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砚书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8月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静脉血采集组和末梢血采集组,每组各140例.运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血常规血液采集,对比两种采集方法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在血常规的检验中,患者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以及红细胞计数(RBC)均显著高于末梢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静脉血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显著低于末梢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康志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的10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对上述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1)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44/50),对照组为68.0%(34/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护理后,两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护理后,两组S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舒适护理服务应用于焦虑症患者护理之中,其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应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胡立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与环磷酰胺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与环磷酰胺0.8g,1次/月,治疗3~6个月.治疗组除给予环磷酰胺外,同时服用雷公藤多苷100mg,3次/d,治疗3~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30例,部分缓解16例,无效4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6例,无效1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在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与目前常规的环磷酰胺疗效大致相当.
作者:陈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64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地而尔注射液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明显促进糖尿病足的愈合,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伟芹;刘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取得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干扰小、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广泛应用[1-2].理想的神经阻滞麻醉应满足起效快、毒性小、持续时间适当、镇痛完善的特点.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和毒性小的特点;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弥散广和脂溶性较高的特点,都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观察不同配比的局麻药浓度和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5岁,体质量55~75kg,排除穿刺部位有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对局麻药过敏,有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0.5%罗哌卡因(批号:LAl617,AstraZeneca公司,瑞典)45 ml(I组)、0.375%罗哌卡因60ml组(Ⅱ组)和0.5%利多卡因(批号090812,南京金陵制药厂)+0.25%罗哌卡因60ml组(Ⅲ组).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以促进和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全院全年抗菌药物处方17205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如抗菌药物的选药不合理;联合应用不合理;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77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4.52%,选药不合理 28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36.76%,联合应用不合理处方16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21.60%,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处方12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6.07%,溶媒选用不当处方87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1.18%,用法用量不当处方11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4.4%.结论 本院抗菌药物用药基本合理,建议医院能使用合理用药监测(PASS)系统,减少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不合理应用.
作者:黄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老年患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为了提高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身体健康,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总结了10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特点及护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60~99岁,平均72岁;病程时间5个月~30年,平均11年;均有严重的后遗症,如截瘫、偏瘫、失语、双下肢乏力、单侧肢体乏力.1.2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特点1.2.1 常见恐惧、焦虑、抑郁心理反应.因为脑梗死病情后果严重、预后差、病程长、导致心理负面影响大,怕晚年生活无依靠等,造成病人抑郁、焦虑、恐慌.1.2.2 有明显的失落感.如患者肢体活动障碍造成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对康复表现出悲观.1.2.3 存在有反应迟钝、眼花、耳聋、健忘、固执、易发脾气,没事也要呼唤,而且护理一定要到位,否则就发脾气.
作者:王美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本研究收集、整理我院中心药房常用注射用药物的说明书,就注射用药物的说明书,对其用法用量信息中的给药途经、选用溶媒、稀释浓度、滴注速度、一次用量(单剂量)、一天用量及疗程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并重点归纳分析了注射用药物静脉滴注稀释溶媒标明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中心药房注射用药品说明书共200份.其中化学药品说明书170份,中成药说明书30份.1.2 调查内容及方法根据注射用药品说明书中剂型、用法用量,分别按静脉注射(或滴注),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稀释剂(溶媒)名称,稀释浓度(终浓度),滴注速度,一次用量(单剂量),每日用药量(次数),疗程时间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设计表格,进行统计,并重点就注射用药物静脉滴注稀释溶媒标明情况进行归纳分析.2 结果2.1 200份注射用药品说明书中剂型、用法用量见表1.2.2 173种静脉滴注药物稀释溶媒的标明情况见表2.
作者:蔡洁清;魏玲;万朝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酒精性肝病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性肝炎32例,酒精性肝硬化16例,酒精性脂肪肝12例)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当中,在初期诊断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微、肝功能异常;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症状相差不多,但是肝肿大现象更加突出.酒精性肝炎患者有10例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主要表现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并伴有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三种典型的酒精性肝病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显著增高,同时伴有黄疸.经过入院治疗,并同时戒酒以后,有2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病程发展与患者饮酒量息息相关.患者在治疗期间,经过戒酒和一定营养支持,大多数患者恢复的效果都非常好.由此可见,戒酒这一行为在配合肝病 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熊爱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泻导致休克的抢救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婴幼儿腹泻伴重度脱水造成的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临床抢救,8例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 婴幼儿腹泻伴有脱水可导致休克,临床抢救中,应及时进行液体纠正,第一时间纠正患儿的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情况,保证患儿的供氧和血容量,同时根据腹泻病原选择敏感药物,尽量缩短患儿休克时间,全面提升治愈率.
作者:赵云战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对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和不足,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5例,分成A、B两组.A组(32例)患儿给予氯雷他定治疗;B组(43例)患儿在A组基础上加孟鲁司特钠治疗.将A、B组患儿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和病情恢复效果等进行研究.结果 B组患儿咳嗽痊愈天数、哮喘持续天数及肺部鸣音痊愈天数均少于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显著,患者病情恢复良好,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庞候旭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细胞内由蛋氨酸代谢脱去甲基后形成.体内的Hcy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以维生素B12为辅助因子,可发生甲基化,再形成蛋氨酸.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浆Hcy水平升高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不少作者认为Hcy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浓度的测定,观察不同年龄组患者Hcy浓度有无差异.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年龄有无相关关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冠心病患者组: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门诊和住院冠心病患者100例[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且不伴有严重肝、肾、脑及其他疾病.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35~72岁,平均(57.0±13.5)岁.冠心病高龄组(≥60岁)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0±5.5)岁.冠心病低龄组(<60岁)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0±7.5)岁.
作者:周丽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大隐静脉传统抽剥术,观察组25例采用顺逆结合的大隐静脉抽剥术,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25例中全程剥离23例,对照组25例中全程剥离16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人均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彻底剥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抽剥术采用顺逆抽剥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切口数,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彻底剥除率,促进了术后康复,并大限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晚期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患恶性肿瘤伴随多发性骨转移的患者60例,刚开始时疼痛感为重度,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以后仍然没有作用或者是不良反应大,改为使用透皮贴剂进行时间为20d以上的治疗并且达到高于中度的缓解,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将联合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在联合治疗以前,疼痛的评分为(6.42±0.78)分,在进行联合治疗以后,其疼痛评分下降到(2.11±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恶心、呕吐加重的患者共有8例,但是在对症治疗处理以后,都恢复正常.结论 晚期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更好,不光耐受性好,且效果更显著,明显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小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7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仅给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的各项分值.结果 两组护理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周雪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我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应用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等统计数字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院临床使用的10种麻醉药品中,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的用药频度居第1位.吗啡口服缓释制剂为我院缓解肿瘤疼痛之首选,盐酸哌替啶已不作为癌痛治疗的选择.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三阶梯止痛方案仍需加大推行力度.
作者:赵红英;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双止血带逆行穿刺法在手臂静脉充盈不良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根止血带向心输液)和实验组(双止血带逆向输液),每组各98例,穿刺部位为手臂静脉.结果 实验组充盈表浅12例,充盈明显54例,充盈饱满32例;对照组充盈表浅69例,充盈明显26例,充盈饱满3例.两组充盈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回血率、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关节活动有影响、渗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向穿刺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安全高效,不增加成本,值得临床应用推广,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充盈不良的患者.
作者:刘建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液为白色泡沫样,不易咳出,无潮热、盗汗、咯血,口服支气管炎丸后有所缓解.与6d前咳嗽咳痰加重,伴有全身困乏无力、盗汗、恶心、右侧胸痛、咳嗽时胸痛加重.行胸片示:双肺结核,右侧胸腔积液.为求诊治,收住治疗.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7.3℃,脉搏 102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 120/80mmHg.意识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瞳孔等大等圆,巩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界不大,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各项化验示:白细胞计数6.72×109/L,红细胞计数4.24 ×1012/L,血红蛋白 131g/L,血小板计数203×109/L,中性细胞比率37.81%.红细胞沉降率 40mm/h,总胆红素 37μmol/L,谷丙转氨酶 22U/L,谷草转氨酶24U/L.
作者:于小芸;马周旺;耿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氨茶碱口服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两组均采用抗感染、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氨茶碱;实验组患者不仅口服小剂量氨茶碱,还定期参与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肺部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7,有效9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氨茶碱口服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效果明显,使患者短时间恢复意识,提高肺功能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海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拟进行手术的围术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术前访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规范化术前访视可改善围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对患者的主观感受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改连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