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与联合吗啡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韩雪飞

关键词: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吗啡, 剖宫产术
摘要:目的 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与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吗啡应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 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镇痛泵配方: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0.05mg/ml吗啡+ 0.05mg/ml氟哌利多的混合液;试验组镇痛泵配方: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氟哌利多0.05mg/ml的混合液.负荷剂量6ml,维持剂量2ml/h.观察术后4、8、16、24、48h的镇静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4、8、16、24、48h,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吗啡和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均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不良反应更小,更适合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局麻药浓度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疗效观察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取得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干扰小、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广泛应用[1-2].理想的神经阻滞麻醉应满足起效快、毒性小、持续时间适当、镇痛完善的特点.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和毒性小的特点;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弥散广和脂溶性较高的特点,都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观察不同配比的局麻药浓度和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5岁,体质量55~75kg,排除穿刺部位有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对局麻药过敏,有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0.5%罗哌卡因(批号:LAl617,AstraZeneca公司,瑞典)45 ml(I组)、0.375%罗哌卡因60ml组(Ⅱ组)和0.5%利多卡因(批号090812,南京金陵制药厂)+0.25%罗哌卡因60ml组(Ⅲ组).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双止血带逆向穿刺法在手背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双止血带逆行穿刺法在手臂静脉充盈不良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根止血带向心输液)和实验组(双止血带逆向输液),每组各98例,穿刺部位为手臂静脉.结果 实验组充盈表浅12例,充盈明显54例,充盈饱满32例;对照组充盈表浅69例,充盈明显26例,充盈饱满3例.两组充盈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回血率、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关节活动有影响、渗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向穿刺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安全高效,不增加成本,值得临床应用推广,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充盈不良的患者.

    作者:刘建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处方分析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药房退药处方制度,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用药安全的服务意识,达到医患之间长期和谐发展的目的,本研究抽取中心药房2011年3月退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作者:林哲人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7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仅给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的各项分值.结果 两组护理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周雪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道肿瘤中常见的肿瘤之一.育龄妇女的发病率为40%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对年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我院实施大部挖除术,并对有症状及肌瘤较多的患者同时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给与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并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及肌瘤较多的患者同时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患者年龄33~55岁,平均40岁,均已生育.B超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肌瘤为9例,肌壁间肌瘤20例,浆膜下肌瘤21例.伴有尿频、腰酸、下腹不适、经量增多等症状的有28例,伴有卵巢囊肿10例,其余为体检发现子宫肌瘤.1.2 手术方法1.2.1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持续心电监护.

    作者:陈远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细胞内由蛋氨酸代谢脱去甲基后形成.体内的Hcy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以维生素B12为辅助因子,可发生甲基化,再形成蛋氨酸.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浆Hcy水平升高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不少作者认为Hcy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浓度的测定,观察不同年龄组患者Hcy浓度有无差异.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年龄有无相关关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冠心病患者组: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门诊和住院冠心病患者100例[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且不伴有严重肝、肾、脑及其他疾病.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35~72岁,平均(57.0±13.5)岁.冠心病高龄组(≥60岁)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0±5.5)岁.冠心病低龄组(<60岁)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0±7.5)岁.

    作者:周丽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对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加强监督与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521例手术病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和评估.结果 521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总计119例次,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间不合理、使用不当等问题.结论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今后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作者:梁学锋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与环磷酰胺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与环磷酰胺0.8g,1次/月,治疗3~6个月.治疗组除给予环磷酰胺外,同时服用雷公藤多苷100mg,3次/d,治疗3~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30例,部分缓解16例,无效4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6例,无效1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在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与目前常规的环磷酰胺疗效大致相当.

    作者:陈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覆膜食道支架治疗食道恶性狭窄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道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恶性狭窄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总结20例行覆膜食道支架术的食道恶性狭窄患者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 20例患者放置成功率100%.术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均明显改善,无并发症,护理效果较满意.结论 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饮食指导及严密观察病情,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进食困难得到明显改善,保证了营养正常摄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作者:刘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资料均为随机抽查,其中观察组55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采用Macnab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出现3例患者疼痛加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无其他过敏反应、神经损伤、椎间盘炎等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CT下引导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安全高的特点,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微创方法.

    作者:彭鹏;王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异丙酚单独或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并与一般人工流产手术对比.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量、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指征.结果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率为100%,手术时间缩短、宫颈充分软化率高、术中用药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刘素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精神病患者饮食障碍的护理心得

    目的 观察对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46例出现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饮食状况恢复正常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出现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高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呼吸科病房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多见病症之一,其中细菌性感染仍在病原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掌握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0月呼吸科患者痰液、咽拭和痰液吸引器标本临床培养分离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删除同一患者的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中介率归于耐药率.1.2 方法 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3年版选药规则、判断标准和指控要求,进行不同种的药敏和判定.抗生物为进口纸片(美国BD公司产品),药敏琼脂基础培养基(M-H)为杭州天和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品.指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葡萄球菌25923.

    作者:高慧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质量追踪法在临床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规范临床护理安全用药管理.方法 探索运用质量追踪法的思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用药护理质量追踪评价机制和规范化培训体系.结果 安全用药相关问题及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安全用药相关监测内容合格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运用质量追踪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用药质量,保障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任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片治疗.观察两组腹胀治愈率、呕吐治愈率及腹泻治愈率.结果 两组腹胀治愈率、呕吐治愈率及腹泻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托必利对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减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柳越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护理体会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诊治水平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明确诊断为肠套叠患儿在X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儿中一次性复位成功31例,肌内注射解痉药后经二次空气灌肠成功2例,复位失败2例,其中1例发生穿孔,成功率为94.2%.结论 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主要方法,在X线下行空气灌肠复位过程清晰直观,而加强空气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作者:邱文丽;蒋明丽;戴举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面罩在新生儿肺炎患儿叩背吸痰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面罩在新生儿肺炎患儿叩背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釆用面罩进行叩背后吸痰;对照组釆用传统的用手叩背后吸痰.观察两组患儿叩背吸痰前后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排痰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面罩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叩背,提高了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使痰液能及时有效的排出,改善通气氧合功能,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更加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蔡依治;刘绍平;李招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酒精性肝病的诊治分析

    目的 评价酒精性肝病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性肝炎32例,酒精性肝硬化16例,酒精性脂肪肝12例)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当中,在初期诊断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微、肝功能异常;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症状相差不多,但是肝肿大现象更加突出.酒精性肝炎患者有10例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主要表现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并伴有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三种典型的酒精性肝病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显著增高,同时伴有黄疸.经过入院治疗,并同时戒酒以后,有2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病程发展与患者饮酒量息息相关.患者在治疗期间,经过戒酒和一定营养支持,大多数患者恢复的效果都非常好.由此可见,戒酒这一行为在配合肝病 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熊爱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分析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住院的23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抑郁症是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它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意志活动减少,有些有自杀行为,护理上要特别注意.

    作者:梁翠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2010-2011年我院部分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0-2011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方法 采用kirby-Bauer(K-B)法对9856株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11版标准判断及采用梅里埃公司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细菌室共分离9856株非重复临床分离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92%)仍占第1位,铜绿假单胞菌(12.26%)和肺炎克雷伯菌(11.37%)分列第2位和第3位,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为第4位、第5位、第6位.MRSA、MRCNS检出率分别为77.52%、87.22%,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MRCNS对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78.9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为70.55%、69.14%,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敏感率为70.52%,铜绿假单胞菌出现三株泛耐药株.结论 2010-2011年我院分离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性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株出现,应引起重视.

    作者:欧阳素英;史志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