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冷先治

关键词:医学检验, 分析前误差, 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行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出现误差患者42例,综合分析归类得出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常见原因.结果 42例患者中,由于样本采集问题导致分析前误差38例(90.48%),其中采集前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24例(57.14%),采集中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9例(21.43%),采集后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5例(11.9%);由仪器试剂问题导致分析前误差4例(9.52%).结论 从样本采集前、采集中和采集后全程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从根本上降低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率,进一步保证临床诊疗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要求终止早孕的健康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组100例和药物流产组100例.比较2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结果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组完全流产率为100.0%高于药物流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组平均出血时间短于药物流产组,出血量少于药物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终止早孕完全流产率高且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尿酸、肌酐、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85例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绝经期妇女取器术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已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见心理因素对人体的重要性.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导致阴道黏膜变薄.穹窿消失;宫颈萎缩变硬.缺乏弹性,难以扩张;子宫萎缩,宫腔变小,导致宫内节育器(IUD)相对过大,易发生嵌顿,使IUD取出难度明显增加,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躯体上的痛苦及心理上的恐惧感.另外,由于IUD放置时间过长,光滑度下降,钢丝变质,也增加了IUD嵌顿的几率[1].笔者近年对取器术的绝经期妇女进行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1].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患者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2].怎样做好护理安全管理,是每位管理者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 以氢化可的松为主药制备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膏中氢化可的松的含量.结果 氢化可的松在242nm处有大吸收.氢化可的松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0.17%.结论 该乳膏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质稳定,质量可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锦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34例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昏迷主要是指因颅骨骨折及脑组织的挫伤、出血、裂伤、肿胀等病理变化[1],使患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对自身和环境失去感知力.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多出现昏迷,因此昏迷的患者护理是医护配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34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利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切肝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耀刚;周春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护患沟通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建立相互信任、配合、友好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是医院现代化服务理念的需求,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需求.有效的护患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向患者获取准确的信息,进而对患者进行亲情化的健康指导,这是实现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捷径,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需要.本文就如何运用沟通技巧进行知识宣教,使患者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悦捧;杨瑞卿;马春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产后1~2个月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后使用大量止血药物和产后恢复期间活动过少有关,产妇在产褥期常闭门不出甚至卧床不起,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钰;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腹部纵口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及术后拆线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具有切口小而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艳霞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初产产妇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阴道顺产分娩,未行分娩镇痛.比较2组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总产程、第一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应用于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兰;廖建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及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3850张西药处方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3850张处方中应用抗生素处方1570张(40.78%);抗生素处方用药例次占居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口服抗生素820张(52.23%),静脉注射610张(38.85%),肌内注射140张(8.92%).1570张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应用85例(5.41%):无适应证使用抗生素37例、用法用量不合理28例、联合用药不合理11例、抗生素使用档次过高9例.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的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应严格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加强检查与监督,不断提高抗生素的应用水平.

    作者:戴广文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术后予自行锻炼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疗效明显优于自行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雁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静脉用药物配液中心的建立及临床药师对临床治疗活动作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静脉用药物配液中心的能动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08-2011年开具的临床医嘱,对其中输液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输液用品的使用存在各种不合理情况,包括:配液浓度、给药方法、药物剂量、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 建立静脉用药物配液中心后,药师直接参与了临床用药治疗,促进了合理用药,药师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了药学工作在医院的地位.

    作者:黄卫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1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心律失常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予稳心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组予普罗帕酮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数总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稳心颗粒具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传英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96例分析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构与红霉素相似,但其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如:组织选择性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在酸性环境中稳定等[1],与红霉素相比,抗菌谱更广、作用更强,临床应用日益广泛[2],已成为治疗感染的一线药物.但随着阿奇霉素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并呈多样化,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一些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将我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报道的阿奇霉素不良反应96例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勇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体会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滴虫引起阴道内炎症,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有腥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伴有灼热、疼痛,如治疗不得当,可能会导致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生.奥硝唑是新一代的抗厌氧菌和抗滴虫的药物,我院采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日益发展,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逐渐增多,居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2位,但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居首位.患者由于昏迷程度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丧失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舌后坠而导致呼吸道梗阻[1].气管切开则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近年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书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效果.方法 将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改进的护理模式护理,B组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HR)及躁动程度.结果 A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BP、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B组SBP、DBP、HR均低于A组(P<0.05).A组躁动总发生率为20 0%低于B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减轻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娟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头套在金属套管中的妙用

    气管切开术是外科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当患者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自行排痰、气管通畅时,可做拔管前准备,即对常规更换金属气管套管的患者行全堵管观察24~48h后,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能自行咯痰即可拔管.但临床无专门的材料用于封堵气管,常规使用胶布及橡皮塞进行堵塞,但易脱出及污染,不易固定,且胶布堵管随着呼吸浮动易进入气道而发生误吸,易污染管口.我科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20ml)针头套堵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萍;姜秀民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