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春梅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体会,并探讨亚低温对重症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 月-2012年1月急性重症脑出血住院患者60例,按来诊先后顺序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病死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14天后,亚低温治疗组存活25例(83.3%),死亡5例(16.7%),对照组存活18例(60.0%),死亡12例(40.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体温、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使患者的脑功能得到大限度的保护,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郑智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面罩在新生儿肺炎患儿叩背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釆用面罩进行叩背后吸痰;对照组釆用传统的用手叩背后吸痰.观察两组患儿叩背吸痰前后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排痰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面罩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叩背,提高了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使痰液能及时有效的排出,改善通气氧合功能,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更加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蔡依治;刘绍平;李招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取得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干扰小、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广泛应用[1-2].理想的神经阻滞麻醉应满足起效快、毒性小、持续时间适当、镇痛完善的特点.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和毒性小的特点;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弥散广和脂溶性较高的特点,都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观察不同配比的局麻药浓度和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5岁,体质量55~75kg,排除穿刺部位有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对局麻药过敏,有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0.5%罗哌卡因(批号:LAl617,AstraZeneca公司,瑞典)45 ml(I组)、0.375%罗哌卡因60ml组(Ⅱ组)和0.5%利多卡因(批号090812,南京金陵制药厂)+0.25%罗哌卡因60ml组(Ⅲ组).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双唑泰栓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唑泰栓辅助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30例,显效8例,有效2例;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唑泰栓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莲慧;鄂忠将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使用大黄牡丹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2月收治的7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黄牡丹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显著有效23例,有效9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著有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使用大黄牡丹汤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泉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道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恶性狭窄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总结20例行覆膜食道支架术的食道恶性狭窄患者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 20例患者放置成功率100%.术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均明显改善,无并发症,护理效果较满意.结论 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饮食指导及严密观察病情,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进食困难得到明显改善,保证了营养正常摄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作者:刘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小儿高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人体对患病因素的一种抵抗反应,可引起全身多系统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障碍.若不及时给与降温,患儿会消耗,容易导致重要器官受到损害,甚至惊厥.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高热惊厥60例采取护理干预,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患儿体温38.2~40.9℃.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12岁,平均(5.5±2.1)岁;支气管炎7例,急性胃肠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肺炎6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3例,风湿热2例.对照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14岁,平均(5.9±4.5)岁;急性胃肠炎7例,肺炎7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5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支气管炎4例,风湿热2例.两组患儿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以下护理方法.
作者:曾国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对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和不足,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5例,分成A、B两组.A组(32例)患儿给予氯雷他定治疗;B组(43例)患儿在A组基础上加孟鲁司特钠治疗.将A、B组患儿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和病情恢复效果等进行研究.结果 B组患儿咳嗽痊愈天数、哮喘持续天数及肺部鸣音痊愈天数均少于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显著,患者病情恢复良好,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庞候旭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道肿瘤中常见的肿瘤之一.育龄妇女的发病率为40%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对年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我院实施大部挖除术,并对有症状及肌瘤较多的患者同时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给与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并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及肌瘤较多的患者同时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患者年龄33~55岁,平均40岁,均已生育.B超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肌瘤为9例,肌壁间肌瘤20例,浆膜下肌瘤21例.伴有尿频、腰酸、下腹不适、经量增多等症状的有28例,伴有卵巢囊肿10例,其余为体检发现子宫肌瘤.1.2 手术方法1.2.1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持续心电监护.
作者:陈远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截瘫是颈椎骨折损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手术是治疗脊髓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法[1].手术风险高,因此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我科于2008 年1月-2012年5月共收治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47例,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7例中,男34例,女13例;年龄18~61岁,平均34.3岁;其中上颈段损伤21例,下颈段损伤26例,所有患者均伴高位截瘫;其中不完全截瘫36例,完全性截瘫11例.致病原因:车祸、高处坠落、重物砸伤.手术45例,2例放弃治疗.2 护理体会2.1 入院时的护理 椎骨折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入院后应立即根据患者截瘫部位、意识情况、呼吸缺氧程度,生命体征等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备好抢救车,气管切开包以备抢救时急用.
作者:李祖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以促进和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全院全年抗菌药物处方17205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如抗菌药物的选药不合理;联合应用不合理;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77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4.52%,选药不合理 28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36.76%,联合应用不合理处方16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21.60%,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处方12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6.07%,溶媒选用不当处方87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1.18%,用法用量不当处方11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4.4%.结论 本院抗菌药物用药基本合理,建议医院能使用合理用药监测(PASS)系统,减少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不合理应用.
作者:黄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7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仅给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的各项分值.结果 两组护理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周雪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银杏叶片,2粒,3次/d;治疗组在银杏叶片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7例,显著有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4例,显著有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死亡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与银杏叶片联合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纪亮;范芸;徐景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甲硝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80例胃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纠正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好转2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24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38例,对照组HP根除30例,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疗法疗效较优,HP根除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不高.是一种适合在临床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文格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3月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消化内科综合治疗措施;联合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改善及恢复时间等.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改善及恢复时间比较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5).结论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二联消化内科治疗重症胰腺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恢复,缩短病程.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了解山西长治市屯留县麻疹的流行病学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现将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疫情动态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人口资料均以长治市屯留县统计局提供的人口数为依据;2004-2008年麻疹发病数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库.1.2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选用发病数、发病率等指标,对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发病疫情动态分析.2 结果
作者:韩凯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我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应用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等统计数字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院临床使用的10种麻醉药品中,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的用药频度居第1位.吗啡口服缓释制剂为我院缓解肿瘤疼痛之首选,盐酸哌替啶已不作为癌痛治疗的选择.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三阶梯止痛方案仍需加大推行力度.
作者:赵红英;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特征.主要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过敏因素、气候、寒冷、感染、吸烟、大气污染有关.常呈现常年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研究将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60~95岁,平均61岁;病程1~30年.均有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咳嗽,每年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并排除肝肾其他疾病.临床症状: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以喘息、咳痰、咳嗽.X线胸片显示:紊乱、增粗、纹理增多.致病因素:一般认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遗传因素、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过敏因素、气候、感染、寒冷、吸烟、大气污染等有关.
作者:张彦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规范临床护理安全用药管理.方法 探索运用质量追踪法的思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用药护理质量追踪评价机制和规范化培训体系.结果 安全用药相关问题及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安全用药相关监测内容合格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运用质量追踪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用药质量,保障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任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新生儿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监测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头部亚低温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心率72h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具有脑保护功能,对维持新生儿体温以及直肠温度,监测患儿生命特征有十分重要的护理作用.
作者:陈墨香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