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娜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的应用频率、消耗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口服降糖药的消耗金额逐年增长,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结论 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呈增长趋势且应用合理.
作者:王宪英;王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以其痛苦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通过细致的围术期护理,使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了解有关知识,消除或减轻恐惧不安心理,使其能安全顺利的度过围术期.
作者:唐迎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甲亢危象)是甲亢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9例甲亢危象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19例甲亢危象患者.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21~74岁,平均(54.1±14.3)岁.所有患者均有甲亢病史,其中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3例,结节性甲亢6例,病史4个月~17年.
作者:赵成杰;贺文娟;靖立良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住院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调查,探索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变化.方法 选用生活质量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调查问卷,对我院2010-2011年住院的253例白内障患者在围术期进行评定和调查.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P<0.01);生活质量问卷因子分和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P<0.01),文化程度与生活质量问卷总分、术前心理需求总分及焦虑自评量表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内障手术能提高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凌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多功能盆腔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和化症消淤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腔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粉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寻求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途径与方法,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取自制问卷对随机抽样的15家医院各100名在职护士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患者认可;护理质量与护患纠纷成负相关;护士接受上岗培训能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年龄与护理质量成负相关,年龄越大,护理质量越好.结论 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需继续保持和改进;护理服务与护患纠纷应得到妥善处理;应注重护理服务的培训,注重护理服务内涵,注重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真正实现高质量高认可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终身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许加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胎儿窘迫是指宫内有缺氧征象而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一种综合症状,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缺氧时胎儿全身组织,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危害大,可造成胎儿死亡,及以后的胎儿智力发育异常.因此,积极预防、及时诊治与护理对减少围产儿死亡、改善预后、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项燕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饮食教育卡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早期康复.方法 将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教育方式,实验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方式实施饮食教育卡对患者的饮食提供全面的指导.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饮食教育卡,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树香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患者常病情危急,若不及时抢救将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本研究总结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红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主要为小儿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成人较少见.在临床上时有发生,但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常造成误诊及漏诊.现对2010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患者误诊的原因、诊断要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叶青;周国华;周友乾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DCP)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相关调查问卷,通过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对150例HDCP产妇(观察组)和300例本院住院待产的健康产妇(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的年龄、平均收入、孕期体质量增加、家庭高血压遗传病史、不良情绪等都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DCP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避免这些高危因素对预防HDCP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尚有其他潜在因素需要进一步探索.
作者:周茵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重症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重症颅脑损伤约占脑损伤的20%,该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一般高达30%~50%,是临床救治的难点.气管切开术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机体缺氧的有效措施,但气管切开后因失去了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该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难度很大,我院于2009年5月救治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对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1例行新式剖宫产术产妇以及120例传统剖宫术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后肝门排气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 新式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传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较传统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组织损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罗益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符合ICD-10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分别用SCL-90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90评定,两组在治疗4周及治疗8周与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躯体化、抑郁、恐怖、焦虑、偏执及总分方面度洛西汀组优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肯定,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书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死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质量超重、高脂血症[1].
作者:谢树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早25mg,晚50mg,1次/12h,共4次,再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 100mg,观察孕妇用药后的反应.对照组不服米非司酮,只在孕妇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观察组从注药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从阵腹痛发生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结论 此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引产痛苦、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琼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 选取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常规治疗手段一样,主要有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但观察组还辅用低分子肝素钙.结果 在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血功能和肺通气功以及D-二聚体(DD)水平方面,观察组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利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手段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中成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有很大的误区,加上内在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等很多影响,致使中成药物的不良反应症状逐年增长.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变态反应,血液、神经、泌尿和消化系统都受到损害.对此要加强对中成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宣传,强化中成药物工艺流程和组方的监管,鼓励医药企业更深入地对中成药物的药理、毒理和有效成分等的安全研究,减少降低中成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科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