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幼儿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意义

李慧群;王平

关键词:缺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红细胞体积
摘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是一项由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十几秒内对10万个红细胞体积测量获得的结果,反映周围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1].RDW正常范围<0.15.缺铁性贫血(IDA)是儿科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红细胞常大小不等.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一般通过RDW和红细胞体积(MCV)这2个参数,其中RDW为近年来国内外血液学检查常用的较新诊断指标.我院收集了286例临床确诊的IDA患儿及391例无贫血指征的婴幼儿标本作正常对照,进行RDW、MCV等指标分析,观察RDW在幼儿IDA中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雄激素在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应用

    勃起功能障碍(ED)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常见男科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全球估计有1.5亿人受累,至2005年已增加1倍[1],国外Brock等调查研究表明40~70岁男性中有52%的存在不同程度的ED[2],国内冷静等[3]对上海市1582例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调查结果显示ED患病率为73.1%.本病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会给患者带来心身痛苦,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及生活质量,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家庭稳定.雄激素能促进阴茎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激发男性的第二性征,并对男性的阴茎勃起功能有较强影响,雄激素缺乏或不足将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男性的雄激素主要为睾酮,95%是由睾丸leydig细胞产生的,5%是由肾上腺分泌.本文从临床调查资料和雄激素的补充或替代治疗等角度探讨雄激素在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应用.

    作者:曹军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丁苯肽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肽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DA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清醒时间.结果 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2.5±0.3)d,短于对照组的(19.5±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肽有利于促进DAI患者意识的清醒.

    作者:郑巧瑛;林王椿;顾翔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献血常备急救药品的使用与管理

    献血常备急救药品是主要针对献血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处理工作.我们知道在进行献血之前会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测验,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因此,献血常备急救药品的使用次数也是微乎其微,终很难受到相关采血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是采血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采血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献血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必须不断改善献血常备急救药品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情况[1].

    作者:崔伟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肱骨髁上骨折专病循证护理路径绩效评价

    目的 探讨实施肱骨髁上骨折专病循证护理路径(SDEBNP)的绩效.方法 应用随机排列表法将200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运用循证方法制定肱骨髁上骨折SDEBNP,并按照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及护士能力成长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投诉率为7.00%,低于对照组的12.00%,且各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SDEBNP的制定是多种先进护理理念和模式的体现和有机结合,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的绩效.

    作者:张如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PDCA循环在ICU新护士主班工作能力带教中的应用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对全院工作2~3年的新护士的调查问卷中,87%新护士认为对主班的工作难以胜任,因此我院神经内科制定了主班护士的工作考核方法,同时应用PDCA循环对入科转科1年后的新护士在ICU内进行主班的工作带教.

    作者:任雪飞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护理体会

    心源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的原因,约占心源性猝死的87%.虽然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发展,已使院内的猝死率大为降低,但院外心脏猝死常因不能及时复苏而死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SCD的发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现将我科成功进行ICD植入术的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庭梅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头孢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及抢救措施

    我院自2008年以来在临床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从而达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李美菊;许敏;谭世梅;祝方燕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一项紧急而有效的抢救措施,而在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常需留置胃管进行给药或肠内营养,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保护胃肠道黏膜功能,及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等.由于食管上端有功能性的括约肌,这种括约肌可使食管上端除正常的吞咽动作外处于闭合状态,加上气管导管对气管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管腔狭窄,再加昏迷患者舌根后坠,即使技术熟练,胃管也难以插入,反复插管使患者增加痛苦,误入气道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同时浪费护士更多精力与时间,现介绍几种一次插管成功率较高的方法.

    作者:蒋玉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粪隐血试验和转铁蛋白试验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已知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出血,出血量少时肉眼常难以发现,常规粪隐血试验可协助临床医师发现消化道小量出血,从而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但是,由于粪隐血试验的假阴性率较高,致使一部分消化道出血被漏检.消化道出血时,血中的转铁蛋白会漏入到胃肠道,并且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粪便中的转铁蛋白稳定性高于血红蛋白.因此,粪便中的血红蛋白在肠道或者体外环境下被破坏,或者出血量很少无法用粪隐血试验检出时,可以采用粪便转铁蛋白试验判定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诊断.本文主要对粪便转铁蛋白试验和隐血试验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贾晓丹;完颜华;陈庆勇;毛宝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2009-2011年我院医学论文被引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论文被引状况.方法 对2009-2011年该院发表的医学论文被引状况统计分析.结果 近3年该院医学论文发表527篇,被引篇数185篇,被引率35.10%;被引频次344次,均篇被引频次0.65次.其中,2009年论文发表186篇,被引篇数80篇,被引率43.01%;被引频次161次,均篇被引频次0.86次.2010年论文发表161篇,被引篇数66篇,被引率40.99%;被引频次94次,均篇被引频次0.58次.2011年论文发表180篇,被引篇数39篇,被引率21.67%;被引频次89次,均篇被引频次0.49次.结论 该院医学论文被引率及平均每篇被引频次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庆梅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予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予以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镇痛效果以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3%;麻醉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少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为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蒙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鼻饲患者致吸入性肺炎1例的预防与护理

    鼻饲管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和水分的方法.鼻饲管一方面作为异物刺激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增加,减弱了咽反射;另一方面,使贲门闭合不全,胃内容物极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误吸入肺.因此,在护理此类病患时制订预防性护理对策,对减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减低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惠君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分析

    阿昔洛韦为人工合成的第2代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是临床治疗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免疫缺陷者水痘等疾病的一线药物[1、2].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临床的推广,有关阿昔洛韦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应引起高度警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例阿昔洛韦致ARF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茹汉;宁秀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4例CT表现

    例1:女,59岁,主因腹部饱胀感伴乏力、消瘦3个月,背部疼痛6d,于2010年3月7日入院.查体:腹部饱满,于腹中部偏右侧可触及圆形包块,边界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化验检查正常,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代谢局部增高.超声示:右上腹囊实性占位,考虑来源于胰腺.行CT进一步检查示:胰头位置见分叶状囊实性密度影,实性与囊性分布不规整,呈浮云样改变,边界尚清,胆囊、肠系膜上动脉、下腔静脉均受压向外侧移位,胰管扩张,动脉期无强化,静脉及延迟期轻度强化.拟诊断: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胰腺囊腺瘤;胰头癌.手术中见:灰白、灰红色包块,大小为7.5cm×6cm×5cm,切面灰褐色,实性,质脆,灶性出血、坏死,包膜厚而完整;病理回报:(胰头部)囊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伴慢性炎症.术后常规抗感染及全身支持用药,半年、1年各复查1次,无复发及转移迹象.

    作者:齐淑玲;刘忠虎;刘朝红;郭金升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痰和血浆IFN-γ含量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痰和血浆γ-干扰素(IFN-γ)含量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并发肺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分别检测并比较33例恶性血液病并发肺结核患者(恶性血液病肺结核组)、34例无恶性血液病的肺结核患者(非血液病肺结核组)、36例恶性血液病无肺结核患者(恶性血液病对照组)、36例健康工作人员(健康对照组)痰和血浆中IFN-γ的含量.结果 非血液病肺结核组痰IFN-γ含量高于血浆中含量,且痰IFN-γ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浆IFN-γ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恶性血液病肺结核组痰IFN-γ含量低于恶性血液病对照组,血浆IFN-γ含量高于恶性血液病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肺结核组和非血液病肺结核组痰、血浆IFN-γ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痰和血浆IFN-γ含量可以作为恶性血液病并发肺结核诊断(尤其是菌阴肺结核)的重要辅助指标.

    作者:孙忠亮;葛善义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气虚发热及清阳下陷,在临床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辩证治疗对气虚发热、失眠、气虚头痛、内脏下垂等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素兰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公众对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错误认识及危害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一般情况下机体是不会缺乏的,仅在饮食不当导致摄入维生素不足或机体吸收维生素的能力发生障碍时才会出现.一些公众对维生素缺乏应有的认识,误把维生素C和维生素E当成补药、美容药,滥用现象比较普遍.现对滥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错误认识及危害浅析如下.1 多服维生素C有利于健康

    作者:郑永波;苏秀霞;张旭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多需急诊手术.而传统开腹手术易形成腹腔脓肿,术后肠粘连较重,如遇阑尾位置变异,则往往需延长手术切口和手术时间[1].随着腹腔镜设备和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感染率低、术后肠粘连发生少、康复快等优点,但有些患者或者家属对腹腔镜手术还不了解,护理人员对患者首先要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消除他们的疑虑.根据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如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临床治愈率,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术后护理要针对腹腔镜的手术特点,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侯燕;王春霞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门诊护士的现状和自我修养

    门诊是医院的第一道窗口,门诊护士的工作能力可反映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门诊护士的言行举止给患者感受是第一位的.因此门诊护士必须用耐心、爱心、细心诠释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这不仅让患者及其家属消除了初来医院的茫然,还使其感到亲切、温暖,无形中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增强了抵抗力.

    作者:杜雪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新的医学护理模式是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要求医护人员更要重视患着的心理感受.手术患者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 ,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1、2].

    作者:刘雪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