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菊花
探讨病区静脉输液配制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降低药物配置差错的发生,保证输液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唐彩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证明.但是,单纯降低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还不能够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能够减少了一部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死亡,大部分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病人仍有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危险,就算在强化的降脂中再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危险性仍非常高.所以,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础上,一起的降血脂治疗,就是使三酰甘油降低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已经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办法.因为,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在降血脂中有互补的作用,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本研究以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为对象,观察临床中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后血脂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经过多方临床证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说,可以减少痛苦,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留置针输液因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两年以来我科室对5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近几年来,我院临床很多科室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现我科室对52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静脉留置针的输液观察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大多数患者状况良好,保留时间长5d,短2d.52例患者中有4例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余患者效果良好,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所以我们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
作者:李广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白内障是我们国家排在第一位的导致盲的眼病.随着我们国家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及设备和人工的晶状体质量的提高的不断提高,许多白内障患者的双眼视力均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变,生活的质量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变[1].由于白内障的手术可对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发生化学性和机械性伤害,有些白内障患者术后会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失代偿等导致白内障患者严重的视力障碍并发症.所以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精心护理与仔细观察角膜水肿,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促进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具有很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时间:2010年3月11日.地点:中医循环内科办公室.参加人员:护士长王英,主管护师刘晓飞,主管护师张晶,护士陈丽苗,护士常娜,护士李梅,护士王丽霞,护士刘飞及实习护士等.
作者:刘艳丽;李颖;刘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压疮是临床长期卧床的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发生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影响康复,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难题.因此怎样防治压疮是临床护理的一大课题,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常亚男;金艳;牟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当前世界上有15亿人罹患高血压,每年有700多万人死于因高血压引发的疾病[1].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的数量超过2亿,并呈明显上升趋势.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上,时任中国高血压联盟执行主席的吴兆苏教授表示,近年各种反馈数据显示,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之前统计的数据.据统计,1999年美国的高血压疾病负担为370亿美元,其中直接费用为260亿美元,由此造成的收入损失为11亿美元;在我国,2003年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1],高血压的直接疾病负担为201.5亿元人民币,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达190.8亿元人民币.可见,高血压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由此造成的疾病负担也很高.因此选择合理、经济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医院2009-2011年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基层临床安全、有效和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徐静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54例急性脑血管病致急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完善该方面的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54例患者,均经我院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4例患者,平均住院1个月,没有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发生的意外.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6例临床愈合,35例能自主行走,9例能保持生活自理.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快,病情发展迅速.护理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发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只有做好脑血管病变的护理工作,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许有权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原因,以期找出解决办法.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我院10名在职合同制男护士和26名流失合同制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出造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结果 按百分比对调查结果进行排序,造成精神科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薪酬低、入编难,精神专科风险大心理压力大,失落感、社会地位低,自我发展受限,夜班频繁、焦虑.结论 薪酬低、入编难,精神专科风险大,以及合同制护士过多是造成精神科护士流失的主要因素.
作者:卢宝员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1~2L/min、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8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组经丹参冻干粉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同时加用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桂芝;郝爱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我科收治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危象1例,经抢救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女,50岁,因恶心、呕吐、乏力4d,意识不清2h于 2011年 10月 9 日7时27分急诊入院.
作者:丘月湾;康小瑜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对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与护理的意义.方法 对36例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有异常者及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结果 36例患儿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无效5.56%.结论 早期干预、综合训练、正确家庭康复指导和护理对脑损伤高危儿疗效显著.
作者:冯丽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评价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调查我院2012年1-4月清洁手术围术期患者315例,设计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表,对预防用药的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未使用抗生素226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89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率28.2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总品频数为177次,其中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124次(70.06%),青霉素类(包括加酶抑制剂)、及其他类(喹喏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等)使用频次53次(29.94%).其中二、三代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为78次(44.07%),居第一位,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次为46次(25.99%).结论 清洁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较为合理,但仍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选择抗菌药物起点偏高、抗菌药物用药时机掌握不好及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作者:何泽民;朱文秀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16例急性胃炎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胃炎的患者而言,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更加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丽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B超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6月门诊和急诊共收治的有停经史、HCG阳性或弱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均行B超检查.结果 经B超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为76例,其中,流产型为5例,破裂型为33例,未破裂型为12例,陈旧型为26例,所有的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总符合率为73例,误诊率为3例.结论 B超对于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真确性较高,是一种极为方便与快捷的异位妊娠诊断方式.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声像图像表现的不同给予患者进行初步的病理分型,使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孙美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进行胰岛素输注,对照组进行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进行对比.结果 同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对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值有明显降低,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晚间10时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血糖控制方法.
作者:杨雪虹;朱忠华;顾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方法和纯西药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的不同疗效,探讨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的佳临床诊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成两组,1组为采用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组;2组为纯西药治疗组.1组使用中药结合针灸方法,2组使用纯西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简易智力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水平量表(AD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结果 1组总有效率为96%,2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MSE、HAMD、HAM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方法的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方法.
作者:梁建能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经皮行覆膜支架植入修补术治疗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主动脉夹层15例患者的护理资料.所有患者经增强CT确诊并行腔内血管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护理的要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疼痛和镇痛、镇静、降压药应用的观察,术后肢体供血、穿刺部位并发症、出血征象的观察和护理等,并重视心理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支架植入均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恢复良好.结论 腔内血管覆膜支架植入可成功治疗主动脉夹层.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前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彩红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发生的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25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因中药本身质量问题引发质量问题;3例案例因中药计量出错,4例因炮制品混淆,5例因脚注执行发生错误,4例因发药没有交代清楚,3例因复合错误而发生漏药现象,1例因医生处方错误不同程度地影响临床疗效.结论 加强对中药调剂的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小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趋势.结果 2009-2012年我镇共报告腮腺炎7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每年3-7月份发病较多,为39例;其次为11月-1月发病21例.其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分布以6~10岁者为多,发病以幼托儿童及小学生多见.结论 6~10岁未接种的学生群体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应在以春末夏初和冬季加强本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作者:徐纯清;姜中侨 刊期: 201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