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口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李豫萍;王芳

关键词:流产, 习惯性, 黄体酮,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药口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将64例黄体功能不全导致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都给予黄体酮胶丸口服治疗,200mg/次,1次/d.治疗组加用中药口服治疗.两组疗程都为10d.结果 治疗组保胎率为90.6%,对照组保胎率为62.5%,治疗组的保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口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习惯性流产能增加保胎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心清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心清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第1组为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艾同)组;第2组为单用脑心清片组;第3组为联用艾同+脑心清片组.评价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 心绞痛疗效:艾同组有效率为86.67%,脑心清片组有效率为86.67%,联用组有效率为93.33%.(2)心电图疗效:艾同组有效率为83.33%,脑心清片组有效率为86.67%,联用组有效率为93.33%.(3)第2、3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1组则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脑心清片组除了轻微的恶心等不良反应外无肝肾功能损害、血尿常规变化等不良反应;艾同组有恶心、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上述症状均可好转.结论 脑心清片能有效的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缺血缺氧,调酯并降低血黏度,缓解心绞痛,与艾同有协同作用.口服脑心清片耐受好,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美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抗厌氧菌的疗效观察

    克林霉素甲硝唑联合抗厌氧菌疗效优于单一使用克林霉素或单一使用甲硝唑组治疗,而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因此,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抗厌氧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小儿头皮针穿刺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小儿头皮针穿刺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门诊输液病人,分为两组:儿童组3~14岁,40例;成人组:14岁以上,40例.输液过程中儿童组和成人组一半采取小儿头皮针穿刺,另一半采用其他型号输液针头.结果 儿童组采用小儿头皮针穿刺的一次成功率达到90.0%,其他型号针头为70.0%;成人组利用小儿头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5.0%,其他型号针头为85.0%.结论 利用小儿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比其他型号的针头要好,具有成功率高和疼痛感少的优点.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100例)和头孢呋辛组(100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口服克洛己新干混悬剂20~40mg·kg-1·d-1,3次/d,头孢呋辛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50~100 mg·kg-1·d-1,2次/d,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克洛己新的总有效率为93%,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头孢呋辛分别为92%和(7.5±0.9)d.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1,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是治疗轻度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口服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具有不损伤皮肤、依从性好、治疗成本低的优点,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可首选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

    作者:冯刚文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坎地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坎地沙坦片,1次/d,8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服苯那普利片,1次/d,10mg/次,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至2次/d,早晚各1次,4周为1个疗程,每周记录1次血压数值,并治疗前后检测心电图、血糖、血尿、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8例,2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度,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效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病区静脉输液配制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探讨病区静脉输液配制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降低药物配置差错的发生,保证输液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唐彩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观察及护理体会

    经过多方临床证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说,可以减少痛苦,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留置针输液因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两年以来我科室对5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近几年来,我院临床很多科室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现我科室对52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静脉留置针的输液观察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大多数患者状况良好,保留时间长5d,短2d.52例患者中有4例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余患者效果良好,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所以我们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

    作者:李广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绞痛伴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绞痛伴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心绞痛及窦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实验组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美托洛尔片(12.5mg/次,2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20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12.5mg/次,2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20mg/次,2次/d),均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每周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疗效判定,注意检测肝肾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平均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平均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疗效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各有3例(10%)出现轻微恶心、腹胀、头痛.结论 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治疗心绞痛及窦性心动过速疗效好、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预防价值.

    作者:柏晓莉;朱玉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实验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良好,缩短了进行静脉注射的时间,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日金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探讨

    目的 观察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78例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穿刺:静脉输液时,穿刺前放平输液瓶和一次性输液器,使其与穿刺点成一个水平面,护士能观察到穿刺过程中的回血情况,判定留置针内套管是否在血管内.结果 两种穿刺方法在成功穿刺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较高.

    作者:戴淑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姜黄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药姜黄提取物100 mg·kg-1·d-1、200 mg·kg-1·d-1、400 mg·kg-1·d-1,对照组、模型组给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每日灌胃1次,连用7d.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神经损伤评分、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模型组神经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神经损伤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脑组织NO、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NO、MDA含量、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脑组织MDA和NO含量有关.

    作者:王中晓;胡清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进行胰岛素输注,对照组进行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进行对比.结果 同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对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值有明显降低,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血糖控制方法.

    作者:杨雪虹;朱忠华;顾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低血压病人动脉血气抽取方法技巧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在抢救病人时,接到抽动脉血气的化验单.此时,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血压偏低,脉搏细弱,给护理工作带来难度,操作不顺利,延误抢救,还给家属带来误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长期摸索,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经验,愿与各位同仁探讨与分享.

    作者:韩菊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大多采取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极易出现肺部感染,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对患者的康复以及生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旨在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出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显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外伤性脾破裂术前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我院自2005-2011年共进行外伤性脾破裂手术93例,由于重视了外伤性脾破裂手术前后有效应用抗生素,并改进了应用方法,经统计,术后感染率和因感染而引起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多索茶碱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多索茶碱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有效率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索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氨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夷赛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西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58.3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泽恩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痔疮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良好的护理对患者预后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142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比较综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79%,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痔疮手术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可以大大的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理的易发差错及防范

    手术室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结束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本着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意识,尽大努力把医疗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控制差错事故的发生,让手术室工作更好地为医疗为社会服务.完善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加强安全的管理,树立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需要.治病救人的同时应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防范和减少护理医疗纠纷十分必要.

    作者:宋金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头孢他啶致迟发型过敏反应一例报告

    注射用头孢他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高度抗菌活性.此药物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少等优点.但此药可引起皮疹、哮喘、药热和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现将我所发生的1例静脉注射用头孢他啶针发生过敏反应患者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