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观察及护理体会

李广艳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护理
摘要:经过多方临床证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说,可以减少痛苦,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留置针输液因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两年以来我科室对5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近几年来,我院临床很多科室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现我科室对52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静脉留置针的输液观察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大多数患者状况良好,保留时间长5d,短2d.52例患者中有4例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余患者效果良好,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所以我们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对冠心病的诊断作用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当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I)对冠心病(CHD)患者的诊断作用及CI是否可作为运动试验阳性指标.方法 选择2011年在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住院临床拟诊为CHD患者90例,同时进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传统指标、CI指标及两项联合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进行比较,并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结果 单纯CI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80%)、特异性(85%)、准确性(83.3%)与TET传统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70%)、特异性(80%)、准确性(76.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指标诊断CHD的特异性(95%)高于传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CI指标可作为TET诊断CHD的可疑阳性指标,两者联合指标可提高CHD诊断率.

    作者:丁延龄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低血压病人动脉血气抽取方法技巧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在抢救病人时,接到抽动脉血气的化验单.此时,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血压偏低,脉搏细弱,给护理工作带来难度,操作不顺利,延误抢救,还给家属带来误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长期摸索,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经验,愿与各位同仁探讨与分享.

    作者:韩菊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分析

    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应在早期及时确诊,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医院治疗技术、机械设备等条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在患者出现突发事件或者紧急情况的时候,应提早选择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对于情况相对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以确保病患的身体健康.

    作者:韦汝凤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全麻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对全麻手术患者而言,由于术中术后易出现躁动,极易造成输液过程中的血管渗漏和针头脱出,而静脉留置针则具有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的特点,同时又为术中术后的大量输血输液提供了方便,还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近年来,我院广泛采用静脉留置针为全麻手术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淑芳;全亚晶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氟伐他汀联合非洛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证明.但是,单纯降低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还不能够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能够减少了一部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死亡,大部分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仍有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危险,就算在强化的降脂中再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危险性仍非常高.所以,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础上,一起的降血脂治疗,就是使三酰甘油降低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已经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办法.因为他汀类的药物与非洛贝特类药物在降血脂中的有互补的作用,他汀类的药物与非洛贝特类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本研究以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观察临床中氟伐他汀联合非洛贝特治疗后血脂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他汀类的药物与非洛贝特类药物联合用药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士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外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84例,均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对性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伤口的及时愈合,应普及使用.

    作者:许一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系出生体质量1000~1499g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严重损害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身体健康,长时期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造成死亡.通过呼吸管理、体温管理、安全喂养、预防感染等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或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发生.

    作者:吴珊珊;何琴莉;杨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为临床胰岛素强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2)和高脂组(HF组,n=24),将HF组大鼠造成T2DM模型后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即糖尿病对照组(DC组,n=12)和胰岛素治疗组(IT组,n=12).IT组大鼠皮下注射胰岛素,NC组和DC组大鼠皮下注射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疗程4周,比较3大鼠实验前后血清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转移酶(GSM)水平.结果 IT组血清及肝组织中SOD、GSM较D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组较N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组较N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组血清及肝组织中MDA较D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组较N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组较N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大鼠存在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及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减轻T2DM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与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轻脂毒性有关.

    作者:孙力;侯宝君;王银茹;周国庆;杨丁贵;王德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浅谈褥疮患者的护理

    当今护理时代,只有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的实际出发,才能客观地承认褥疮危险因素,而且充分认识其危害,促使每个护士高度重视褥疮问题,明确知道褥疮的发生常与护理工作是否到位密切相关.国内将褥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要求重视基础护理,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按摩.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只要耐心细致的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只要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使用行之有效的褥疮预防和治疗方法,不断探索,充分发扬护理人员的细心和爱心,才能使长期卧床的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1-5].

    作者:刘影;康雪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萎缩性鼻炎致蛆虫病一例报告

    目的 对1例萎缩性鼻炎致蛆虫病人进行分析.方法 选自我院1例萎缩性鼻炎致蛆虫病人,该病人因鼻臭、鼻痒、脓鼻涕伴发热4d到医院检查,既往病史正常.到当地社区医院就诊,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继续头痛,同时鼻塞加重,周围人都明显闻到患者鼻腔有腐臭味.就在患者入院前3d鼻痒加剧并有3只白色蛆虫从患者左侧鼻腔内爬出来,患者头痛进一步加剧,到我院急诊.病人入院后进行治疗,在鼻内镜辅助帮助下清楚鼻腔内分泌物,用含2%丁卡因的棉片放置在蛆虫寄生处(即左侧中鼻甲后部靠近鼻孔鼻腔外侧),可以取出50条蛆虫,清理完蛆虫,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鼻腔直到看不到蛆虫残留,以后每2天使用鼻内镜检查左侧鼻腔内是否还残留蛆虫,并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 出院后30d,到医院进行复查,在鼻内镜观察下发现虽有小量干痂和脓性分泌物,但是没有发现蛆虫.结论 萎缩性鼻炎是由于患者工作环境差,以及出现早期症状时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导致的.因此,提高底层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可以显著降低萎缩性鼻炎发病率降低,当患者出现早期症状(比如鼻痒、鼻有痛觉、鼻内流脓性分泌物)也可以及早治疗,不至于病情发展到危害患者生命地步.

    作者:梁祥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白介素-6和白介素-18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血脂康胶囊佐治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8(IL-18)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和血脂康胶囊进行治疗,共观察1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6和IL-18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中IL-6和IL-18的减少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明显,并能对血清中IL-6和IL-18的含量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临床可以应用.

    作者:刘晓华;李党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50例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病人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13例胆囊动脉破裂出血,17例胆管损伤(9例右肝管损伤,8例胆总管畸形横断伤),12例胆囊重度萎缩及8例胆囊炎症水肿都进行中转开腹处理.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重视胆囊和胆管血管变异,对于胆囊重度萎缩或胆囊炎症水肿导致的Calot三角结构关系模糊不清的患者,要果断中转开腹手术是预防血管及胆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减小中转开腹率的重要方法是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和适应证.

    作者:吴长青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临床医学生本科阶段呼吸内科实习教学方法探索

    目的 探索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呼吸内科学实习效果的带教方法.方法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专题讲座、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结果 与传统带教方法相比提高了本科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水平.结论 理论联系实际、讲座与讨论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实习带教效果.

    作者:佟淑平;杜闻博;吕福云;耿婉如;田小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观察及护理体会

    经过多方临床证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说,可以减少痛苦,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留置针输液因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两年以来我科室对5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近几年来,我院临床很多科室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现我科室对52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静脉留置针的输液观察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大多数患者状况良好,保留时间长5d,短2d.52例患者中有4例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余患者效果良好,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所以我们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

    作者:李广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磷酸腺苷葡胺这一新型药物在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96例,其中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48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8周后通过对患者血压、心率、射血分数(EF值),E/A比值及心脏指数CI 的评定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选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各项指标评定中均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老年人心力衰竭,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能极大的调节代谢功能紊乱达到机体内稳平衡,并活化心肌细胞功能,改善心衰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阚小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经阴道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卡孕栓联合组(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组(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及缩宫素组(单纯使用缩宫素).比较3组产后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h出血量.结果 3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相当;产后2h、24h出血量,缩宫素组与卡孕栓联合组、米索前列醇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联合组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得促进子宫收缩,可更好地预防产后出血,用药方便、经济,是良好的产后用药.

    作者:刘岚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综合征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补液、胰岛素治疗、补钾、防治及并发症治疗.结果 治疗72h后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较入院时明显好转.结论 及时的进行相关生化检查,确诊后通过小剂量胰岛素配合补液、补钾等治疗,同时积极治疗诱因,预防并发症,可以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挽救患者的性命.

    作者:向苡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翻身床应用于截瘫患者的护理

    截瘫患者由于截瘫平面以下皮肤感觉丧失极易发生褥疮,褥疮是截瘫患者严重的合并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生理痛苦和经济压力,严重时可激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棘手问题.2010年8月-2011年12月本科共收治20例高位截瘫患者压疮后植皮,将翻身床运用于预防患者压疮的再形成及对压疮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以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传雀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 经治疗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显效、总有效率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大于常规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对脑梗死的治疗安全可靠的药物,保护患者脑部血管,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永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餐后服用参松养心胶囊2粒/次,3次/d;黄杨宁片1.5m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心律平,0.15g/次,1次/8h,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改善的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7%,对照组为79.4%;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治疗组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社区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倩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