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红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取得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干扰小、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广泛应用[1-2].理想的神经阻滞麻醉应满足起效快、毒性小、持续时间适当、镇痛完善的特点.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和毒性小的特点;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弥散广和脂溶性较高的特点,都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观察不同配比的局麻药浓度和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5岁,体质量55~75kg,排除穿刺部位有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对局麻药过敏,有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0.5%罗哌卡因(批号:LAl617,AstraZeneca公司,瑞典)45 ml(I组)、0.375%罗哌卡因60ml组(Ⅱ组)和0.5%利多卡因(批号090812,南京金陵制药厂)+0.25%罗哌卡因60ml组(Ⅲ组).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中药乳块消汤剂配合西药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乳块消汤剂和西药他莫昔芬片;对照组予口服他莫昔芬片.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8.33%,其中1例出现月经减少,3例月经失调,1例出现视物模糊;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2例出现月经减少,2例出现月经失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苏丽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特征.主要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过敏因素、气候、寒冷、感染、吸烟、大气污染有关.常呈现常年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研究将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60~95岁,平均61岁;病程1~30年.均有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咳嗽,每年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并排除肝肾其他疾病.临床症状: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以喘息、咳痰、咳嗽.X线胸片显示:紊乱、增粗、纹理增多.致病因素:一般认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遗传因素、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过敏因素、气候、感染、寒冷、吸烟、大气污染等有关.
作者:张彦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部分医院的高血压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部分乡镇医院2010-2011年收治的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理情况和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效果,相较普通护理方法有明显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庄雪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中药直肠给药在治疗内科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80例内科急危重症患者,采用中药直肠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痊愈46例,有效31例,无效3例.结论 中药直肠给药的方式对内科急危重症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作者:陈志高;林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开胸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 总结开胸老年患者486例术前的准备及术后的护理.结果 486例老年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生理上、心理处于佳治疗状态,尽快恢复健康是与围术期护理分不开的.
作者:王园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金贝痰咳清冲剂佐治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126例,分成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贝痰咳清冲剂.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58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50例,有效3例,无效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贝痰咳清冲剂佐治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郑广群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异丙酚单独或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并与一般人工流产手术对比.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量、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指征.结果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率为100%,手术时间缩短、宫颈充分软化率高、术中用药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刘素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晚期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患恶性肿瘤伴随多发性骨转移的患者60例,刚开始时疼痛感为重度,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以后仍然没有作用或者是不良反应大,改为使用透皮贴剂进行时间为20d以上的治疗并且达到高于中度的缓解,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将联合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在联合治疗以前,疼痛的评分为(6.42±0.78)分,在进行联合治疗以后,其疼痛评分下降到(2.11±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恶心、呕吐加重的患者共有8例,但是在对症治疗处理以后,都恢复正常.结论 晚期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更好,不光耐受性好,且效果更显著,明显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小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中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常表现为肾小球硬化症.早期常没有症状,血压可偏高或正常[1-2].糖尿病肾病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也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延长.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缓慢,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病情往往不能逆转,甚至发展成肾衰竭.为了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肾衰竭的发生率,探索适合的护理方法,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体会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3岁.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6岁.两组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文化教育水平、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及护理.实验组除给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和治疗方案外,还给予以下护理方法.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生化指标.
作者:廖林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2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有呼吸衰竭的高龄患者11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4h及48h后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除去12例因使用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及时行使护理干预,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杭燚;邹利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的术式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式.结果 Ⅰ期切除吻合并梗阻解除42例,预防性造瘘12例,姑息性肠造瘘14例,术中灌肠36例,患者术后恢复快,与未灌肠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诊治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时,要选择合适的术式,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术中灌肠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宏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应用于锲状缺损牙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2012年就诊的有锲状缺损的患者86例共200颗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100颗牙)用复合树脂充填后用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剂封闭充填体及边缘;B组(100颗)牙仅用复合树脂充填,分别于半年及1年后对充填体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A组和B组患者使用复合树脂表面封闭组半年在修复体表面、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牙龈炎症、脱落例数5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年后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剂封闭充填组在上述5个方面明显优于未行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剂封闭充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应用于锲状缺损充填,可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性.
作者:郭昌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8例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11例;观察组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树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双止血带逆行穿刺法在手臂静脉充盈不良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根止血带向心输液)和实验组(双止血带逆向输液),每组各98例,穿刺部位为手臂静脉.结果 实验组充盈表浅12例,充盈明显54例,充盈饱满32例;对照组充盈表浅69例,充盈明显26例,充盈饱满3例.两组充盈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回血率、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关节活动有影响、渗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向穿刺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安全高效,不增加成本,值得临床应用推广,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充盈不良的患者.
作者:刘建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依托咪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PLMA喉罩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09-2011年收治的20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异丙酚全麻诱导插管,观察组予以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插管,观察诱导前及插管后1min、插管后3min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糖、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插管前刻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降低,插管后3min两组患者SBP、DBP较插管前即刻明显升高,与诱导前比较插管前刻两组患者心率明显降低,而在插管后1min对照组则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3min和插管后10min较诱导前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II和皮质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PLMA喉罩插管麻醉能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有效的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
作者:王砚书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病变的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的36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管造影及及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检查,对64层螺旋CT成像术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36例患者CTA均清晰显示检查范围内动脉血管影像,图像分辨率较高,可显示各级主要分支血管,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可靠、快捷、无创的下肢血管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梅志锋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分析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住院的23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抑郁症是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它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意志活动减少,有些有自杀行为,护理上要特别注意.
作者:梁翠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肱三头肌两侧进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35例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患者运用肱三头肌两侧进路进行手术治疗,按照Cassebaum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所需时间平均为10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评定为优秀15例,良好15例,一般5例.结论 通过肱三头肌两侧进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简便易行,创伤小,暴露充分,并且术后能够尽快地进行早期关节功能训练.
作者:王用通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应用半夏以不同炮制法研出的黄芪陷胸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1月-2011年11月内科治疗的360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0例.三组均应用4mg雅施达片,1次/d,同时应用半夏以不同炮制法研出的黄芪陷胸胶囊进行治疗.A组生半夏法,B组清半夏法,C组法半夏法.观察三组在治疗后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以及脉压(PP)的水平.结果 经治疗后,A组SBP与PP的下降幅度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DBP的下降幅度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SBP与DBP以及PP的下降幅度同C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选择益气化瘀法时应用生半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应予推广.
作者:黄俐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