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艳;谢娟;许银燕;陈燕妮;王俐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及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7月我院住院的110例正常足月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门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46例,剖宫产9例;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33例,剖宫产22例.观察组46例自然分娩产妇中,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7例;观察组33例自然分娩产妇中,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16例,重度疼痛8例.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正常分娩的待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维护产妇身心健康,提高医院产妇护理服务的质量.
作者:宋晓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酷似心肌梗死样胸痛,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误治,但各有其相应的临床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有利于心肌梗死样胸痛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玲琴;尹文;黄杨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以促进和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全院全年抗菌药物处方17205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如抗菌药物的选药不合理;联合应用不合理;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77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4.52%,选药不合理 28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36.76%,联合应用不合理处方16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21.60%,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处方12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6.07%,溶媒选用不当处方87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1.18%,用法用量不当处方11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4.4%.结论 本院抗菌药物用药基本合理,建议医院能使用合理用药监测(PASS)系统,减少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不合理应用.
作者:黄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体会,并探讨亚低温对重症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 月-2012年1月急性重症脑出血住院患者60例,按来诊先后顺序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病死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14天后,亚低温治疗组存活25例(83.3%),死亡5例(16.7%),对照组存活18例(60.0%),死亡12例(40.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体温、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使患者的脑功能得到大限度的保护,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郑智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对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进行分析,采取应对措施并进行探讨.方法 对手术室32名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分析并给予行为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手术室护士干预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影响较大,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减轻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16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及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选择同期100例患者,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胸膜增厚程度、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发生胸膜粘连病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中具有辅助及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和增厚的效果.
作者:王海荣;孙丽梅;马文娜;柳红丽;封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6月1日儿科所有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 儿科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占43.8%,呼吸系统疾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3%;常用的抗感染药物是抗病毒药物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常见的联合用药是头孢类+抗病毒类.结论 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黄新艳;谢娟;许银燕;陈燕妮;王俐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8月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静脉血采集组和末梢血采集组,每组各140例.运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血常规血液采集,对比两种采集方法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在血常规的检验中,患者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以及红细胞计数(RBC)均显著高于末梢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静脉血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显著低于末梢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康志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林霉素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林霉素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治疗组给与参粉针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林霉素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合25例,有效5例;对照组愈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29例,对照组为26例,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粉针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增加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作者:张玉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产前孕妇86例,分成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产前盐酸氨溴索防治;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防治.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孕妇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较低.
作者:林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对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加强监督与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521例手术病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和评估.结果 521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总计119例次,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间不合理、使用不当等问题.结论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今后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作者:梁学锋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男性的3~5倍,尤其是绝经期的老年妇女发病率更高,在我国老年骨质疏松发病人数近1亿,所以正确合理的健康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老年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60~93岁,平均67岁;骨质疏松时间5~30年,平均18年.1.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作者:廖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诊治水平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明确诊断为肠套叠患儿在X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儿中一次性复位成功31例,肌内注射解痉药后经二次空气灌肠成功2例,复位失败2例,其中1例发生穿孔,成功率为94.2%.结论 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主要方法,在X线下行空气灌肠复位过程清晰直观,而加强空气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作者:邱文丽;蒋明丽;戴举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剖宫产手术是解决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从母亲阴道娩出,而由医生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一种手术,是处理难产的有效措施.由于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剖宫产的护理极其重要.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产妇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1年5-12月共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08例,平均年龄21~42岁.其中瘢痕子宫60例,头盆不称及臀位42例,妊高征22例,巨大儿50例,产程缓慢加胎儿宫内窘迫22例,家属及孕妇选择分娩时间12例.2 术后护理2.1 舒适的环境产妇去手术室后,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婴儿床、陪人床、病房温度调节在22~2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产妇回病房后,病区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做好床头交接,并了解术中情况.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产妇卧妥后,护士立即测量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保暖.术后使用监护仪,每30min测1次生命体征,直至6h后平稳停测.注意观察产妇的面色、神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检查腹部伤口有无渗血.保持输液及尿管的通畅.及时更换液体,观察尿液的量及颜色,准确记录术后24h的出入量,并随时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及哭声,做好新生儿的护理.
作者:潘杰;王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对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30例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者,由专人负责对所致不良反应的中药制剂类型、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与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构成比占20.00%、清开灵注射液16.67%、参麦注射液13.33%、红花注射液13.33%、复方苦参注射液10.00%、生脉注射液10.00%、热毒宁注射液6.67%、复方风湿宁注射液3.33%、天麻素注射液3.33%、鹿茸精注射液3.33%;累及系统为皮肤及附件占63.33%、全身系统6.67%、消化系统20.00%、神经系统20.00%、心血管系统10.00%、呼吸系统6.67%、血液系统3.33%.结论 加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调查及药物监管对指导临床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荣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我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应用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等统计数字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院临床使用的10种麻醉药品中,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的用药频度居第1位.吗啡口服缓释制剂为我院缓解肿瘤疼痛之首选,盐酸哌替啶已不作为癌痛治疗的选择.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三阶梯止痛方案仍需加大推行力度.
作者:赵红英;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2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有呼吸衰竭的高龄患者11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4h及48h后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除去12例因使用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及时行使护理干预,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杭燚;邹利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药房退药处方制度,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用药安全的服务意识,达到医患之间长期和谐发展的目的,本研究抽取中心药房2011年3月退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作者:林哲人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对15例流浪精神病伴梅毒阳性患者的治疗,总结这类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流浪精神病伴梅毒阳性患者15例,应用药物治疗、消毒隔离以及临床观察进行管理.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通过大剂量青霉素治疗,2~3个疗程后实验室复查患者梅毒血清试验,8例呈弱阳性,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聚试验比原来下降.外阴部硬结消失,皮疹消退,无瘙痒.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以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同情、关心患者,与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使之相信我们,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无交叉感染.
作者:费惠慧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的10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对上述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1)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44/50),对照组为68.0%(34/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护理后,两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护理后,两组S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舒适护理服务应用于焦虑症患者护理之中,其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应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胡立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