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宋艳茹;孟景娜;陈彦红;李薇;冯佳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干预作用,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304)及健康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用于实验.用(0.6×104,1.2×105,6×105,1.2×106,6×106)单核细胞与1.2×106HUVEC-304共同培养24 h;1.2×106单核细胞与1.2×106HUVEC-304共同培养(6 h,12 h,24 h,48 h);1.2×106单核细胞与1.2×106HUVEC-304共同培养加(0.01、0.05、0.10、0.50、1.00 μmol/L)阿托伐他汀孵育24 h后,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MMP-1表达水平.结果 单核细胞不分泌MMP-1,单核细胞刺激HUVEC-304分泌MMP-1显著增加(P<0.05),单核细胞与HUVEC-304 1:1共同培养时HUVEC-304 MMP-1分泌达高峰(P<0.001).单核细胞与HUVEC-304 1:1共同培养,HUVEC-304 MMP-1分泌呈时间依赖性,但24 h与48 h MMP-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1 μmol/L阿托伐他汀对HUVEC-304表达MMP-1无影响(P>0.05),0.05、0.10、0.50、1.00 μmol/L的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HUVEC-304表达MMP-1(P<0.05),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使MMP-1表达上调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和斑块破裂.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单核细胞刺激HUVEC-304表达MMP-1.
作者:孙恕;幸志强;邱丽红;陈芳明;丁春平;易祥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高血压急症是急诊常见急危重症,病情凶猛,可造成机体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甚至致残、死亡.因此,能否对高血压急症进行及时恰当的治疗、对病情进行严密监测和护理,对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1].我科通过对收治的2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宗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总结51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患者管道管理方法,具体的护理和预防结痂的措施.51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咽瘘,2例肺部感染,加强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现将其急救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李海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天舒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0年9月就诊的紧张型头痛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患者261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31例,用黛力新+天舒胶囊治疗;B组对照组130例用天舒胶囊,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对其抑郁和(或)焦虑情况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的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69%,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天舒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潘鹏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地塞米松(DX)和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缓解时间.方法 对3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3组:DX组12例,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然后将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小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大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维持.其他治疗措施及方法相同.分析比较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 经抗休克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X组平均缓解时间长于不同剂量MP组,而小剂量MP组患者症状平均缓解时间要长于大剂量MP组,3组平均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休克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迅速而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刘斌;欧阳晟;洪小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产后尿潴留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还不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影响婴儿的早期吸吮,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我院2006年1月-2010年9月共分娩2380例,发生产后尿潴留86例,我院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使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海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特点和其药敏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住院和门诊患者铜绿假单胞菌184株.对所选菌株进行分类和鉴定,进行相关药敏试验.结果 标本来源科室主要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标本来源于痰液占多数.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其中对头孢塞肟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均在70%以上,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16.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有多重耐药特性,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耐药机制,选用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减少耐药株出现.
作者:沙蕾;沈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起病在72h内的5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第1天10BU,第2、3天各5BU静脉滴注,同时用低分子肝素钠2500单位.2次/d腹部皮下注射,连续7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前后检测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并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1例而对照组7例发生进展性脑梗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TT、PT、APTT轻度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巴曲酶联合分子肝素钠治疗能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朴昌男;李艳花;罗日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出现组织灌注不足和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的表现.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1].我院心内科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除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外,给予硝普钠、多巴胺联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生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本地区健康人群和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水平,以指导本地区TP、ALB参考范围的制定,并了解慢性病患者TP和ALB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 抽取2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536人的体检资料中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将神经内科脑卒中、脑出血、脑缺血等脑血管病患者312人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与健康体检者的总蛋白和白蛋白等的差异.结果 健康人群TP高于临床通用参考值,ALB较低于临床通用参考值,脑血管病患者TP、ALB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结论 现在的临床TP、ALB参考值和人群实际值有一定差异,脑血管病患者TP、ALB与健康人群不同.
作者:丁勇;张东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运动和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和视听障碍等并发症.目前,家族因素,早产和感染为小儿脑瘫的三大因素且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作者:张志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士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中常用的药品之一,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临床使用的增加,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某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今年四月已出院病例进行了用药情况调查,旨在探讨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彭彩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是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情复杂,发病急,进展快.而既往临床上确诊高原脑水肿常在患者出现昏迷、谵妄等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之后,在此时再进行抢救,常因患者无法进食、不能配合治疗以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等导致治疗难度加大.
作者:鲁茸七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肺心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治疗组(63例)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观察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检测治疗前、后右心功能[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VE)、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峰值(V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VA/VE)、肺动脉收缩压(SPAP)、左室射血前期时间(PEP)、右室射血时间(RVET)、左室射血前期时间/右室射血时间(PEP/RVET)],检测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E、VA、VA/VE、SPAP、PEP、RVET及PEP/RVET、血气分析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E、VA、VA/VE、SPAP、PEP、RVET及PEP/RVET、血气分析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可以降低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提高患者的右心功能,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香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对持续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995-2001年的持续性头痛(头痛持续时间均超过4h)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另给予20%甘露醇和非甾体类解热止痛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12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9例,无效17例.结论 甘露醇对持续性头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头痛症状.
作者:李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实践中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强调关心人、尊重人.静脉输液是临床基本治疗手段之一,患者除了要求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能一针见血外,更希望得到人文关怀.
作者:冯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探讨合并有心力衰竭的大面积脑梗死在治疗过程中的方法技巧,总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与心力衰竭相互加重矛盾的解决方案.
作者:麻玉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置入术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明显高于术前,术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视网膜脱落、人工晶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庹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夜班过于频繁、护理工作强度大等,特别是传染病医院的护士,长期处于特殊环境氛围,在各种传染病的救治,尤其是传染性极强患者的抢救中,承担着较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和工作负担,往往又得不到领导、患者及家属的理解,直接导致护士的心理失衡,同时也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现分析传染病医院护士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万君平;岳福花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