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

陈涛

关键词:孟鲁司特, 毛细支气管炎, 喘息,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预防喘息反复发作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科住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口服至症状及体征消失后1周,随访1年.结果 治疗7d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喘息反复发作病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预防喘息反复发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腹泻致休克8例抢救体会

    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泻导致休克的抢救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婴幼儿腹泻伴重度脱水造成的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临床抢救,8例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 婴幼儿腹泻伴有脱水可导致休克,临床抢救中,应及时进行液体纠正,第一时间纠正患儿的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情况,保证患儿的供氧和血容量,同时根据腹泻病原选择敏感药物,尽量缩短患儿休克时间,全面提升治愈率.

    作者:赵云战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急性肾绞痛患者120例,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A组应用盐酸戊乙奎醚+间苯三酚;B组应用间苯三酚;C组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观察用药后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丹参粉针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林霉素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林霉素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治疗组给与参粉针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林霉素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合25例,有效5例;对照组愈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29例,对照组为26例,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粉针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增加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作者:张玉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不同局麻药浓度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疗效观察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取得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干扰小、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广泛应用[1-2].理想的神经阻滞麻醉应满足起效快、毒性小、持续时间适当、镇痛完善的特点.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和毒性小的特点;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弥散广和脂溶性较高的特点,都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观察不同配比的局麻药浓度和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5岁,体质量55~75kg,排除穿刺部位有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对局麻药过敏,有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0.5%罗哌卡因(批号:LAl617,AstraZeneca公司,瑞典)45 ml(I组)、0.375%罗哌卡因60ml组(Ⅱ组)和0.5%利多卡因(批号090812,南京金陵制药厂)+0.25%罗哌卡因60ml组(Ⅲ组).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36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选取我院肝病科36例2006年3月-2008年5月发生早期肝硬化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析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经早期诊断及综合纤维化逆转治疗,36例发生早期肝硬化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及肝脏贮备功能试验无明显差异,肝硬化程度得到控制.结论 乙型病毒性早期肝硬化患者症状和体征轻微,易漏诊误诊,需采用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和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早期诊断检查,积极综合的纤维化逆转治疗可以延缓肝硬化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秀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初产妇分娩的人性化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及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7月我院住院的110例正常足月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门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46例,剖宫产9例;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33例,剖宫产22例.观察组46例自然分娩产妇中,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7例;观察组33例自然分娩产妇中,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16例,重度疼痛8例.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正常分娩的待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维护产妇身心健康,提高医院产妇护理服务的质量.

    作者:宋晓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部分医院的高血压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部分乡镇医院2010-2011年收治的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理情况和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效果,相较普通护理方法有明显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庄雪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较常见的急重症疾病之一急重症,发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因此,及时准确地处理患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加强护理,做好恢复期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宣教,是防范再次中毒及心理疾患的关键.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10~72岁,平均51岁;自服农药中毒者有25例,误服3例;农药种类有甲胺磷、敌敌畏;服毒至就诊时间短20min,长2h;治愈26例.2 急救方法2.1 催吐、洗胃、导泻应遵循反复洗胃、持续引流的原则,充分去除毒物残留.迅速消除毒物,要求早、快、净.每次灌注量和抽出量相等,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无味、澄清为止,洗胃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作者:谢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精神病患者饮食障碍的护理心得

    目的 观察对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46例出现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饮食状况恢复正常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出现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高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资料均为随机抽查,其中观察组55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采用Macnab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出现3例患者疼痛加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无其他过敏反应、神经损伤、椎间盘炎等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CT下引导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安全高的特点,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微创方法.

    作者:彭鹏;王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寒战发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寒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就诊我院的行经皮肾镜碎石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1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按手术常规做术前准备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 寒战分级:对照组0级33例,1级13例,2级8例,3级3例;观察组0级39例,1级14例,2级1例,3级3例.两组寒战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兰小米;张倩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1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每组各57例.替米沙坦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治疗;依那普利组给予口服依那普利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依那普利组显效24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替米沙坦组显效22例,有效30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用于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均显著,但替米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适合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鄂忠将;黄莲慧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分析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住院的23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抑郁症是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它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意志活动减少,有些有自杀行为,护理上要特别注意.

    作者:梁翠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中药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研究进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中医药研究带来了巨大进步,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出现,中药治疗感染伤口,尤其是伴有耐药菌感染的伤口,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复习近年来有关文献,对中医药在治疗治疗感染伤口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朱瑜琪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体会,并探讨亚低温对重症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 月-2012年1月急性重症脑出血住院患者60例,按来诊先后顺序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病死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14天后,亚低温治疗组存活25例(83.3%),死亡5例(16.7%),对照组存活18例(60.0%),死亡12例(40.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体温、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使患者的脑功能得到大限度的保护,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郑智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格列齐特缓释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干预组在刚开始治疗时使用单纯的格列齐特普通制剂,在开始观察时改为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对照组采用常规型制剂格列齐特.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齐特缓释片与常规剂型的治疗效果比较相似,并且安全性更佳.

    作者:胡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双止血带逆向穿刺法在手背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双止血带逆行穿刺法在手臂静脉充盈不良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根止血带向心输液)和实验组(双止血带逆向输液),每组各98例,穿刺部位为手臂静脉.结果 实验组充盈表浅12例,充盈明显54例,充盈饱满32例;对照组充盈表浅69例,充盈明显26例,充盈饱满3例.两组充盈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回血率、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关节活动有影响、渗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向穿刺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安全高效,不增加成本,值得临床应用推广,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充盈不良的患者.

    作者:刘建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旧称脑血栓形成,又称脑梗死.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由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必定会造成患者心理障碍,而恶劣的心态则又可使机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抵抗能力下降.治疗和护理脑梗死患者的目的是,转变患者对脑梗死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应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激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护理,特别是康复计划.在住院期间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的具体措施.实践表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一件不可缺少的工作.做好家属及患者的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重要,从而对于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尤为重要.总之,实施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出院护理和康复指导,对于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窦春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是临床危重症,病死率高.传统静脉溶栓及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多、风险高,且受机体个体化因素的影响.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在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我院自2009年6月-2011年8月应用介入机械性碎栓联合局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7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35~74岁.患者出现症状到接受介入治疗时间为6h~9d,全部患者经肺动脉增强CT和肺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心动超声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室功能减退.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气喘、咳嗽、胸闷、晕厥和休克等.1例以晕厥为首发症状,且栓子来源不明,5例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其中3例患者为外科手术后,有静脉溶栓禁忌证.

    作者:陈秀梅;张大忠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2010年我院糖尿病门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112例,给予莫沙必利5mg,3次/d+聚乙二醇4000 10g,2次/d,口服;分别于第2周和第4周观察患者治疗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服药后起效时间为2~5d,平均3.2d.治疗第2周显效51例(45.54%),有效 40例(35.71%),无效21例(18.75%),总有效率为81.25%.治疗第4周显效87例(77.68%),有效22例(19.64%),无效3例(2.68%),总有效率为97.32%.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安全、有效.

    作者:王冬梅;任平香;田逸先;王久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