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杨正生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6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均给予诺和灵30R三餐餐前半小时、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后改为诺和灵30R早、晚餐餐前半小时,治疗时间3个月.对照组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同时口服格列吡嗪,根据血糖测定调整药物剂量.结果 治疗组使用人胰岛素血糖达标所用时间为(10±3)d,对照组为(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给与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血糖,改善高葡萄糖的毒性作用,从而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恢复,减轻胰岛素抵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患者术后不醒二例报告

    全麻患者术后不醒的病例少见,我院分别于2011年4月10日及13日分别遇到2例急诊患者全麻术后不醒,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就其发生不醒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苏国友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社区居民合理用药咨询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居民合理用药咨询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分析2011年7月-2012年6月社区居民合理用药咨询记录资料.结果 接待咨询211人次,年龄(69.7±9.2)岁,咨询与药物相关的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94/313,30.0%),其次为高血压(79/313,25.2%).咨询者大多合并1种以上基础疾病.咨询相关药物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多见.合理用药咨询内容以长期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比例较高,咨询者大部分未接受过合理用药健康教育(63.0%).结论 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匮乏,多渠道开展社区合理用药健康宣教干预,大力倡导合理用药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势在必行.

    作者:方宗君;杨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2009-2012年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趋势.结果 2009-2012年我镇共报告腮腺炎7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每年3-7月份发病较多,为39例;其次为11月-1月发病21例.其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分布以6~10岁者为多,发病以幼托儿童及小学生多见.结论 6~10岁未接种的学生群体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应在以春末夏初和冬季加强本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作者:徐纯清;姜中侨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6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均给予诺和灵30R三餐餐前半小时、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后改为诺和灵30R早、晚餐餐前半小时,治疗时间3个月.对照组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同时口服格列吡嗪,根据血糖测定调整药物剂量.结果 治疗组使用人胰岛素血糖达标所用时间为(10±3)d,对照组为(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给与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血糖,改善高葡萄糖的毒性作用,从而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恢复,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杨正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心理干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2例,均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加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其HAMD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青霞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

    目的 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必要性及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2006年本院开始实施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并从临床检验的样本采集、仪器设备及试剂的选择、影响检验的因素等多个方面实现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笔者以2006年为分界线,将2000年1月-2005年1月本院所检验的350份的免疫检验血样,和2006年1月-2012年1月检验的360份血样的质量控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进行质量控制前后的不同效果.结果 控制后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抗体(IAb)、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AFP)、Ca199、Ca125、癌坯抗原(CEA)平均变异指数与控制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免疫检验中,标本采集、仪器设备试剂的选择使用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都会对检验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科有效提高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庄婧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危象一例报告

    我科收治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危象1例,经抢救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女,50岁,因恶心、呕吐、乏力4d,意识不清2h于 2011年 10月 9 日7时27分急诊入院.

    作者:丘月湾;康小瑜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白内障是我们国家排在第一位的导致盲的眼病.随着我们国家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及设备和人工的晶状体质量的提高的不断提高,许多白内障患者的双眼视力均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变,生活的质量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变[1].由于白内障的手术可对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发生化学性和机械性伤害,有些白内障患者术后会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失代偿等导致白内障患者严重的视力障碍并发症.所以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精心护理与仔细观察角膜水肿,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促进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具有很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护理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 对32 例前列腺电切汽化手术配合的进行总结,重点是做好体位的正确摆放以及用5%的甘露醇冲洗,使手术视野清晰进而使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32 例患者手术医护配合默契,无任何护理缺陷.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仪器的正常操作和使用、术后的病人整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手术效率的护理措施.

    作者:陶良红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清洁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调查我院2012年1-4月清洁手术围术期患者315例,设计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表,对预防用药的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未使用抗生素226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89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率28.2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总品频数为177次,其中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124次(70.06%),青霉素类(包括加酶抑制剂)、及其他类(喹喏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等)使用频次53次(29.94%).其中二、三代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为78次(44.07%),居第一位,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次为46次(25.99%).结论 清洁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较为合理,但仍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选择抗菌药物起点偏高、抗菌药物用药时机掌握不好及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作者:何泽民;朱文秀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小儿头皮针穿刺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小儿头皮针穿刺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门诊输液病人,分为两组:儿童组3~14岁,40例;成人组:14岁以上,40例.输液过程中儿童组和成人组一半采取小儿头皮针穿刺,另一半采用其他型号输液针头.结果 儿童组采用小儿头皮针穿刺的一次成功率达到90.0%,其他型号针头为70.0%;成人组利用小儿头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5.0%,其他型号针头为85.0%.结论 利用小儿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比其他型号的针头要好,具有成功率高和疼痛感少的优点.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进行胰岛素输注,对照组进行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进行对比.结果 同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对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值有明显降低,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血糖控制方法.

    作者:杨雪虹;朱忠华;顾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12月收治的18例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例)与实验组(10 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联合FDP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P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英雪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锁定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锁定髓内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应用锁定髓内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解剖钢板内固定组有效率略高于锁定髓内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钢板组患者骨折的固定效果优于锁定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髓内钉组有2例患者出现断钉,进行髓内钉更换处理后6个月达骨性愈合.余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解剖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解剖钢板内固定的固定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是胫骨远端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志强;焦文学;王振昊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血清睾酮水平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睾酮水平与男性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27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浓度.结果 两组年龄、体质指数及高血压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睾酮水平及吸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睾酮水平与男性冠心病具有相关性,血清睾酮水平越低,男性冠心病的发生率就越高.

    作者:赖河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理的易发差错及防范

    手术室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结束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本着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意识,尽大努力把医疗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控制差错事故的发生,让手术室工作更好地为医疗为社会服务.完善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加强安全的管理,树立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需要.治病救人的同时应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防范和减少护理医疗纠纷十分必要.

    作者:宋金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的禁忌分析

    目的 分析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的禁忌.方法 通过色谱条件、回收率试验、稳定性试验检验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结果 观察组溶液色谱条件测试中,对喜炎平注射液测定无干扰,对测定无影响.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回收率试验较好.结果 稳定性测试结果RSD 分别为0.75%、0.88%、0.94%.喜炎平+5%葡萄糖注射液在维生素B6配伍之下,含量有所下降,3h以内较为稳定,PH基本趋于稳定.结论 尽管本研究无临床用药禁忌,但有相关文献报道有禁忌,为此建议临床用药时,将喜炎平和维生素B6分开使用,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孝强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实验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良好,缩短了进行静脉注射的时间,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日金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急诊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病患冠状动脉的再通率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45例.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出血并发症.2例由于梗死面积比较大,致使心源性休克病发肺水肿死亡.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安全,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蓝四海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50例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病人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13例胆囊动脉破裂出血,17例胆管损伤(9例右肝管损伤,8例胆总管畸形横断伤),12例胆囊重度萎缩及8例胆囊炎症水肿都进行中转开腹处理.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重视胆囊和胆管血管变异,对于胆囊重度萎缩或胆囊炎症水肿导致的Calot三角结构关系模糊不清的患者,要果断中转开腹手术是预防血管及胆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减小中转开腹率的重要方法是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和适应证.

    作者:吴长青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