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连解毒汤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及与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

朱小明;杨家卿;张昌峰;程惠娟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黄连解毒汤, 协同抗菌
摘要: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抗铜绿假单胞菌牛物被膜及与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方法: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和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MTT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小抑膜浓度(SMIC),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 100 g·L-1,阿奇霉素200 mg·L-1,两药联合后MIC分别为25 g·L-1和25 mg·L-1抑菌分级指数(FIC)0.1875,提示两药协同作用明显.黄连解毒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SMIC5.1,3d均为15.6 g·L-1,7 d31.25 g·L-1;SMIC801,3,7d均为250 g·L-1,形态观察提示黄连解毒汤SMIC80浓度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与阿奇霉素有协同抗菌作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当归汤含药肠吸收液舒张血管平滑肌的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当归汤含药肠吸收液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方法:取大鼠小肠制成翻转囊,置于复方当归汤粗提液中温孵2h,取肠囊内K-R液即得复方当归汤含药肠吸收液.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观察累积浓度含药肠吸收液对基础状态、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氧化钾预收缩血管环的作用,并与硝苯地平比较.结果:复方当归汤含药肠吸收液对基础状态或氯化钾预收缩的血管环无明显影响;当含药肠吸收液中指标成分阿魏酸浓度累积达2.48 × 10-3,4.96×10-3,9.92×10-3g·L-1时,可剂量依赖性抑制PE预收缩的血管环收缩(P<0.05).硝苯地平对基础状态预收缩的血管环无明显影响;当浓度累积达8.66×10-4,17.32 × 10-4,34.65 × 10 -4mmol·L-1时,可剂量依赖性抑制PE或氯化钾预收缩的血管(P<0.05,或P<0.01).结论:复方当归汤含药肠吸收液对完整内皮的PE预处理的血管有舒张作用,含药肠吸收液可用于中药复方离体药效学研究.

    作者:李文宏;潘琳娜;徐国良;余日跃;黄丽萍;刘波;彭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测定芩蒌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用HPLC测定芩萎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色谱柱Alltech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25℃,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061 ~0.673 μg线形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 1.7%.结论:该工艺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芩蒌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汪文来;郜志宏;于智敏;赵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枳实薤白桂枝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模型组,西药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中、低剂量组,用药组给予普伐他汀钠(3.6 mg·kg-1)和不同剂量的枳实薤白桂枝汤(相当于原生药量7.2,3.6,1.8g·kg-1)ig治疗3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高切200 s-1、低切5 s-1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升高(P<0.05),血清MDA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普伐他汀钠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剂量组大鼠高切、低切下的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降低(P<0.05);血清MDA水平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具有部分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抗氧化作用.

    作者:夏寒星;张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点地梅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主要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方面对国内外点地梅属植物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希望能够有助于点地梅属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借助CNKI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词为“点地梅”,PubMed以及Science Direct数据库系统以题名或关键词为“Androsace”经行检索,整理了近年来有关点地梅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成果.点地梅属植物是报春花科( Primulaceae)植物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100种,医药前景良好.目前,已经从点地梅属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30多种化合物,其中黄酮和三萜皂苷类为主要含有成分.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点地梅属药用植物的粗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三萜皂苷类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在抗肿瘤、抗早孕和抗病毒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何希瑞;魏桂芳;姚宏;常育;徐磊;张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杞菊地黄汤对视网膜变性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汤对实验性视网膜变性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将生后45 d的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和杞菊地黄汤组,正常组不做处理,生后47 d中药组大鼠灌服杞菊地黄汤8.3 g·kg-1(15 mL·kg-1),模型对照组同时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生后50 d ip 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40 mg,kg-1造成视网膜变性模型,正常组第55天处死,后2组大鼠分别按造模后12 h,1,2,3,5d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视网膜中Caspase-3的含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均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阳性表达在MNU处理后渐升高,第2天达顶峰,第5天有所下降;杞菊地黄汤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阳性表达第3天才达顶峰,且高峰值低于模型组.结论:杞菊地黄汤能延缓MNU ip所导致的大鼠视功能损害,其治疗机制与降低视网膜中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有关.

    作者:陈金卯;杨锦南;林少春;吴开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归养血方连续逆流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阿归养血方连续逆流提取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含量及浸膏量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进行阿魏酸含量测定,经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以及提取温度等因素,确定阿归养血方连续逆流提取佳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6(相当于每级为1∶4),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4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为阿归养血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作者:易航;何纯斌;彭常春;文万江;邹武斌;赵有红;陈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黄芩主要黄酮成分的抗抑郁活性筛选

    目的:对黄芩中4种主要黄酮成分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氟西汀组(20 mg·kg-1)、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治疗组.其中4种黄酮各自分为10 mg·kg-1和20 mg·kg-12个剂量组.连续ig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分别采用强迫游泳、悬尾和开场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 mg· kg -1的黄芩苷、黄芩索、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可分别将强迫游泳小鼠不动时间由(107.6±28.5)s缩短至(64.4±25.1),(73.2±30.B),(69.6±20.4),(79.7±32.6) s.并将悬尾不动时间由(85.2±27.3)s缩短至(43.1±16.4),(52.0±21.1),(48.3±25.9),(62.2±35.8)s,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其中以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作用尤为显著.另外,4种黄酮成分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4种黄酮成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其中黄芩苷、汉黄芩苷的活性较强,这可能与这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关.

    作者:栗俞程;沈继朵;刘亚敏;易立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火棘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含量的比较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火棘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并比较火棘不同部位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90%甲醇-25%盐酸(4∶1)为溶剂提取样品,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火棘不同部位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 ODS(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40∶ 6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60nm,柱温25℃.结果:槲皮素在0.048 5 ~ 1.552 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18%.结论:火棘不同部位中槲皮素的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甘秀海;赵杨;周欣;赵超;梁志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丹参活性成分及相关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对丹参中活性成分及其分离分析方法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介绍,以方便大家更为清晰而全面的了解丹参,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依据相关文献,总结丹参中主要成分的具体生物活性及其分离分析方法进展.现代研究表明,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酚酸和二萜醌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是其发挥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等传统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此外,还出现了一些针对上述活性成分,较为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方法.

    作者:刘静;戴忠;王钢力;林瑞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新药现行法规临床有效性技术要求相关背景与理解

    从中药有效性临床研究的意义谈起,梳理了中药有效性评价的相关技术要求以及目前新药有效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现行技术要求对中药有效性评价的特点:强调立题背景,符合研发规律;强调临床价值,突出中医特色:强调分类管理,厘清技术要求;结合研发实际,提高技术要求.

    作者:程龙;刘炳林;吕佳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心磷脂抗体导致妊娠丢失的免疫病理机制及安子合剂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导致妊娠丢失与CD4+ CD25+ FOXP3+调节性T(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关系及安子合剂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组:空白组、模型组、安子合剂组(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组.于妊娠第1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安于合剂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37.7,75.4,150.8 g·kg-1·d-1)药液ig,阿司匹林组以0.019 5 g·kg-1·d-1ig,连续给药14 d.于妊娠第8,12天通过给孕鼠腹腔注射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建立ACA阳性妊娠丢失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孕鼠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用ELISA法测定各组孕鼠外周血ACA的滴度;并观察各组孕鼠胚胎吸收及胎鼠发育情况.结果:模型组CD4+ CD25+ FOXP3+Treg细胞的比例较空白组显著下降(2.67±0.51)%,(9.849±1.774)%,P<0.01;与模型组相比,安子合剂低、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9.47±1.26),(7.61±1.07)%,P<0.01,显著降低ACA的滴度(P<0.01),安子合剂低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安子合剂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胚胎吸收率,显著增加胎鼠和胎盘质量(P<0.05).结论:ACA导致妊娠丢失的病理机制与免疫调节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减少有关.安子合剂干预ACA导致妊娠丢失的免疫调节机制是通过增加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来实现的,其作用的强弱与药物的剂量相关.

    作者:朱姝;陆启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昆参分散片处方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昆参分散片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辅料种类;均匀设计试验优选辅料用量.结果:佳处方组成为主药65%,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2%,微晶纤维素21%,阿司帕坦2%.按该处方压片,崩解时间<3 min,溶出迅速且完全.结论:所优选处方合理,工艺可行.

    作者:朱立俏;盛华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木香生品与麸煨品的药效研究

    目的:研究木香生品和麸煨品不同极性部位的药理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大鼠禁食(不禁水)24h后,各组口服给予生理盐水、木香生品水煎液(2,6 g·kg-1)、麦麸制木香水煎液(2,6 g·kg-1)、木香生品挥发油(2,6 g·kg-1)、麦麸制木香挥发油(2,6 g·kg-1),1h后采用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急性损伤模型,考察木香及其麸制品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木香生品及其麸制品的挥发油(2,6 g·kg-1)均可显著降低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P<0.01),而且木香麸煨品的高剂量挥发油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强于生品(P<0.05).木香麸制前后(2,6 g·kg-1)对盐酸-乙醇所致胃黏膜损伤大鼠的胃泌素分泌量影响较小,只有木香生品(2 9·kg“)有增加胃泌素含量作用(P<0.01).结论:木香麸煨后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增强.

    作者:许枬;陈懿竹;战宏利;张宏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钩藤方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钩藤方60%乙醇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以及对其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 Ang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H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钩藤方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1.5,0.8,0.5 g·kg-1).每周测大鼠尾动脉压,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NO,ET和AngⅡ的含量.结果:钩藤方提取物明显降低SHR大鼠的血压,同时能显著增加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大鼠血清ET的含量,但是对AngⅡ含量未见明显影响.结论:钩藤方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ET含量和升高NO含量来发挥对SHR大鼠的降压效应.

    作者:宋雪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苗药黑骨藤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目的:建立苗药黑骨藤中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不同来源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用5%的香草醛-冰醋酸及高氯酸进行显色,在550 nm波长下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结累:熊果酸在9~55 mg·L-1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011 9X +0.097 2(r =0.999 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1.2%;不同来源黑骨藤中总皂苷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可用于黑骨藤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申海艳;龚小见;李文敏;赵杨;赵超;周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枇杷叶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优化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吸附法富集枇杷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硝酸铝显色法检测枇杷叶总黄酮的含量.以静态吸附容量、静态解吸率为考察指标,比较6种大孔树脂对枇杷叶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筛选佳大孔树脂型号,并对其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探讨.结果:HPD100型大孔树脂适合于枇杷叶总黄酮的纯化,其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 g·L-1,上样速率2 BV·h-1,上样液体积2.5 BV,2 BV去离子水冲洗,5 BV 70%乙醇以1 BV·h-1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78.7%,总黄酮纯度47.3%.结论:HPD100型大孔树脂对枇杷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纯化效果,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刘云;朱欣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板蓝根制剂腺苷含量测定及其抗炎作用比较

    目的:研究板蓝根不同剂型中腺苷的含量,并比较不同制剂间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HPLC测定板蓝根糖浆、板蓝根颗粒、板蓝根软胶囊、板蓝根片、板蓝根滴丸等剂型中腺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00 mm,5 μm),检测波长260 nm,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1.0 mL·min-1,柱温30℃.另将给药后的小鼠,耳廓涂二甲苯致肿胀,比较各组肿胀度差异.结果:腺苷在0.016 0 ~0.160 0 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7%,RSD 0.79%(n=9).其中板蓝根软胶囊中腺苷含量高,其他依次为板蓝根颗粒、板蓝根片、板蓝根滴丸、板蓝根糖浆.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抗炎模型中,板蓝根颗粒抗炎效果好,其他依次为板蓝根软胶囊、板蓝根滴丸、板蓝根片、板蓝根糖浆.结论:所用方法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腺苷含量与药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绝对,可能制剂中其他抗炎成分产生了协同作用,应采用多成分指标加以测定或以药效学指标加以控制更为合理.

    作者:令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保肝颗粒中胡芦巴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保肝颗粒中胡芦巴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胡芦巴碱的含量为检验指标,AgilentZORBA×NH2柱色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水-甲醇-乙腈(20∶40∶40),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65 nm,进样量10μL,柱温40℃.结果:胡芦巴碱在进样量5~25 μL(r =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n=9),RSD%1.6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专属性强,其含量测定可为保肝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兰卫;赵保胜;景玉霞;徐暾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麻黄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选择适于中麻黄基因组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CTAB,SDS法、试剂盒法提取中麻黄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得总DNA的得率和纯度,并进行ISSR-PCR扩增检测.结果:3种方法均可从新鲜中麻黄中提取出产量较高的基因组DNA,但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DNA纯度高,质量好,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也较明显;SDS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总DNA质量差,不适用于下游分子生物学实验.结论: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为中麻黄基因组DNA提取的佳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适用于中麻黄基因组PCR扩增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朱田田;晋玲;杜弢;陈红剐;张延红;王惠珍;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肝尔舒微丸的流化床制备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肝尔舒微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微丸得率、圆整度、堆密度、脆碎度等为指标,采用流化床侧喷制丸法,考察影响肝尔舒微丸成型过程中的处方、工艺因素.结果:优选的微丸成型处方及工艺参数为药液相对密度1.12 ~1.167g·mL-1,6%滑石粉为抗黏剂,泵速4 r·min-1,雾化压力300 kPa,转盘高度5 mm,转盘速度300 r·min-1,进风温度75℃,风机频率25~35 Hz.采用流化床侧喷制备的肝尔舒微丸外观光滑,圆整度高;粒径在600 ~ 900μm的微丸得率为86.7%.结论:优选的微丸成型工艺合理、稳定.

    作者:蒋志涛;严国俊;潘金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