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月湾;康小瑜
目的 了解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趋势.结果 2009-2012年我镇共报告腮腺炎7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每年3-7月份发病较多,为39例;其次为11月-1月发病21例.其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分布以6~10岁者为多,发病以幼托儿童及小学生多见.结论 6~10岁未接种的学生群体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应在以春末夏初和冬季加强本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作者:徐纯清;姜中侨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克林霉素甲硝唑联合抗厌氧菌疗效优于单一使用克林霉素或单一使用甲硝唑组治疗,而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因此,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抗厌氧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全麻患者术后不醒的病例少见,我院分别于2011年4月10日及13日分别遇到2例急诊患者全麻术后不醒,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就其发生不醒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苏国友 刊期: 2012年第30期
2010年12月-2012年6月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1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中,男46例,女64例.年龄18~75岁,平均41岁.病程2d~20年.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9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7例.并存疾病:高血压病史者12例,心脏病史者4例,糖尿病史者5例,合并右侧卵巢囊肿一并切除者1例.
作者:吕耀龙;宗大伟;靳巍;张大伟;张志祥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100例)和头孢呋辛组(100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口服克洛己新干混悬剂20~40mg·kg-1·d-1,3次/d,头孢呋辛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50~100 mg·kg-1·d-1,2次/d,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克洛己新的总有效率为93%,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头孢呋辛分别为92%和(7.5±0.9)d.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1,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是治疗轻度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口服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具有不损伤皮肤、依从性好、治疗成本低的优点,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可首选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
作者:冯刚文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B超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6月门诊和急诊共收治的有停经史、HCG阳性或弱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均行B超检查.结果 经B超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为76例,其中,流产型为5例,破裂型为33例,未破裂型为12例,陈旧型为26例,所有的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总符合率为73例,误诊率为3例.结论 B超对于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真确性较高,是一种极为方便与快捷的异位妊娠诊断方式.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声像图像表现的不同给予患者进行初步的病理分型,使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孙美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口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将64例黄体功能不全导致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都给予黄体酮胶丸口服治疗,200mg/次,1次/d.治疗组加用中药口服治疗.两组疗程都为10d.结果 治疗组保胎率为90.6%,对照组保胎率为62.5%,治疗组的保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口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习惯性流产能增加保胎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豫萍;王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证明.但是,单纯降低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还不能够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能够减少了一部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死亡,大部分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病人仍有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危险,就算在强化的降脂中再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危险性仍非常高.所以,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础上,一起的降血脂治疗,就是使三酰甘油降低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已经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办法.因为,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在降血脂中有互补的作用,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本研究以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为对象,观察临床中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后血脂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1例萎缩性鼻炎致蛆虫病人进行分析.方法 选自我院1例萎缩性鼻炎致蛆虫病人,该病人因鼻臭、鼻痒、脓鼻涕伴发热4d到医院检查,既往病史正常.到当地社区医院就诊,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继续头痛,同时鼻塞加重,周围人都明显闻到患者鼻腔有腐臭味.就在患者入院前3d鼻痒加剧并有3只白色蛆虫从患者左侧鼻腔内爬出来,患者头痛进一步加剧,到我院急诊.病人入院后进行治疗,在鼻内镜辅助帮助下清楚鼻腔内分泌物,用含2%丁卡因的棉片放置在蛆虫寄生处(即左侧中鼻甲后部靠近鼻孔鼻腔外侧),可以取出50条蛆虫,清理完蛆虫,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鼻腔直到看不到蛆虫残留,以后每2天使用鼻内镜检查左侧鼻腔内是否还残留蛆虫,并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 出院后30d,到医院进行复查,在鼻内镜观察下发现虽有小量干痂和脓性分泌物,但是没有发现蛆虫.结论 萎缩性鼻炎是由于患者工作环境差,以及出现早期症状时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导致的.因此,提高底层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可以显著降低萎缩性鼻炎发病率降低,当患者出现早期症状(比如鼻痒、鼻有痛觉、鼻内流脓性分泌物)也可以及早治疗,不至于病情发展到危害患者生命地步.
作者:梁祥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54例急性脑血管病致急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完善该方面的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54例患者,均经我院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4例患者,平均住院1个月,没有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发生的意外.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6例临床愈合,35例能自主行走,9例能保持生活自理.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快,病情发展迅速.护理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发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只有做好脑血管病变的护理工作,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许有权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当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I)对冠心病(CHD)患者的诊断作用及CI是否可作为运动试验阳性指标.方法 选择2011年在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住院临床拟诊为CHD患者90例,同时进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传统指标、CI指标及两项联合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进行比较,并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结果 单纯CI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80%)、特异性(85%)、准确性(83.3%)与TET传统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70%)、特异性(80%)、准确性(76.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指标诊断CHD的特异性(95%)高于传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CI指标可作为TET诊断CHD的可疑阳性指标,两者联合指标可提高CHD诊断率.
作者:丁延龄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替米沙坦是现在临床使用很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有很多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单用替米沙坦治疗还不能控制好血压.所以,本研究应用替米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春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我院自2005-2011年共进行外伤性脾破裂手术93例,由于重视了外伤性脾破裂手术前后有效应用抗生素,并改进了应用方法,经统计,术后感染率和因感染而引起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1 病例简介1.1 一般资料患者,女,60岁.因反复心累气促2年,胸闷1月,于2012年3月10日由120接入我科.来时神清,端坐位.体温 36.5℃,脉搏 155次/min,呼吸 21次/min,血压 110/92mmHg.呼吸稍促,颈静脉充盈,心脏临界大小,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ECG示:快速心房纤颤,心率150~180次/min,SpO2 92%.心脏彩超示: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室瓣,右房室瓣轻度反流.急查电解质3.2mmol/L,脑钠肽3818.00pg/ml,随机血糖21.9mmol/L.初步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糖尿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2年前发现糖尿病.遵医嘱持续输入消心痛扩冠,环磷腺苷、果糖营养心肌,血塞通改善循环.口服砍地沙坦改善心肌重塑、辛伐他汀稳定斑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糖.患者于12日07:45;11:10突然出现2次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呼吸浅慢,心电监测示:尖端扭转型室速,经积极救治,病人转为窦性心律,呼吸恢复.
作者:杨顺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对照组(37例)仅采用培菲康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7%.结论 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疾病时,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邬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68例产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组织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68例患者,在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其出现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 产后体位性低血压与产程中产后血容量不足、消耗过多、摄入减少引起脱水、卧床时间过长而体位改变过快以及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结合上述因素,在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文霞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发生导管栓塞的处理.方法 在我中心留置长期导管留置的患者有18例,分别观察发生导管栓塞的患者分别经尿激酶溶栓、华法令抗凝或抗血小板处理后的疗效.结果 发生导管栓塞的患者分别经尿激酶溶栓、华法令抗凝或抗血小板处理后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血流量达到200ml/min以上,评估病人的透析充分性达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栓塞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处理后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周春霞;缪世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过程中因护理欠缺而造成试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试验的成功率.方法 对2011年9-12月在内分泌科共做OGTT试验28例因护理欠缺而造成试验不成功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结论,制订防范对策,并将对策于2012年1-3月的OGTT试验过程实施.结果 前后两组患者OGTT试验的成功率分别为93.3%和100%.结论 通过对OGTT试验过程中护理欠缺原因的分析和采取的对策,能提高试验的成功率.而且可丰富护士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
作者:胡燕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综合征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补液、胰岛素治疗、补钾、防治及并发症治疗.结果 治疗72h后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较入院时明显好转.结论 及时的进行相关生化检查,确诊后通过小剂量胰岛素配合补液、补钾等治疗,同时积极治疗诱因,预防并发症,可以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挽救患者的性命.
作者:向苡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原因,以期找出解决办法.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我院10名在职合同制男护士和26名流失合同制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出造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结果 按百分比对调查结果进行排序,造成精神科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薪酬低、入编难,精神专科风险大心理压力大,失落感、社会地位低,自我发展受限,夜班频繁、焦虑.结论 薪酬低、入编难,精神专科风险大,以及合同制护士过多是造成精神科护士流失的主要因素.
作者:卢宝员 刊期: 201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