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石症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任霞

关键词:胆石症, 超声诊断, 误诊
摘要: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按照结石成分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1].我国的胆结石以混合型胆结石多,胆结石的发病率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超声检查对诊断胆结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其他检查方法,经济费用相对较低,临床中超声检查对胆石症的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和假阳性的存在.本文对我院胆石症患者8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诊断出现误诊的情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颈椎骨折是骨科比较严重的疾病,对神经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是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大,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故在围手术期如何配合医师做好充分的准备,一直是骨科护士关注的问题.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科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1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元静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高频超声对腹股沟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因腹股沟区解剖结构比较复杂,该区肿块常难以准确触诊,高频超声具有高清晰、分辨率强的特点,能准确显示腹股区肿块的形态、大小、数量、位置、深度,及与男性生殖器官的关系等.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肿块的血供情况,并能及时做出诊断.现将我院于1993年1月-2005年2月对198例腹股沟区肿块的超声诊断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冯胜娟;苏金霞;蔡忠凤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拉西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68例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单纯服用拉西地平2~8mg,视血压调整剂量,总疗程6周,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高血压患者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素氮、肌酐、血尿酸无明显变化.结论 拉西地平对血尿酸代谢无明显影响,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降压药.

    作者:袁永立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PDCA循环在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中的运用

    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工作的循环过程.我院预防保健科从2010年1月开始采用PDCA循环法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凤英;朱安珍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致命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致命性大咯血是指24h内咯血量在300~600ml的大咯血.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达50%~100%;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在7.1%~18.2%;急症手术切除病死率高达27%~35%.很多患者因为合并严重的慢性肺病或病变弥散而不适合手术治疗[1].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动脉造影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被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肖兵;宋建琼;王红军;谭奇亮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甘露醇、血塞通、天麻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疗程7~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改善症状明显,值得临床合理、广泛应用.

    作者:张永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7例临床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常并发神经、血管损伤,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和肘内翻畸形[1].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牵引治疗、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和手术复位内固定等.2009年6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我院37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文艺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林海英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针剂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用于治疗十二直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维生素B6注射液用于维生素B6缺乏的预防和治疗,防治异烟肼中毒;也可用于妊娠、放射病及抗癌药所致的呕吐、脂溢性皮炎等.2011年12月10日在为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现上述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随即采用不同药物浓度对比实验法得到证实,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不同浓度混合时存在配伍禁忌,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刘振莉;张国香;高俊芳;高仰帅;刘雅雯;王杰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2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手术方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和子宫全切术两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行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对照组行子宫全切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卵巢功能受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术后卵巢功能无受损,对照组术后卵巢功能受损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琴霞;赵运霞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7d.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胜泉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老年人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切除122例临床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于2010年9月-2012年4月共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122 例,大致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黄林义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三腔喂养管肠道营养治疗老年贲门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腔喂养管早期肠道营养在治疗老年贲门癌(>60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132例年龄60岁以上的贲门癌手术患者,分为普通胃管手术组(A组)64例,三腔喂养管手术组(B组)68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吻合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手术,无探查手术、无吻合口瘘、无围手术期死亡.2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腔喂养管空肠营养加管状胃在老年贲门癌手术中可以降低部分并发症发生率,可缩短住院时间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小丛;朱宏;李金学;孙薇;杨威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髋关节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药物结合预防髋关节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6例、中西医结合组56例,西药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中西医结合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以及丹参注射液.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水肿方面与西药组比较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中西医结合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并在中西医结合组第1天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第7天纤维蛋白原比西药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结合使用可以明显改善髋关节手术后凝血指标,显著减低了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郝广生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围术期眼科不同年龄患者心理因素及应对措施

    人体器官中,眼的结构精细,即使轻微损伤,都可能造成视功能减退或丧失,影响人的生存质量.为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现分析168例眼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心理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邱丽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尿激酶溶栓在风心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引起的脑栓塞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在风心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引起的脑栓塞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入院治疗的64例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引起的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照组除了未应用尿激酶外,其他用药与治疗组相同或者相似.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第1、3、7、14天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风心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引起的脑栓塞效果较好,是临床实践上的可靠选择.

    作者:张艳辉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的探讨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各项制度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几年来,我县各级医院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质控组织、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狠抓环节质量、制定整改措施、定期评价反馈等措施,加强诊疗全过程的管理和重点医疗环节的严密监控,规范了医疗质量管理程序,使医疗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富国宁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观察本院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现有方案的优势和不足.方法 将96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参照卫生部<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观察组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方案,对照组为新方案实施前的病例.从抗生素使用情况、经济费用以及切口感染等指标,观察2组差异.结果 对照组抗生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抗生素的联合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生素费用及切口感染率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方案的抗生素联合使用更普遍,对于切口感染控制较对照组有优势.

    作者:杜茂生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胸腺肽联合顺铂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腺肽与顺铂联合使用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08-2011年住院病例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胸腺肽与顺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顺铂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0.8%,对照组有效率为53.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与顺铂联合使用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能减少胸水渗出,促进胸膜粘连.

    作者:吴震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64例溶栓治疗护理与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青年AMI[1]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AMI:其发病急,临床症状及心理负担重,对预后生活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而与其他年龄组患者有所不同;在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基层医院,惟一能尽早实现血管再通使冠脉血流重新灌注的方法就是静脉溶栓治疗,而溶栓治疗的护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2].本文总结了2001年8月-2011年8月我院青年AMI溶栓治疗的资料64例,旨在总结护理经验与体会.

    作者: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