P<0.05.结合雌激素组、左归丸成药组、左归丸浸膏组的卵巢血管密度和管腔明显增大.结合雌激素组、左归丸浸膏组组可增加卵巢小血管数(13.33±2.50,13.17±3.87)个,结合雌激素组、左归丸成药组、左归丸浸膏组均可增加大鼠卵巢大血管数(33.00±5.44,34.33±8.59,35.83±7.63)个及血管总数(46.33±7.82,45.00±10.84,49.33±11.11)个,P<0.05或P<0.01.结论:左归丸可促进160~170 g大鼠卵泡发育和卵巢血管生成,其促卵泡发育作用与提高雌激素水平、增加雌激素样效应及增加卵巢血管数有关.左归丸浸膏较成药丸剂作用更明显.

    作者:段恒;周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黄附子汤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黄附子汤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纯化后以5×105/mL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或6孔板中,分为:细胞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模型组(10 mg·L-1)、大黄附子汤组(终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400,800 mg·L-1),在细胞贴壁过夜后,正常组给予不含血清的培养液,其余各组给予LPS(10 mg·L-1),大黄附子汤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药物,48 h后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羟氨法)测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DA)含量,Griess法测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在25 ~ 400 mg·L-内,大黄附子汤对正常细胞代谢MTT活力无显著影响;剂量达50 mg·L-1即能抑制LPS诱导NO的生成(P<0.01),100 mg·L-1时能降低MDA含量(P<0.01),增强SOD酶活力(P<0.05),并能显著抑制LPS诱导TNF-α,IL-6等细胞因子的合成(P<0.01).结论:大黄附子汤能有效调节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及抗氧化功能,改善LPS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诱导作用.

    作者:吴丽;刘晓;蔡皓;吕高虹;郭辉;章莹;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玉郎伞皂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玉郎伞( YLS)皂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YLS皂苷低剂量组(2×10-2g·L-1),YLS皂苷高剂量组(4×10-2g·L-1),阳性对照维拉帕米组(5×10-7 mol·L-1).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 min再灌3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左心室插入水囊导管,记录YLS皂苷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测定冠脉流量(CF)和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活性以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YLS皂苷高剂量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CK,CK-MB,LDH,LDH-1的释放和心肌组织MDA的产生,增加SOD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YLS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李健玲;陈兆霓;吕纪华;黄仁彬;覃斐章;张士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铁包金中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较

    目的:考察了贵州都匀产铁包金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以乙醇作为回流提取溶剂提取铁包金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包金中的总黄酮.结果:芦丁标准品溶液浓度在5-30 μg· L-1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1 2X+0.041 9(r =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8.56%,精密度试验RSD值为0.279%,重复性试验RSD为0.634%,稳定性试验RSD 1.49%.以此方法测定,铁包金叶和茎部中黄酮含量分别为12.3%,1.42%,叶中总黄酮含量是茎部的的8.7倍.结论:贵州都匀产铁包金叶和茎部中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叶部位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毛海立;周德超;龙成梅;杨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元胡止痛软胶囊中延胡索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化元胡止痛软胶囊中延胡索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HPLC测定其含量,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加醇倍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3批验证试验RSD 2.6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杜茂波;刘淑芝;刘树扬;葛克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柴胡疏肝散不同配伍对柴胡皂苷a溶出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不同配伍对柴胡皂苷a溶出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法,以HPLC-DAD测定各配伍样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交设计各因素对柴胡皂苷a溶出率的影响大小为使药>佐药>臣药.单因素对其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无显著性差异.4组分法中,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药味数分组中,各大组之内不同配伍柴胡皂苷a溶出率不同,各组间溶出率:复方>五五配伍>单煎液>六六配伍、两两配伍>四四配伍>三三配伍.结论:含有白芍、香附、川芎的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低,含有枳壳和甘草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高,全方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高.

    作者:王林林;王春艳;张丹参;张万明;王治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甘肃产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柴胡根和茎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得油率分别为0.04%,0.01%.两部位共鉴定出95个化合物,其中从根和茎中分别鉴定出52,72个.共有化合物29个,分别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61.29%,53.54%.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正己醛(17.00%)、2-戊基呋喃(8.10%)、棕榈酸(6.71%)、5-异丙基-2-甲苯酚(6.65%)、百里香酚(5.23%)、正庚醛(4.64%)等;茎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10.79%)、3-甲基-4-异丙基苯酚(8.31%)、香芹酚(6.19%)、正己醛(6.09%)、2-戊基呋喃(4.42%)等.结论: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结果为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孙宗喜;吕晓慧;徐桂花;苏瑞强;赵志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健脾解毒方对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HCT8/V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结肠癌HCT8/V多药耐药细胞常规培养,5%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48 h后,MTT法检测HCT8/V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耐药细胞内长春新碱(VCR)药物浓度,流式细胞仪分析健脾解毒方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HCT8/V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健脾解毒方能增加HCT8/V细胞对VCR、顺铂(DDP)、5-Fu、吡柔比星(THP)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4种化疗药的IC50分别从( 191.08±18.18 )mg·L-1下降到(90.13±6.33 )mg·L-1;(290.79±28.38) mg·L-1下降到(22.16±1.82) mg·L-1;(23.12±1.99) mg·L-1下降到(9.88±0.86 )mg·L-1;(26.40±2.92) mg·L-1下降到(19.41±1.48) mg·L-1;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HCT8/V细胞48 h后细胞内VCR浓度明显增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健脾解毒方能提高5-Fu诱导的HCT8/V细胞的凋亡率,使细胞阻滞于G1期.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增加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逆转HCT8/V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

    作者:隋华;靳宝辉;殷佩浩;范忠泽;李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伸筋草石松三萜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伸筋草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色谱技术结合薄层色谱法对伸筋草正丁醇层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法对结构进行解析和鉴定.结果:从伸筋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serrat-1 4-en-3β,21α-diol(1),serrat-14-en-3β,21β-diol(2),lyeoclaninol(3),lycoclavanol(4),α-onocerin(5),16-oxo-3α-hydroxyserrat-1 4-en-21α-ol (6)β-胡萝卜苷(7).结论:其中16-oxo-3α-hydroxyserrat-14-en-21α-ol(6)、β-胡萝卜苷(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史利利;何永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决明子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小鼠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决明子提取物Cassia obtusifolia extract(COE)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小鼠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尾静脉注射STZ 130 mg·kg-1造成糖尿病模型后,分成STZ模型组、二甲双胍组(300 mg·kg-1,ig)、决明子提取物低、中、高给药组(50,150,450 mg·kg-1,ig),每组10只,每天ig1次,连续给药10 d后.检测小鼠血糖浓度和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相关指标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改善作用.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STZ 7d后,诱发小鼠血糖值明显增高(P<0.01),同时造成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同时与模型组相比,决明子提取物没有显示有效的降血糖作用(P>0.01),但决明子给药均能显著降低小鼠晶状体的氧化应激产物NO和MDA含量(P<0.01),同时提高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和GSH水平(P<0.01),并提高小鼠晶状体组织内抗氧化的自由基清除系统相关酶(T-SOD和GSH-Px)的活性(P<0.01).结论:决明子提取物可以改善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晶状体内的过氧化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实现的.

    作者:郑荣波;黄晓丹;何蓉蓉;李维熙;李小迪;李怡芳;栗原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忍冬不同种质花蕾红外光谱分析

    目的:分析鉴定山东产忍冬不同种质花蕾.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对不同种质忍冬花蕾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一维图谱上不同种质间相似度较大,均有3371 cm-1处的O-H伸缩振动峰,2924,2853 cm-1处的-CH2处的伸缩振动峰,1735 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1637 cm-1处的烯醚双键伸缩振动峰,1051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其主体成分相似;二阶导数红外图谱上,不同种质间在1 800~1 300 cm-1处差异明显;二维相关光谱中,不同种质间其峰强、峰形、峰位等均有较大差异.结论: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技术可以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金银花药材.

    作者:张芳;张永清;于晓;康玉秋;周凤琴;孙素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含当归芍药散简方脑脊液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含当归芍药散简方脑脊液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FeSO4和H202作用产生自由基的方法诱导建立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用当归芍药散简方(0.135 g·mL-1)ig家兔(1.5 g·kg-1),于1,14 d时取脑脊液添加于培养液中(每组分5%,10%,20%3个体积分数)处理PC12细胞,MTT法铡定细胞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甲基百里香酚蓝(MTB)比色法测定细胞内Ca1+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阳性表达,BCA蛋白定量及斑点印迹法测定α7nAchR亚单位水平.结果:含20%当归芍药散简方脑脊液对PC12细胞活性(以吸光度表示,A)1 d组(1.241±0.117)和14d组(1.297±0.213)与损伤组(0.986±0.051)比较能明显增加PC12细胞活性(P<0.05,P<0.01)、显著提高SOD活力(19.48±0.34),(19.52±0.33)U·mL-1对(18.18±0.12)U·mL-1(P<0.01),有效降低MDA含量及细胞内Ca2+水平均降低,与损伤组比较P<0.01;明显上调α7nAChR的表达,14 d组与1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简方对FeSO4和H2O2诱导建立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保护α7nAchR有关.

    作者:马丽君;马科;李霞;王燕蓉;田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