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砚书
随着医疗卫生法规逐步完善与加强,对护理管理、护理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护士的法律观念,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正视护理风险及潜在的法律问题,给医院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思索.近年来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业务量增大,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脊柱外科2012年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护理存在的问题1.1 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脊柱外科疾患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尤其是高位脊髓损伤可以合并四肢瘫、呼吸功能障碍而导致呼吸衰竭.由于护理人员相对不足,长期繁忙工作,护士身心疲惫,情绪波动大,对患者态度生硬,没有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容易引起护患纠纷.1.2 未做好患者的入院评估及入院宣教,首诊护士未对患者讲解住院规则及注意事项,护理记录中未详细记录入院时情况,这些均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如未向患者做入院介绍,患者不知如何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而被盗,或病区内有人吸烟、点火,而出现纠纷,护士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苏桂娣;张志英;丁美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双唑泰栓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唑泰栓辅助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30例,显效8例,有效2例;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唑泰栓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莲慧;鄂忠将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血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9例为试验组,并选取60例正常早孕女性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β-HCG和血孕酮检测结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β-HCG和血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β-HCG联合血孕酮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β-HCG联合血孕酮检测用于异位妊娠早期诊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金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液为白色泡沫样,不易咳出,无潮热、盗汗、咯血,口服支气管炎丸后有所缓解.与6d前咳嗽咳痰加重,伴有全身困乏无力、盗汗、恶心、右侧胸痛、咳嗽时胸痛加重.行胸片示:双肺结核,右侧胸腔积液.为求诊治,收住治疗.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7.3℃,脉搏 102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 120/80mmHg.意识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瞳孔等大等圆,巩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界不大,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各项化验示:白细胞计数6.72×109/L,红细胞计数4.24 ×1012/L,血红蛋白 131g/L,血小板计数203×109/L,中性细胞比率37.81%.红细胞沉降率 40mm/h,总胆红素 37μmol/L,谷丙转氨酶 22U/L,谷草转氨酶24U/L.
作者:于小芸;马周旺;耿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时的出血量治疗措施.方法 我院自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治疗组患者在终止妊娠前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终止妊娠清宫时的出血量,并对比两组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清宫时出血量为50~150ml,对照组患者在清宫时出血量为100~800ml.两组患者清宫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时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能够减少清宫时出血量.
作者:邱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室-鼓室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采用脑室-鼓室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症状改善3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脑室-鼓室分流术效果良好、操作简捷、视野小、术后引流不易堵塞、不易感染,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赵兰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异丙酚单独或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并与一般人工流产手术对比.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量、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指征.结果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率为100%,手术时间缩短、宫颈充分软化率高、术中用药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刘素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取得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干扰小、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广泛应用[1-2].理想的神经阻滞麻醉应满足起效快、毒性小、持续时间适当、镇痛完善的特点.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和毒性小的特点;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弥散广和脂溶性较高的特点,都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观察不同配比的局麻药浓度和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5岁,体质量55~75kg,排除穿刺部位有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对局麻药过敏,有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0.5%罗哌卡因(批号:LAl617,AstraZeneca公司,瑞典)45 ml(I组)、0.375%罗哌卡因60ml组(Ⅱ组)和0.5%利多卡因(批号090812,南京金陵制药厂)+0.25%罗哌卡因60ml组(Ⅲ组).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对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46例出现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饮食状况恢复正常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出现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高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我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应用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等统计数字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院临床使用的10种麻醉药品中,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的用药频度居第1位.吗啡口服缓释制剂为我院缓解肿瘤疼痛之首选,盐酸哌替啶已不作为癌痛治疗的选择.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三阶梯止痛方案仍需加大推行力度.
作者:赵红英;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泻导致休克的抢救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婴幼儿腹泻伴重度脱水造成的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临床抢救,8例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 婴幼儿腹泻伴有脱水可导致休克,临床抢救中,应及时进行液体纠正,第一时间纠正患儿的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情况,保证患儿的供氧和血容量,同时根据腹泻病原选择敏感药物,尽量缩短患儿休克时间,全面提升治愈率.
作者:赵云战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中药乳块消汤剂配合西药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乳块消汤剂和西药他莫昔芬片;对照组予口服他莫昔芬片.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8.33%,其中1例出现月经减少,3例月经失调,1例出现视物模糊;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2例出现月经减少,2例出现月经失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苏丽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16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及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选择同期100例患者,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胸膜增厚程度、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发生胸膜粘连病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中具有辅助及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和增厚的效果.
作者:王海荣;孙丽梅;马文娜;柳红丽;封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对15例流浪精神病伴梅毒阳性患者的治疗,总结这类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流浪精神病伴梅毒阳性患者15例,应用药物治疗、消毒隔离以及临床观察进行管理.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通过大剂量青霉素治疗,2~3个疗程后实验室复查患者梅毒血清试验,8例呈弱阳性,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聚试验比原来下降.外阴部硬结消失,皮疹消退,无瘙痒.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以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同情、关心患者,与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使之相信我们,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无交叉感染.
作者:费惠慧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酒精性肝病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性肝炎32例,酒精性肝硬化16例,酒精性脂肪肝12例)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当中,在初期诊断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微、肝功能异常;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症状相差不多,但是肝肿大现象更加突出.酒精性肝炎患者有10例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主要表现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并伴有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三种典型的酒精性肝病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显著增高,同时伴有黄疸.经过入院治疗,并同时戒酒以后,有2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病程发展与患者饮酒量息息相关.患者在治疗期间,经过戒酒和一定营养支持,大多数患者恢复的效果都非常好.由此可见,戒酒这一行为在配合肝病 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熊爱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男性的3~5倍,尤其是绝经期的老年妇女发病率更高,在我国老年骨质疏松发病人数近1亿,所以正确合理的健康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老年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60~93岁,平均67岁;骨质疏松时间5~30年,平均18年.1.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作者:廖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实施心理干预、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干预前遵医嘱服药36例,监督下服药75例,不肯服药39例;护理干预后遵医嘱服药78例,监督下服药51例,不肯服药21例.干预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干预前了解36例,一般64例,不了解50例;干预后了解55例,一般60例,不了解35例.干预前后患者精神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精神类药物知识了解情况:干预前了解18例,一般49例,不了解83例;干预后了解75例,一般43例,不了解32例.干预前后患者抗精神类药物知识了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服药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陆琴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选取我院肝病科36例2006年3月-2008年5月发生早期肝硬化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析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经早期诊断及综合纤维化逆转治疗,36例发生早期肝硬化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及肝脏贮备功能试验无明显差异,肝硬化程度得到控制.结论 乙型病毒性早期肝硬化患者症状和体征轻微,易漏诊误诊,需采用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和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早期诊断检查,积极综合的纤维化逆转治疗可以延缓肝硬化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秀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治疗率、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可以很好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及知晓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海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甲硝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80例胃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纠正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好转2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24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38例,对照组HP根除30例,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疗法疗效较优,HP根除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不高.是一种适合在临床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文格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