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晓;胡清茹
目的 观察锁定髓内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应用锁定髓内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解剖钢板内固定组有效率略高于锁定髓内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钢板组患者骨折的固定效果优于锁定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髓内钉组有2例患者出现断钉,进行髓内钉更换处理后6个月达骨性愈合.余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解剖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解剖钢板内固定的固定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是胫骨远端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志强;焦文学;王振昊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根据6项指标的数据分析,了解二级甲等医院门(急)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通过每月随机抽取我院门(急)诊处方100张(不包括麻醉、精神处方),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计2400张,进行合理用药6项指标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门(急)诊处方用药的平均品种数为2.83种,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的百分率为37.5%,注射剂平均使用百分率为21.7%,基本药物的平均使用率为58.2%,药品通用名使用的平均百分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95.10元.结论 采用6种指标评价门(急)诊处方的合理用药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院门(急)诊合理用药水平较低,应引起关注和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付辛芳;冯琴琴;付晓娟;张萍;樊晓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索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呼吸内科学实习效果的带教方法.方法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专题讲座、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结果 与传统带教方法相比提高了本科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水平.结论 理论联系实际、讲座与讨论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实习带教效果.
作者:佟淑平;杜闻博;吕福云;耿婉如;田小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了解营养支持应用状况,为营养支持合理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 以本院肿瘤内科首次住院的5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早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统计营养风险发生率,调查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现状与合理性.结果 (1)完全采用NRS2002方法患者为80.63%(412/511),不完全适用为19.37%(99/511);(2)老年患者营养风险比例为50.85%(120/236),中青年患者中,营养风险比例为34.91%(96/275),老年患者营养风险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3)NRS评分≥3分者BMI平均明显低于<3分者BMI平均值;NRS评分≥3分者为39.9%(200/511),但BMI<18.5患者仅为21.1%(108/511);(4)营养风险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比例为62.04%(134/216),使用PN支持比例91.28%(136/149),其中采用混合输注比例25.7%(35/136),采用非混合输注比例74.3%(101/136),使用EN支持比例8.72%(13/149),PN:EN﹦10.5:1.结论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常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筛查能反映肿瘤患者营养状况,预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仍存在某些不合理性,深化推广和应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营养支持指南和应用规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德育;崔同建;刘振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当今护理时代,只有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的实际出发,才能客观地承认褥疮危险因素,而且充分认识其危害,促使每个护士高度重视褥疮问题,明确知道褥疮的发生常与护理工作是否到位密切相关.国内将褥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要求重视基础护理,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按摩.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只要耐心细致的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只要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使用行之有效的褥疮预防和治疗方法,不断探索,充分发扬护理人员的细心和爱心,才能使长期卧床的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1-5].
作者:刘影;康雪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为临床胰岛素强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2)和高脂组(HF组,n=24),将HF组大鼠造成T2DM模型后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即糖尿病对照组(DC组,n=12)和胰岛素治疗组(IT组,n=12).IT组大鼠皮下注射胰岛素,NC组和DC组大鼠皮下注射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疗程4周,比较3大鼠实验前后血清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转移酶(GSM)水平.结果 IT组血清及肝组织中SOD、GSM较D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组较N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组较N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组血清及肝组织中MDA较D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组较N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组较N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大鼠存在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及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减轻T2DM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与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轻脂毒性有关.
作者:孙力;侯宝君;王银茹;周国庆;杨丁贵;王德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全球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已超过2.4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资料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年增长率达10%左右.中国是全球糖尿患者数多的国家之一,日前1项调查表明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跃居世界第2位[1].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表明血糖水平和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及神经并发症存在相关性,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已成为共识[2-3].DCCT确立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情况的金标准,近年来研究认为HbA1c并不能代表血糖水平的全部,亦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大小,而且血糖波动性越大,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以下就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下综述.
作者:王允彦;薛继强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经阴道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卡孕栓联合组(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组(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及缩宫素组(单纯使用缩宫素).比较3组产后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h出血量.结果 3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相当;产后2h、24h出血量,缩宫素组与卡孕栓联合组、米索前列醇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联合组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得促进子宫收缩,可更好地预防产后出血,用药方便、经济,是良好的产后用药.
作者:刘岚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按随机性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如祛痰、镇静、解痉平喘、吸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干扰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应用于儿童毛细支气管肺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起效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杨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环磷酸腺苷葡胺这一新型药物在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96例,其中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48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8周后通过对患者血压、心率、射血分数(EF值),E/A比值及心脏指数CI 的评定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选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各项指标评定中均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老年人心力衰竭,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能极大的调节代谢功能紊乱达到机体内稳平衡,并活化心肌细胞功能,改善心衰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阚小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还需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语言艺术能力.以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到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才能启迪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亲切的语言沟通,艺术的语言沟通氛围,能构建更和谐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作用.为了提高沟通成功率季沟通效果,护士除了掌握必备的医学护理常识外,还要自觉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掌握的知识和语言形式,更符合病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识的需要.护理人员有效地掌握护患勾通的方式、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更能达到与病人有效交流的目的,进一步完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颖;刘艳丽;刘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灌肠组(治疗组)30例与奥硝唑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分散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月玲;王秀宝;张季青;陈秋妮 刊期: 2012年第30期
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作为外科手术中的一种微创手术,正逐步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得到发展.我院泌尿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对60例住院肾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腔或后腹腔对肾肿瘤患者行肾切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宁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提高临床对单纯心肌酶学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认识,以防漏诊、误诊.方法 对26例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误诊12例,其中误诊为心绞痛3例,急腹症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左侧肩周炎1例.结论 对心电图正常,而心肌酶学异常的患者,要注意心肌酶学的复查,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漏诊及误诊.
作者:乐兴丁;林艺婵;杨文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证明.但是,单纯降低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还不能够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能够减少了一部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死亡,大部分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病人仍有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危险,就算在强化的降脂中再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危险性仍非常高.所以,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础上,一起的降血脂治疗,就是使三酰甘油降低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已经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办法.因为,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在降血脂中有互补的作用,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本研究以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为对象,观察临床中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后血脂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护理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 对32 例前列腺电切汽化手术配合的进行总结,重点是做好体位的正确摆放以及用5%的甘露醇冲洗,使手术视野清晰进而使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32 例患者手术医护配合默契,无任何护理缺陷.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仪器的正常操作和使用、术后的病人整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手术效率的护理措施.
作者:陶良红 刊期: 2012年第30期
血液病学是一门专科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理论内容较抽象.血液科临床教学在很多方面综合了多学科的基础和临床知识,需要多学科交叉知识.许多临床实习学生初入科室时,常常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实习效果,也对以后临床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做好血液病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有以下体会.
作者:胡增祥;赵琪;王新胜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我院自2005-2011年共进行外伤性脾破裂手术93例,由于重视了外伤性脾破裂手术前后有效应用抗生素,并改进了应用方法,经统计,术后感染率和因感染而引起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的禁忌.方法 通过色谱条件、回收率试验、稳定性试验检验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结果 观察组溶液色谱条件测试中,对喜炎平注射液测定无干扰,对测定无影响.喜炎平配伍维生素B6回收率试验较好.结果 稳定性测试结果RSD 分别为0.75%、0.88%、0.94%.喜炎平+5%葡萄糖注射液在维生素B6配伍之下,含量有所下降,3h以内较为稳定,PH基本趋于稳定.结论 尽管本研究无临床用药禁忌,但有相关文献报道有禁忌,为此建议临床用药时,将喜炎平和维生素B6分开使用,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孝强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探讨如何能够快速无不良反应地消除化脓扁桃体炎幼儿患处表面的化脓性分泌物.同时,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为治疗小儿化脓扁桃体炎找到经济快捷的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分成对照组(29例)与治疗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消炎退热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采用消炎退热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退热时间、扁桃体脓点消失时间、咽喉疼痛缓解时间、扁桃体充血肿胀消失时间与疗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消炎退热方法对于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有疗效,但是效果明显弱于基于常规消炎退热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好,中西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兰艳丽 刊期: 201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