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新药现行法规临床有效性技术要求相关背景与理解

程龙;刘炳林;吕佳康

关键词:中药新药, 有效性评价, 临床研究,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摘要:从中药有效性临床研究的意义谈起,梳理了中药有效性评价的相关技术要求以及目前新药有效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现行技术要求对中药有效性评价的特点:强调立题背景,符合研发规律;强调临床价值,突出中医特色:强调分类管理,厘清技术要求;结合研发实际,提高技术要求.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昆参分散片处方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昆参分散片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辅料种类;均匀设计试验优选辅料用量.结果:佳处方组成为主药65%,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2%,微晶纤维素21%,阿司帕坦2%.按该处方压片,崩解时间<3 min,溶出迅速且完全.结论:所优选处方合理,工艺可行.

    作者:朱立俏;盛华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指导临床获得更好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按Cochrane标准,运用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图书馆PubMed(1966 - 2011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7 - 2011年11月)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 - 2011年11月)等数据库,收集以金水宝胶囊为干预措施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资料提取,并进行研究方法的质量评估和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8个试验,共710例CRF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治疗CRF能更好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改善指标数据如下:血尿素氮[ MD-2.23,95% CI(-2.60,-1.85),P<0.000 01];血肌酐[MD-40.71,95%CI(-45.68,-35.75),P<0.000 01];24 h尿蛋白定量[ MD-0.17,95%CI(-0.31,-0.03),P=0.02];内生肌酐清除率[MD-25.71,95% CI(- 26.36,- 25.06),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金水宝胶囊可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进展且副作用较小.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又缺乏高质量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实验,故对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全面肯定的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聂玲辉;孙升云;伍志勇;徐梅;颜显欣;黄少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枳实薤白桂枝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模型组,西药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中、低剂量组,用药组给予普伐他汀钠(3.6 mg·kg-1)和不同剂量的枳实薤白桂枝汤(相当于原生药量7.2,3.6,1.8g·kg-1)ig治疗3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高切200 s-1、低切5 s-1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升高(P<0.05),血清MDA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普伐他汀钠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剂量组大鼠高切、低切下的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降低(P<0.05);血清MDA水平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具有部分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抗氧化作用.

    作者:夏寒星;张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同时检测丹参提取物中5种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丹参提取物中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反相HPLC同步测定新方法.方法:选用Kromasil 100-5 C18(4.6 mm × 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85 nm.结果: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分别在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2%,成分的回收率在97% ~ 103%(n=3).测定了其5批丹参提取物含量.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定量丹参的5种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

    作者:张英丰;朱黎霞;梁东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保肝颗粒中胡芦巴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保肝颗粒中胡芦巴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胡芦巴碱的含量为检验指标,AgilentZORBA×NH2柱色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水-甲醇-乙腈(20∶40∶40),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65 nm,进样量10μL,柱温40℃.结果:胡芦巴碱在进样量5~25 μL(r =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n=9),RSD%1.6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专属性强,其含量测定可为保肝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兰卫;赵保胜;景玉霞;徐暾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麻黄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选择适于中麻黄基因组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CTAB,SDS法、试剂盒法提取中麻黄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得总DNA的得率和纯度,并进行ISSR-PCR扩增检测.结果:3种方法均可从新鲜中麻黄中提取出产量较高的基因组DNA,但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DNA纯度高,质量好,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也较明显;SDS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总DNA质量差,不适用于下游分子生物学实验.结论: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为中麻黄基因组DNA提取的佳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适用于中麻黄基因组PCR扩增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朱田田;晋玲;杜弢;陈红剐;张延红;王惠珍;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整体柱HPLC同时测定白葛胶囊中4种有效成分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测定白葛胶囊中葛根素、大豆苷元、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整体柱(4.6mm × 50 mm,2μm),甲醇(A)-0.1%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 -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体积5μL,柱温30℃.结果: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4种有效成分可获得良好的分离,且各自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5),方法回收率在95% ~ 10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白葛胶囊中多种成分的快速检测.

    作者:王园姬;周明瑶;韩省力;卢闻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南蛇簕的研究进展

    南蛇簕为广西常见的药用植物之一,民间用于治疗流感与带状疱疹,作者对南蛇簕的本草考证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对记载南蛇簕的相关书籍,以及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南蛇簕的种子、茎、根、嫩苗的功效相似,种子具有显著抗流感的活性成分主要为呋喃型二萜类成分,且多数为自然界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目前对于南蛇簕种子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但其药源有限,建议研究该植物其他药用部位,扩大药源,为今后合理开发该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作者:陈庆淑;袁经权;黄柳娜;庄彦;刘华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杞菊地黄汤对视网膜变性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汤对实验性视网膜变性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将生后45 d的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和杞菊地黄汤组,正常组不做处理,生后47 d中药组大鼠灌服杞菊地黄汤8.3 g·kg-1(15 mL·kg-1),模型对照组同时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生后50 d ip 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40 mg,kg-1造成视网膜变性模型,正常组第55天处死,后2组大鼠分别按造模后12 h,1,2,3,5d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视网膜中Caspase-3的含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均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阳性表达在MNU处理后渐升高,第2天达顶峰,第5天有所下降;杞菊地黄汤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阳性表达第3天才达顶峰,且高峰值低于模型组.结论:杞菊地黄汤能延缓MNU ip所导致的大鼠视功能损害,其治疗机制与降低视网膜中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有关.

    作者:陈金卯;杨锦南;林少春;吴开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平胃舒胶囊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平胃舒胶囊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受试药平胃舒胶囊低(3.3g·kg-1)、中(6.6 g·kg-1)、高(13.2 g·kg-1)剂量组、雪胆胃肠丸组(22 g·kg-1)和雷尼替丁组(50 mg·kg-1).给药1周后,用无水乙醇诱发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平胃舒胶囊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中成药雪胆胃肠丸和西药雷尼替丁作为阳性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含量.结果:平胃舒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胃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相比,P<0.01),其中高剂量组胃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低剂量组大鼠的胃组织病变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疗效不及高、中剂量组;与雪胆胃肠丸组相比,平胃舒胶囊高、中剂量组作用与其相当.平胃舒胶囊组的GAS,MOT含量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雪胆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平胃舒中、高剂量组有增高GAS和MOT趋势.结论:平胃舒胶囊对无水乙醇致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仇亚男;沈明勤;林剑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GC-MS分析草珊瑚根茎叶的挥发油成分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草珊瑚中根、茎、叶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差异,来揭示草珊瑚不同部位药效差异,为评价草珊瑚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的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草珊瑚根、茎、叶的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应用GC-MS分离鉴定各挥发油成分,并应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百分含量.结果:从草珊瑚根、茎、叶中鉴定出52个挥发油成分,根含有33个、茎含有41个、叶含有39个化合物,分别占其挥发油总重的83.99%,83.85%,93.32%,其中24个为共有成分,28个为非共有成分.结论:草珊瑚根茎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在种类和主要成分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林培玲;曾建伟;罗永东;丁春花;梁一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癌扶正方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癌扶正方(KFP)对肝癌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5MMC-7721,分别予以9.72,19.44,38.88 g·L-1的3个质量浓度的KFP作用于细胞,采用MTT法检测KFP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增殖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KFP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 PI3K/AKT通路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KFP以浓度及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Western Blot显示KFP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caspase-9的活性增强,p-AKT的表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KFP能增加入肝癌细胞SMMC-7721 PTEN的表达,进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继之激活下游caspase-9促凋亡分子的表达,诱导人肝癌SMMC-7721发生凋亡.该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在KFP诱导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赵冬耕;孙佳;王明艳;赵凤鸣;皮文霞;叶丽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美洲大蠊脱脂膏及其活性炭脱色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脱脂膏及其活性炭脱色物的体外抗菌作用.对比了美洲大蠊脱脂膏及其活性炭脱色物的抗菌谱和抗菌强弱.方法:美洲大蠊脱脂膏用活性炭脱色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固体脱色物,然后用脱脂膏和脱色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a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痢疾志贺菌(Shigella dysenteriae)、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ATCC25922(Escherichia coli)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测定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在实验的各菌株中,脱脂膏仅对白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抗菌作用,MIC 31.25 g·L-1,对其他11株细菌均无抗菌活性.脱色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白色念珠菌无抗菌活性,对其他10株细菌均有抗菌活性,MIC 15.63 ~250 g·L-1,其中对白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抗菌效果较好,MIC分别为15.63,62.5 g·L-1.结论:美洲大蠊中含有抗菌活性成分,脱色物与脱脂膏相比,抗菌效果优于脱脂膏.

    作者:李洪文;耿玲;刘光明;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甘草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12种不同类型树脂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其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总黄酮的纯化效果好,其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2 g·mL-1,每mL树脂大上样量为2 mL,吸附流速0.5 BV·h-1,上样液pH 6,6BV水以流速1 BV·h-1洗脱除杂,4 BV 70%乙醇以1 BV·h-1流速洗脱.该优选条件下,洗脱物中甘草总黄酮纯度为38%.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吕子明;陈凯;于向红;刘晓燕;梁俊清;屠鹏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毛冬青茎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冬青科植物毛冬青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 -20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解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冬青茎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ilexgein A(1),ilexsaponin A1 (2),ilexsaponin B1(3),ilexsaponin B2(4),β-谷甾醇(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毛冬青茎中分离得到.

    作者:应鸽;丁平;代蕾;曹斯琼;徐鸿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消荨汤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荨麻疹

    目的:观察消荨汤合穴位敷贴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口服消荨汤,加外用中药穴位敷贴,对照组予内服开瑞坦和法莫替丁片,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IgE水平、疗效差异、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0,60 d的疗效、血清IgE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90 d时观察组有效率(64.3%)优于对照组(37.5%),观察组血清[gE(87.44±8.79)U·mL-1低于对照组[( 124.31±9.47) U·mL-1],(P<0.05).观察组复发率11.9%,对照组复发率4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荨汤合穴位敷贴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良好.

    作者:卜俊敏;魏国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心磷脂抗体导致妊娠丢失的免疫病理机制及安子合剂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导致妊娠丢失与CD4+ CD25+ FOXP3+调节性T(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关系及安子合剂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组:空白组、模型组、安子合剂组(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组.于妊娠第1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安于合剂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37.7,75.4,150.8 g·kg-1·d-1)药液ig,阿司匹林组以0.019 5 g·kg-1·d-1ig,连续给药14 d.于妊娠第8,12天通过给孕鼠腹腔注射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建立ACA阳性妊娠丢失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孕鼠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用ELISA法测定各组孕鼠外周血ACA的滴度;并观察各组孕鼠胚胎吸收及胎鼠发育情况.结果:模型组CD4+ CD25+ FOXP3+Treg细胞的比例较空白组显著下降(2.67±0.51)%,(9.849±1.774)%,P<0.01;与模型组相比,安子合剂低、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9.47±1.26),(7.61±1.07)%,P<0.01,显著降低ACA的滴度(P<0.01),安子合剂低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安子合剂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胚胎吸收率,显著增加胎鼠和胎盘质量(P<0.05).结论:ACA导致妊娠丢失的病理机制与免疫调节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减少有关.安子合剂干预ACA导致妊娠丢失的免疫调节机制是通过增加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来实现的,其作用的强弱与药物的剂量相关.

    作者:朱姝;陆启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柿叶多酚测定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柿叶多酚测定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Gocaheu(简称FC)比色法研究多酚测定的显色条件,并测定柿叶多酚和阳性对照维生素C(VC)的抗氧化活性.结果:FC法显色的佳条件为:FC试剂1.5 mL,碳酸钠溶液(75 g·L-1)6 mL,温度25℃,反应60 min.其精密度试验的标准偏差为0.51%,重复性偏差值1.02%,回收率96.7%~100.4%;柿叶多酚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清除羟自由基(HO·)>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对HO·,O2-,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39.33 mg·L-1,0.53,0.85 g·L-1.其中清除HO·和DPPH·的能力超过VC,清除HO·的IC50仅为VC的1/6,清除DPPH·的IC50约为VC的1/3.结论:采用FC法显色的佳条件测定多酚,结果重复性、准确度良好;柿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赵丰丽;张云鸽;庞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离体肾灌流技术在药理毒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通过Pubmed和CNKI数据库查阅了近几年应用离体肾灌流(isolated perfused kidney,IPK)技术在药理毒理研究方面的文献,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IPK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一定时间内接近体内肾的外环境,通过不同时间点从输尿管和肾静脉流出的灌流液中采样,动态观察外源性物质进入肾脏所发生的变化.IPK技术可用于研究药物在肾脏的排泄过程、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联用等.此外,通过检测灌流液中蛋白质活性及含量的变化,结合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还可用于研究药物对肾损伤特点、程度、机制等.该文对离体肾灌流的技术特点及其在药理毒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以供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徐婷婷;李一飞;金若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方玄驹胶囊与左卡尼汀治疗特发性少弱精症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复方玄驹胶囊、左卡尼汀治疗不同程度的特发性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按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度3组,3组患者均随机均分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治疗组);观察比较组内、组间治疗前后精液质量各项观察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轻、中度少弱精治疗组和对照组精子密度、A级精子、(A+B)级精子,重度少弱精症治疗组和对照组A级精子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但重度少弱精症治疗组和对照组精子密度、(B+C)级精子及各对照组精液量均无明显变化;各治疗组精液量则较治疗的明显增多,P <0.05.治疗后,轻、中、重度少弱精治疗组A级精子、(A+B)级精子(重度为B+C级精子)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轻、中度少弱精治疗组精液量、精子密度,重度少弱精治疗组精液量较对照组治疗后增加,精液量P<0.05、精子密度P<0.01;重度少弱精治疗组精子密度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玄驹胶囊、左卡尼汀在治疗轻度、中度特发性少弱精症中均可提高A级精子、(A+B)级精子,但复方玄驹胶囊在提高精液量,精子密度方面优于左卡尼汀治疗,在重度特发性少弱精症中,两者均可提高A级精子,复方玄驹胶囊还可以增加精液量,但两者对精子密度、B+C级精子则无明显提高.

    作者:李广裕;梁季鸿;蒙志彬;梁世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