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鄂忠将;黄莲慧

关键词:替米沙坦, 依那普利, 老年人, 高血压,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1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每组各57例.替米沙坦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治疗;依那普利组给予口服依那普利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依那普利组显效24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替米沙坦组显效22例,有效30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用于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均显著,但替米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适合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质量追踪法在临床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规范临床护理安全用药管理.方法 探索运用质量追踪法的思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用药护理质量追踪评价机制和规范化培训体系.结果 安全用药相关问题及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安全用药相关监测内容合格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运用质量追踪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用药质量,保障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任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的效果观察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是将不育症丈夫的精液经过优选处理后置于不孕症妻子子宫腔内,通过不育症丈夫的精液精子和不孕症妻子卵子的自然结合达到怀孕的目的.由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常常是不孕不育症夫妇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良好妊娠率的获得不仅取决于不孕症女性年龄,不孕症妻子宫腔结构,不孕症妻子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以及不孕症妻子人工受精的时机,而且还与不育症丈夫精液质量、不育症丈夫精子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生殖助孕科就诊的不育不孕症患者100例.不孕症妻子患者经造影液或输卵管通,排除不孕症妻子患者输卵管性不育;排除不孕症妻子患者免疫学因素、排卵异常及其他内分泌异常等疾病.不孕症妻子患者和不育症丈夫患者均行全身性检查,排除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等.

    作者:臧雪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的术式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式.结果 Ⅰ期切除吻合并梗阻解除42例,预防性造瘘12例,姑息性肠造瘘14例,术中灌肠36例,患者术后恢复快,与未灌肠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诊治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时,要选择合适的术式,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术中灌肠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宏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片治疗.观察两组腹胀治愈率、呕吐治愈率及腹泻治愈率.结果 两组腹胀治愈率、呕吐治愈率及腹泻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托必利对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减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柳越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特征.主要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过敏因素、气候、寒冷、感染、吸烟、大气污染有关.常呈现常年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研究将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60~95岁,平均61岁;病程1~30年.均有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咳嗽,每年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并排除肝肾其他疾病.临床症状: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以喘息、咳痰、咳嗽.X线胸片显示:紊乱、增粗、纹理增多.致病因素:一般认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遗传因素、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过敏因素、气候、感染、寒冷、吸烟、大气污染等有关.

    作者:张彦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7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仅给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的各项分值.结果 两组护理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周雪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高脂血症患者80例,进行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恢复35例,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治疗前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脂血症有着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欧;赵恒;廖丽锦;张建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我院中心药房注射用药的用法用量调查分析

    本研究收集、整理我院中心药房常用注射用药物的说明书,就注射用药物的说明书,对其用法用量信息中的给药途经、选用溶媒、稀释浓度、滴注速度、一次用量(单剂量)、一天用量及疗程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并重点归纳分析了注射用药物静脉滴注稀释溶媒标明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中心药房注射用药品说明书共200份.其中化学药品说明书170份,中成药说明书30份.1.2 调查内容及方法根据注射用药品说明书中剂型、用法用量,分别按静脉注射(或滴注),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稀释剂(溶媒)名称,稀释浓度(终浓度),滴注速度,一次用量(单剂量),每日用药量(次数),疗程时间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设计表格,进行统计,并重点就注射用药物静脉滴注稀释溶媒标明情况进行归纳分析.2 结果2.1 200份注射用药品说明书中剂型、用法用量见表1.2.2 173种静脉滴注药物稀释溶媒的标明情况见表2.

    作者:蔡洁清;魏玲;万朝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长治市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疫情动态分析

    了解山西长治市屯留县麻疹的流行病学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现将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疫情动态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人口资料均以长治市屯留县统计局提供的人口数为依据;2004-2008年麻疹发病数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库.1.2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选用发病数、发病率等指标,对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发病疫情动态分析.2 结果

    作者:韩凯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呼吸科病房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多见病症之一,其中细菌性感染仍在病原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掌握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0月呼吸科患者痰液、咽拭和痰液吸引器标本临床培养分离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删除同一患者的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中介率归于耐药率.1.2 方法 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3年版选药规则、判断标准和指控要求,进行不同种的药敏和判定.抗生物为进口纸片(美国BD公司产品),药敏琼脂基础培养基(M-H)为杭州天和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品.指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葡萄球菌25923.

    作者:高慧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中药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研究进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中医药研究带来了巨大进步,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出现,中药治疗感染伤口,尤其是伴有耐药菌感染的伤口,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复习近年来有关文献,对中医药在治疗治疗感染伤口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朱瑜琪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处方分析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药房退药处方制度,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用药安全的服务意识,达到医患之间长期和谐发展的目的,本研究抽取中心药房2011年3月退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作者:林哲人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川芎嗪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16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及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选择同期100例患者,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胸膜增厚程度、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发生胸膜粘连病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中具有辅助及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和增厚的效果.

    作者:王海荣;孙丽梅;马文娜;柳红丽;封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健脾养血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健脾养血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方剂健脾养血汤,随访1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养血汤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作者:刘兆周;俆舒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脑室-鼓室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脑室-鼓室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采用脑室-鼓室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症状改善3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脑室-鼓室分流术效果良好、操作简捷、视野小、术后引流不易堵塞、不易感染,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赵兰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口腔护士岗前培训及护理质量的管理

    目的 探讨对口腔专业的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的方法,以期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 我院自2008年开始对新入院护士进行详细的岗前培训工作,培训后以考试及调查表的形式评估培训的效果.结果 经过岗前培训后,所有新护士其口腔专业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技能均合格,能够配合医生的工作,患者对新护士满意度为86.7%,较培训前的53.3%有着明显的提高.结论 对于口腔专业的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便于护理工作的管理.

    作者:利小平;黎秀萍;高小翠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痛风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痛风肾结石是由于痛风患者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而致的一组疾病.痛风肾结石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酸肾结石形成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在药物尽快控制痛风肾结石患者的急性发作的同时,通过进行生活调理、控制饮食、护理等的健康教育、可达到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的目的[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痛风肾结石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19~78岁,平均51.5岁;病程1~40年,平均10年.均有反复发作的腰痛、血尿.2 健康教育护理方法2.1 环境介绍向痛风患者介绍泌尿外科病房环境及泌尿外科的各项制度,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使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感、归属感和亲切感.

    作者:邱璇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预防喘息反复发作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科住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口服至症状及体征消失后1周,随访1年.结果 治疗7d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喘息反复发作病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预防喘息反复发作.

    作者:陈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小剂量氨茶碱口服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氨茶碱口服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两组均采用抗感染、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氨茶碱;实验组患者不仅口服小剂量氨茶碱,还定期参与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肺部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7,有效9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氨茶碱口服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效果明显,使患者短时间恢复意识,提高肺功能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海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大隐静脉抽剥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大隐静脉传统抽剥术,观察组25例采用顺逆结合的大隐静脉抽剥术,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25例中全程剥离23例,对照组25例中全程剥离16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人均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彻底剥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抽剥术采用顺逆抽剥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切口数,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彻底剥除率,促进了术后康复,并大限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