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林颖;刘海波;何涛

关键词:哮喘,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2次/d;观察组除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外,每天睡前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进行治疗,10mg/次,1次/d.两组均进行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控制17例,显效8例,改善4例,无效9例;观察组控制20例,显效11例,改善5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手外伤术后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外伤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主要采用中药熏洗和蜡疗以及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治疗手外伤术后关节僵硬患者114例(152指),观察疗效.结果 痊愈98指(64.5%),显效22指(14.5%),有效18指(11.8%),无效14指(9.2%).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手外伤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仁友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时出血量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时的出血量治疗措施.方法 我院自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治疗组患者在终止妊娠前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终止妊娠清宫时的出血量,并对比两组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清宫时出血量为50~150ml,对照组患者在清宫时出血量为100~800ml.两组患者清宫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时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能够减少清宫时出血量.

    作者:邱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肱三头肌两侧进路治疗肱骨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肱三头肌两侧进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35例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患者运用肱三头肌两侧进路进行手术治疗,按照Cassebaum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所需时间平均为10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评定为优秀15例,良好15例,一般5例.结论 通过肱三头肌两侧进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简便易行,创伤小,暴露充分,并且术后能够尽快地进行早期关节功能训练.

    作者:王用通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异丙酚单独或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并与一般人工流产手术对比.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量、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指征.结果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率为100%,手术时间缩短、宫颈充分软化率高、术中用药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刘素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面罩在新生儿肺炎患儿叩背吸痰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面罩在新生儿肺炎患儿叩背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釆用面罩进行叩背后吸痰;对照组釆用传统的用手叩背后吸痰.观察两组患儿叩背吸痰前后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排痰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面罩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叩背,提高了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使痰液能及时有效的排出,改善通气氧合功能,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更加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蔡依治;刘绍平;李招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不同药物干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分别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68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组(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组(对照组),6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尿mAl、BUN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较之联合氢氯噻嗪对于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更为有效.

    作者:陈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细胞内由蛋氨酸代谢脱去甲基后形成.体内的Hcy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以维生素B12为辅助因子,可发生甲基化,再形成蛋氨酸.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浆Hcy水平升高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不少作者认为Hcy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浓度的测定,观察不同年龄组患者Hcy浓度有无差异.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年龄有无相关关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冠心病患者组: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门诊和住院冠心病患者100例[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且不伴有严重肝、肾、脑及其他疾病.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35~72岁,平均(57.0±13.5)岁.冠心病高龄组(≥60岁)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0±5.5)岁.冠心病低龄组(<60岁)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0±7.5)岁.

    作者:周丽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脊柱外科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法规逐步完善与加强,对护理管理、护理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护士的法律观念,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正视护理风险及潜在的法律问题,给医院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思索.近年来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业务量增大,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脊柱外科2012年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护理存在的问题1.1 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脊柱外科疾患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尤其是高位脊髓损伤可以合并四肢瘫、呼吸功能障碍而导致呼吸衰竭.由于护理人员相对不足,长期繁忙工作,护士身心疲惫,情绪波动大,对患者态度生硬,没有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容易引起护患纠纷.1.2 未做好患者的入院评估及入院宣教,首诊护士未对患者讲解住院规则及注意事项,护理记录中未详细记录入院时情况,这些均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如未向患者做入院介绍,患者不知如何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而被盗,或病区内有人吸烟、点火,而出现纠纷,护士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苏桂娣;张志英;丁美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大隐静脉抽剥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大隐静脉传统抽剥术,观察组25例采用顺逆结合的大隐静脉抽剥术,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25例中全程剥离23例,对照组25例中全程剥离16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人均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彻底剥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抽剥术采用顺逆抽剥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切口数,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彻底剥除率,促进了术后康复,并大限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7-2008年度我市某单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体检时符合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职工作527例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血压.检查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对象符合高血压前期人群入选标准的不同影响因素.结果 (1)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2.4%,男性高于女性(35.6% vs.27.4%,χ2=58.9887,P<0.05).35~45岁年龄组(32.8%)较45岁以上者高血压患病率高.(2)35岁以上男性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逐渐减低趋势(χ2=96.0698,P<0.0001),而35岁以上女性则呈降低趋势(χ2=11.5784,P=0.0208).(3)除年龄和性别外,基线SBP、腰围、BMI、DBP、FBG、TG、HDL-C、UA,也是发展至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且每增加一个单位,发展至高血压病的风险相应增加.结论 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患病率在我市某单位中较普遍,除年龄和性别外,基线SBP、腰围、BMI、DBP、FBG、TG、HDL-C、UA,也是发展至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且随其增加而增长.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和身材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药物治疗在预防高血压方面是否可行上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吕俊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老年患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为了提高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身体健康,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总结了10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特点及护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60~99岁,平均72岁;病程时间5个月~30年,平均11年;均有严重的后遗症,如截瘫、偏瘫、失语、双下肢乏力、单侧肢体乏力.1.2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特点1.2.1 常见恐惧、焦虑、抑郁心理反应.因为脑梗死病情后果严重、预后差、病程长、导致心理负面影响大,怕晚年生活无依靠等,造成病人抑郁、焦虑、恐慌.1.2.2 有明显的失落感.如患者肢体活动障碍造成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对康复表现出悲观.1.2.3 存在有反应迟钝、眼花、耳聋、健忘、固执、易发脾气,没事也要呼唤,而且护理一定要到位,否则就发脾气.

    作者:王美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痛风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痛风肾结石是由于痛风患者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而致的一组疾病.痛风肾结石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酸肾结石形成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在药物尽快控制痛风肾结石患者的急性发作的同时,通过进行生活调理、控制饮食、护理等的健康教育、可达到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的目的[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痛风肾结石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19~78岁,平均51.5岁;病程1~40年,平均10年.均有反复发作的腰痛、血尿.2 健康教育护理方法2.1 环境介绍向痛风患者介绍泌尿外科病房环境及泌尿外科的各项制度,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使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感、归属感和亲切感.

    作者:邱璇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呼吸科病房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多见病症之一,其中细菌性感染仍在病原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掌握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0月呼吸科患者痰液、咽拭和痰液吸引器标本临床培养分离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删除同一患者的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中介率归于耐药率.1.2 方法 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3年版选药规则、判断标准和指控要求,进行不同种的药敏和判定.抗生物为进口纸片(美国BD公司产品),药敏琼脂基础培养基(M-H)为杭州天和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品.指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葡萄球菌25923.

    作者:高慧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64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地而尔注射液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明显促进糖尿病足的愈合,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伟芹;刘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长治市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疫情动态分析

    了解山西长治市屯留县麻疹的流行病学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现将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疫情动态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人口资料均以长治市屯留县统计局提供的人口数为依据;2004-2008年麻疹发病数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库.1.2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选用发病数、发病率等指标,对屯留县2004-2008年麻疹发病疫情动态分析.2 结果

    作者:韩凯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川芎嗪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16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及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选择同期100例患者,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胸膜增厚程度、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发生胸膜粘连病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中具有辅助及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和增厚的效果.

    作者:王海荣;孙丽梅;马文娜;柳红丽;封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老年冠心病的护理体会

    老年冠心病易引起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甚至老年猝死,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60~95岁,平均68.5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梗死型心绞痛25例,变异型心绞痛15例,自发性心绞痛14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30例,初发劳累型心绞痛1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诱因为:腹泻(脱水) 5例,消化道感染19例,季节、天气变化10例,精神情绪刺激14例,劳累22例,体位改变10例,呼吸道感染20例.2 护理2.1 住院期间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一级护理,并进行心脏常规监测护理,包括用镇静和扩冠药、心电图、血压、监测心率、吸氧、卧床休息,根据老年患者分型用阿司匹林或肝素、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老年冠心病患者经以上处理显效57例(心电图正常,症状消失),好转36例(正常心电图,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恢复,症状减轻),无效7例.

    作者:张卿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2次/d;观察组除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外,每天睡前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进行治疗,10mg/次,1次/d.两组均进行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控制17例,显效8例,改善4例,无效9例;观察组控制20例,显效11例,改善5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颖;刘海波;何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以促进和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全院全年抗菌药物处方17205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如抗菌药物的选药不合理;联合应用不合理;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77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4.52%,选药不合理 28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36.76%,联合应用不合理处方16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21.60%,PD/PK给药方案不合理处方12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6.07%,溶媒选用不当处方87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1.18%,用法用量不当处方11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14.4%.结论 本院抗菌药物用药基本合理,建议医院能使用合理用药监测(PASS)系统,减少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不合理应用.

    作者:黄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某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

    目的 调查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6月1日儿科所有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 儿科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占43.8%,呼吸系统疾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3%;常用的抗感染药物是抗病毒药物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常见的联合用药是头孢类+抗病毒类.结论 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黄新艳;谢娟;许银燕;陈燕妮;王俐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