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致皮疹的护理对策及体会

刘晓婷;杨秀兰;徐敏

关键词:肺癌, 非小细胞, 靶向治疗, 分子, 护理
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TKI)是新一代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其包括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目前越来越多被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较少引起诸如骨髓抑制、神经病变、恶心呕吐和脱发等全身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1].有效的皮肤护理可以提高分子靶向治疗皮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2].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电切术65例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宫腔镜电切术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住院天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切除子宫、影响卵巢功能等近远期并发症,有利于维持患者术后生理及心理平衡,是一项深受广大医师、患者欢迎的微创技术[1].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患者65例,主要经宫颈行子宫内膜、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突型壁间肌瘤及子宫纵膈等宫腔良性肿物的切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潘结琼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我院不合理处方原因评析及相关探讨

    目的 调查我院不合理处方,分析原因,以期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临床用药水平.方法 调查我院2012年2月份4230张处方,找出不合理处方,并对之统计、评析.结果 捡出116张(2.74%)不合理处方.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临床使用药品应掌握配伍禁忌,合理使用药品,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玉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我院近3年来采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以创伤小、时间短、不需特殊设备、不受场合限制为其显著特点,再加上护理人员细致而周到的护理,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8岁,中位年龄59岁;病前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昏迷18例,嗜睡8例,清醒4例,经CT检查出血量30~90ml.

    作者:翟春荣;邵大红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文拉法辛口服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第6周末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周末始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2组治疗后第2、4、6周末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文拉法辛相当,且起效较文拉法辛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张洪亮;邱述领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近期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近期疗效,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非急性根尖周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2组术后1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非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孟宪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我院近2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以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 收集2010-2011年麻醉处方1632张,对其用药总量、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计算分析.结果 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UI>1,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UI=1,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和磷酸可待因片的DUI<1.结论 麻醉药品的使用较为合理.

    作者:杨益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致皮疹的护理对策及体会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TKI)是新一代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其包括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目前越来越多被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较少引起诸如骨髓抑制、神经病变、恶心呕吐和脱发等全身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1].有效的皮肤护理可以提高分子靶向治疗皮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2].

    作者:刘晓婷;杨秀兰;徐敏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

    高血压是发生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其发生常常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等危险因素并存,极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发生损害,进而导致冠心病、肾病、脑卒中等心血管意外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治疗策略的核心即为血压控制达标.由于高血压属于多因素疾患,其发病为环境因素与遗传的综合作用所致,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多系统等均参与到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而单一的抗高血压药物往往只能针对其中一种系统进行调节,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血压,因此对于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应给予联合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2011年1~12月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该院2011年1~12月抗菌药物的应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较高,但人均费用相对较低.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趋于合理,但有待提高.

    作者:谷竟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住院分娩会阴完整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分娩会阴完整状况,为提高住院分娩会阴完整率提供原始资料.方法 对2011年广西两院住院分娩产妇按会阴完整的定义进行统计.结果 两院住院分娩7291例,会阴完整3515例,会阴完整率为48.21%.其中,阴道分娩会阴完整率为22.05%(1068/4844);剖宫产2447例,会阴完整率为100.0%.结论 提高住院分娩会阴完整率,应从多方面预防措施着手.

    作者:李庆梅;赵璐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跌倒是住院患者经常发生的意外事件,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加强,这就成为医院纠纷事件的很大隐患,而且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跌倒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以及卫生部、我国、我院重点管理部分,现针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发生的18例跌倒事件进行分析,以探索有效预防跌倒和处理跌倒的措施,减少医院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慧;李艳;周敬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目的 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分别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疾病分期,以及高血压药物的种类、用量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用量高(70.1%),另外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用量也较高(62.3%、45.2%),164例患者的用药情况以二联及三联为主,其所占比例约69.5%.结论 我院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符合临床应用的合理原则,但仍需进一步调整完善.

    作者:沈以兵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的西医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益胃愈疡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1%、89.7%,高于对照组的48.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较单纯西医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永德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护士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对职业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相互关系以及对职业稳定性影响.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护理人员117名,采用工作价值观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离职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护士为看重的是情感型价值观;婚姻、技术职称、排班与工作条件、个人及专业发展、工具型价值观对护士职业稳定性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鼓励护士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和满足是稳定护理队伍的重要措施,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工作价值观,提高临床上护士工作满意度,从而避免离职倾向的产生.

    作者:席惠玲;张华萍;冯群爱;卢小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3.3%;在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作者:曹法栋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近几年发病增多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态势,尽快明确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2年4月共收治AMI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5~80岁.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休克等症状.22例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不适;6例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表现为上腹痛伴恶心、呕吐;4例表现为四肢湿冷,大汗淋漓;2例表现为牙痛;2例表现为突发意识障碍.

    作者:闫懋松;桑安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中医护理在骨伤科的运用

    在骨伤科将中医护理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地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7~11月收治38例骨伤患者.男23例,女15例;年龄23~67岁,中位年龄43.5岁;骨折18例,腰椎间盘突出10例,颈椎病10例.1.2 基本护理方法1.2.1 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骨伤科患者大多数为平常身体健康者,意外或突然受伤后,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以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利于机体的康复,对疾病的预后也有重要意义[1].

    作者:高鸣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泮托拉唑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对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7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泮托拉唑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治疗期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为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朝阳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种不同给药方法防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效果对比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种不同给药方法防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81例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患者按给药方法分为A法组109例和B法组72例.A法组给药方案为日剂量单次给予,B法组为日剂量分2次给予.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第3天白细胞(W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术前和术后3d内体温,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第3天血生化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第3天ALT检测值高于术前.A法组体温恢复正常较B法组快,切口感染率低于B法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以术前30min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术后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1次/d)为优.但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作者:林小明;周永淳;郑逸川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方法 专项整治活动前后(2011年1~3月、2011年9~11月)分别随机抽取20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依据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2009年卫生部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适应证:1~3月有适应证的71例,9~11月有适应证的73例.药物选择:1~3月共计用药148例,其中一代头孢74例,二代头孢19例;9~11月共计用药57例,其中一代头孢34例,二代头孢3例.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合理,符合卫生部的指标.

    作者:肖志斌;李霭燕 刊期: 2012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