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头皮针穿刺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张红英

关键词:小儿头皮针, 门诊部, 医院, 输液室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头皮针穿刺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门诊输液病人,分为两组:儿童组3~14岁,40例;成人组:14岁以上,40例.输液过程中儿童组和成人组一半采取小儿头皮针穿刺,另一半采用其他型号输液针头.结果 儿童组采用小儿头皮针穿刺的一次成功率达到90.0%,其他型号针头为70.0%;成人组利用小儿头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5.0%,其他型号针头为85.0%.结论 利用小儿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比其他型号的针头要好,具有成功率高和疼痛感少的优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对冠心病的诊断作用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当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I)对冠心病(CHD)患者的诊断作用及CI是否可作为运动试验阳性指标.方法 选择2011年在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住院临床拟诊为CHD患者90例,同时进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传统指标、CI指标及两项联合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进行比较,并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结果 单纯CI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80%)、特异性(85%)、准确性(83.3%)与TET传统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70%)、特异性(80%)、准确性(76.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指标诊断CHD的特异性(95%)高于传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CI指标可作为TET诊断CHD的可疑阳性指标,两者联合指标可提高CHD诊断率.

    作者:丁延龄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全麻患者术后不醒二例报告

    全麻患者术后不醒的病例少见,我院分别于2011年4月10日及13日分别遇到2例急诊患者全麻术后不醒,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就其发生不醒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苏国友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100例)和头孢呋辛组(100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口服克洛己新干混悬剂20~40mg·kg-1·d-1,3次/d,头孢呋辛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50~100 mg·kg-1·d-1,2次/d,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克洛己新的总有效率为93%,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头孢呋辛分别为92%和(7.5±0.9)d.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1,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是治疗轻度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口服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具有不损伤皮肤、依从性好、治疗成本低的优点,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可首选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

    作者:冯刚文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的禁忌分析

    目的 分析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的禁忌.方法 通过色谱条件、回收率试验、稳定性试验检验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结果 观察组溶液色谱条件测试中,对喜炎平注射液测定无干扰,对测定无影响.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回收率试验较好.结果 稳定性测试结果RSD 分别为0.75%、0.88%、0.94%.喜炎平+5%葡萄糖注射液在维生素B6配伍之下,含量有所下降,3h以内较为稳定,PH基本趋于稳定.结论 尽管本研究无临床用药禁忌,但有相关文献报道有禁忌,为此建议临床用药时,将喜炎平和维生素B6分开使用,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孝强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经皮行覆膜支架植入修补术治疗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主动脉夹层15例患者的护理资料.所有患者经增强CT确诊并行腔内血管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护理的要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疼痛和镇痛、镇静、降压药应用的观察,术后肢体供血、穿刺部位并发症、出血征象的观察和护理等,并重视心理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支架植入均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恢复良好.结论 腔内血管覆膜支架植入可成功治疗主动脉夹层.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前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彩红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及体会

    本研究通过检测社区医疗机构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要求药师、医师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做到合理用药,充分发挥基本药物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限度解决患者的疾苦,对减轻医疗负担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燕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6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均给予诺和灵30R三餐餐前半小时、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后改为诺和灵30R早、晚餐餐前半小时,治疗时间3个月.对照组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同时口服格列吡嗪,根据血糖测定调整药物剂量.结果 治疗组使用人胰岛素血糖达标所用时间为(10±3)d,对照组为(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给与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血糖,改善高葡萄糖的毒性作用,从而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恢复,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杨正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腹腔镜肾切除患者的护理体会

    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作为外科手术中的一种微创手术,正逐步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得到发展.我院泌尿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对60例住院肾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腔或后腹腔对肾肿瘤患者行肾切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宁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头孢他啶致迟发型过敏反应一例报告

    注射用头孢他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高度抗菌活性.此药物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少等优点.但此药可引起皮疹、哮喘、药热和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现将我所发生的1例静脉注射用头孢他啶针发生过敏反应患者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创建与收效

    目的 探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 护士长起带头作用,转变护理服务观念,调整排班模式,拓展专科护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结果 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由90%提升至96%,无投诉发生.结论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不仅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而且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卡丽毕努尔·力提甫;古丽努尔·米吉提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氟伐他汀联合非洛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证明.但是,单纯降低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还不能够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能够减少了一部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死亡,大部分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仍有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危险,就算在强化的降脂中再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危险性仍非常高.所以,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础上,一起的降血脂治疗,就是使三酰甘油降低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已经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办法.因为他汀类的药物与非洛贝特类药物在降血脂中的有互补的作用,他汀类的药物与非洛贝特类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本研究以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观察临床中氟伐他汀联合非洛贝特治疗后血脂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他汀类的药物与非洛贝特类药物联合用药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士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中西药口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口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将64例黄体功能不全导致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都给予黄体酮胶丸口服治疗,200mg/次,1次/d.治疗组加用中药口服治疗.两组疗程都为10d.结果 治疗组保胎率为90.6%,对照组保胎率为62.5%,治疗组的保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口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习惯性流产能增加保胎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豫萍;王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白内障是我们国家排在第一位的导致盲的眼病.随着我们国家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及设备和人工的晶状体质量的提高的不断提高,许多白内障患者的双眼视力均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变,生活的质量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变[1].由于白内障的手术可对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发生化学性和机械性伤害,有些白内障患者术后会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失代偿等导致白内障患者严重的视力障碍并发症.所以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精心护理与仔细观察角膜水肿,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促进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具有很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多索茶碱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多索茶碱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有效率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索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氨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夷赛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急诊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病患冠状动脉的再通率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45例.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出血并发症.2例由于梗死面积比较大,致使心源性休克病发肺水肿死亡.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安全,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蓝四海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28例,在充分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灌流,观察治疗前后皮肤瘙痒情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情况明显减轻、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也明显下降,头晕等伴随症状也明显减轻,所有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应用安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吕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盆炎灌肠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灌肠组(治疗组)30例与奥硝唑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分散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月玲;王秀宝;张季青;陈秋妮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分别使用注射用克林霉素按15~25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min,疗程5d;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按0.5~0.8ml/(kg·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5d.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退热时间及咳嗽、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止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协同抗炎抗病毒,退热及止咳止泻,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皮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住院医嘱不合理药物联用案例分析

    目的 为临床合理联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查住院病例医嘱,查找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406份住院医嘱中,共发现不合理药物联用问题44例.结论 临床药师应开展以药物相互作用为主线的药学服务,确保安全有效的药物联用.

    作者:张韶辉;黄铁花;刘亭;谭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证明.但是,单纯降低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还不能够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能够减少了一部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死亡,大部分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病人仍有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危险,就算在强化的降脂中再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危险性仍非常高.所以,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础上,一起的降血脂治疗,就是使三酰甘油降低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已经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办法.因为,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在降血脂中有互补的作用,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本研究以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为对象,观察临床中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后血脂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