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高热的护理体会

曾国华

关键词:发热, 儿科, 护理
摘要:小儿高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人体对患病因素的一种抵抗反应,可引起全身多系统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障碍.若不及时给与降温,患儿会消耗,容易导致重要器官受到损害,甚至惊厥.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高热惊厥60例采取护理干预,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患儿体温38.2~40.9℃.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12岁,平均(5.5±2.1)岁;支气管炎7例,急性胃肠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肺炎6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3例,风湿热2例.对照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14岁,平均(5.9±4.5)岁;急性胃肠炎7例,肺炎7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5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支气管炎4例,风湿热2例.两组患儿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以下护理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乳块消汤剂配合西药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乳块消汤剂和西药他莫昔芬片;对照组予口服他莫昔芬片.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8.33%,其中1例出现月经减少,3例月经失调,1例出现视物模糊;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2例出现月经减少,2例出现月经失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苏丽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新斯的明肌内注射配合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配合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诱导排尿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配合开塞露纳肛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显效40例,有效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斯的明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7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仅给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的各项分值.结果 两组护理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周雪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与联合吗啡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与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吗啡应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 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镇痛泵配方: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0.05mg/ml吗啡+ 0.05mg/ml氟哌利多的混合液;试验组镇痛泵配方: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氟哌利多0.05mg/ml的混合液.负荷剂量6ml,维持剂量2ml/h.观察术后4、8、16、24、48h的镇静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4、8、16、24、48h,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吗啡和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均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不良反应更小,更适合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

    作者:韩雪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部亚低温治疗的监测与护理

    目的 观察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新生儿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监测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头部亚低温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心率72h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具有脑保护功能,对维持新生儿体温以及直肠温度,监测患儿生命特征有十分重要的护理作用.

    作者:陈墨香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2次/d;观察组除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外,每天睡前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进行治疗,10mg/次,1次/d.两组均进行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控制17例,显效8例,改善4例,无效9例;观察组控制20例,显效11例,改善5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颖;刘海波;何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晚期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晚期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患恶性肿瘤伴随多发性骨转移的患者60例,刚开始时疼痛感为重度,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以后仍然没有作用或者是不良反应大,改为使用透皮贴剂进行时间为20d以上的治疗并且达到高于中度的缓解,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将联合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在联合治疗以前,疼痛的评分为(6.42±0.78)分,在进行联合治疗以后,其疼痛评分下降到(2.11±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恶心、呕吐加重的患者共有8例,但是在对症治疗处理以后,都恢复正常.结论 晚期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更好,不光耐受性好,且效果更显著,明显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小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的效果观察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是将不育症丈夫的精液经过优选处理后置于不孕症妻子子宫腔内,通过不育症丈夫的精液精子和不孕症妻子卵子的自然结合达到怀孕的目的.由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常常是不孕不育症夫妇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良好妊娠率的获得不仅取决于不孕症女性年龄,不孕症妻子宫腔结构,不孕症妻子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以及不孕症妻子人工受精的时机,而且还与不育症丈夫精液质量、不育症丈夫精子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生殖助孕科就诊的不育不孕症患者100例.不孕症妻子患者经造影液或输卵管通,排除不孕症妻子患者输卵管性不育;排除不孕症妻子患者免疫学因素、排卵异常及其他内分泌异常等疾病.不孕症妻子患者和不育症丈夫患者均行全身性检查,排除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等.

    作者:臧雪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面罩在新生儿肺炎患儿叩背吸痰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面罩在新生儿肺炎患儿叩背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釆用面罩进行叩背后吸痰;对照组釆用传统的用手叩背后吸痰.观察两组患儿叩背吸痰前后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排痰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面罩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叩背,提高了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使痰液能及时有效的排出,改善通气氧合功能,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更加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蔡依治;刘绍平;李招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大隐静脉抽剥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大隐静脉传统抽剥术,观察组25例采用顺逆结合的大隐静脉抽剥术,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25例中全程剥离23例,对照组25例中全程剥离16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人均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彻底剥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抽剥术采用顺逆抽剥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切口数,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彻底剥除率,促进了术后康复,并大限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老年冠心病的护理体会

    老年冠心病易引起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甚至老年猝死,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60~95岁,平均68.5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梗死型心绞痛25例,变异型心绞痛15例,自发性心绞痛14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30例,初发劳累型心绞痛1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诱因为:腹泻(脱水) 5例,消化道感染19例,季节、天气变化10例,精神情绪刺激14例,劳累22例,体位改变10例,呼吸道感染20例.2 护理2.1 住院期间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一级护理,并进行心脏常规监测护理,包括用镇静和扩冠药、心电图、血压、监测心率、吸氧、卧床休息,根据老年患者分型用阿司匹林或肝素、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老年冠心病患者经以上处理显效57例(心电图正常,症状消失),好转36例(正常心电图,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恢复,症状减轻),无效7例.

    作者:张卿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36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选取我院肝病科36例2006年3月-2008年5月发生早期肝硬化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析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经早期诊断及综合纤维化逆转治疗,36例发生早期肝硬化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及肝脏贮备功能试验无明显差异,肝硬化程度得到控制.结论 乙型病毒性早期肝硬化患者症状和体征轻微,易漏诊误诊,需采用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和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早期诊断检查,积极综合的纤维化逆转治疗可以延缓肝硬化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秀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呼吸科病房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多见病症之一,其中细菌性感染仍在病原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掌握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0月呼吸科患者痰液、咽拭和痰液吸引器标本临床培养分离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删除同一患者的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中介率归于耐药率.1.2 方法 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3年版选药规则、判断标准和指控要求,进行不同种的药敏和判定.抗生物为进口纸片(美国BD公司产品),药敏琼脂基础培养基(M-H)为杭州天和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品.指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葡萄球菌25923.

    作者:高慧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钙剂与阿法骨化醇联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速度的加快,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越来越多,成为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而易骨折的全身性疾病.虽然骨质疏松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钙及维生素D的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应用钙剂与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0例.选择标准:(1)经超声BMD检测仪测定,低于同性别峰值BMD平均值2.5个标准差(T-score<-2.5)诊断为骨质疏松;(2)符合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腿或背部疼痛;(4)排除重大基础疾病和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60~82岁,平均(68.54±8.6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1片(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mg,含维生素D 125 IU),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组除了每天口服钙尔奇D片外,同时加服阿法骨化醇片(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135)0.5μg口服,1次/d,连续治疗6个月.

    作者:林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长治市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疫情动态分析

    了解山西长治市屯留县麻疹的流行病学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现将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疫情动态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人口资料均以长治市屯留县统计局提供的人口数为依据;2004-2008年麻疹发病数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库.1.2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选用发病数、发病率等指标,对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发病疫情动态分析.2 结果

    作者:韩凯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体会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男性的3~5倍,尤其是绝经期的老年妇女发病率更高,在我国老年骨质疏松发病人数近1亿,所以正确合理的健康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老年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60~93岁,平均67岁;骨质疏松时间5~30年,平均18年.1.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作者:廖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痛风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痛风肾结石是由于痛风患者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而致的一组疾病.痛风肾结石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酸肾结石形成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在药物尽快控制痛风肾结石患者的急性发作的同时,通过进行生活调理、控制饮食、护理等的健康教育、可达到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的目的[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痛风肾结石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19~78岁,平均51.5岁;病程1~40年,平均10年.均有反复发作的腰痛、血尿.2 健康教育护理方法2.1 环境介绍向痛风患者介绍泌尿外科病房环境及泌尿外科的各项制度,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使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感、归属感和亲切感.

    作者:邱璇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质量追踪法在临床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规范临床护理安全用药管理.方法 探索运用质量追踪法的思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用药护理质量追踪评价机制和规范化培训体系.结果 安全用药相关问题及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安全用药相关监测内容合格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运用质量追踪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用药质量,保障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任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长春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银杏叶片,2粒,3次/d;治疗组在银杏叶片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7例,显著有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4例,显著有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死亡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与银杏叶片联合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纪亮;范芸;徐景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急性肾绞痛患者120例,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A组应用盐酸戊乙奎醚+间苯三酚;B组应用间苯三酚;C组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观察用药后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