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文
甲状腺相关眼病(TA0)是临床常见且治疗棘手的眼病,主要见于Grave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近年来,有关TA0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治疗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糖皮质激素用于TAO的治疗已有近50年的历史,是目前公认的疗效为确切的治疗方法[1].目前临床报道较多的是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比单用泼尼松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但是甲泼尼龙治疗剂量如何把握,究竟何种治疗方案疗效相对较好而不良反应又比较小,目前没有指南规范TAO治疗.本文对比分析了3种临床常用的甲泼尼龙治疗TAO的方案的疗效,以期找到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好的方案.
作者:鲁扬;黄勇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为了深入贯彻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达到山西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评细则的具体要求,医院领导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我院作为我省首批35家重点联系医院(县医院6家),在2010年3-12月创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作者:范玉玲;刘秀玲;聂俊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9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45例)和常规治疗联合静滴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简称中药组,51例),现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超声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常规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功能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且中药组比常规组疗效显著(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静滴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和心功能状况,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上更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陆洪华;吴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榆尿管下段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左氧氟沙星)0.2g/次,2次/d;中成药肾石通冲剂4g/次,2次/d,同时每日饮水>2000ml;治疗组45例给予常规治疗+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哈乐)0.4rag,1次/d,疗程4周.结果 对照组结石排出率为57.8%(26/45),平均排出时间(9.2±3.3)d;治疗组结石排出率为88.9%(40/45),平均排出时间(4.8±2.2)d;两组排出率及排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有效缩短排出时间.
作者:彭发强;杨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IPM)铜绿假单胞菌的产金属酶的检测方法及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分离的40株耐IPM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DTA纸片复合法、E-test法和PCR法分别检测产金属酶菌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40株耐IPM铜绿假单胞菌EDTA纸片复合法筛选9株产金属酶菌株;E-test法筛选6株产金属酶菌株;PCR法仅检测到1株bhIMP-1和3株bhVIM-2耐药基因.产金属酶菌株呈多重耐药,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大多数表现为高水平耐药;阿米卡星抗菌活性好,其次为环丙沙星.结论 目前从临床分离的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作者:王贵年;王金玲;吴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多发性隙性脑梗死54例,应用奥扎格雷钠联用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2用为1个疗程.结果 治愈42例,占77.78%;好转9例,占16.66%;未愈3倒;总有效率为94.44%.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隙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经济成本低,适合在基层推广.
作者:薛松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总结3例艾滋病患者剖宫产手术的配合及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用物准备、人员准备,术中的配合及防护,术后的处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良好的心理和技术素质,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和完善的防护措施,以及术后严重的消毒灭菌处理,可以防止医务人员为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时发生职业暴露.
作者:章凤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耳垂脂肪移植术修补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烧灼贴片组,31例)和观察组(耳内镜下耳垂脂肪移植术组,31倒).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不同大小、部位的鼓膜穿孔愈合率、听力改善幅度、愈合时间、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不同大小、部位的鼓膜穿孔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听力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耳内镜下耳垂脂肪移植术修补鼓膜穿孔综合疗效较佳.
作者:孙丹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临床上很多疾病也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多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肤的感染,但他们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多是细菌感染.
作者:杜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小儿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引起小儿FC的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有效降温是防治FC复发的关键.结论 FC反复发作易发展为癫痫,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作者:贺良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肝素钠湿敷治疗老年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彻底清创后对照组压疮创面采用庆大霉素换药,实验组压疮创面采用肝素钠湿敷治疗,每天换药1次.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钠湿敷治疗老年压疮疗效满意,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治疗老年压疮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吴志梅;李叶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服用方法.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结果 口服缓控释制剂要求患者不能嚼碎,只能整片吞服或按说明在片剂划痕处掰开;用药次数及服药时间等因素要严格按说明书使用.结论 药师要做到详细交代,才能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
作者:杨仲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体质量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脂组(2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制备IR大鼠模型)8周.8周后高脂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和替米沙坦干预组(9只).随后替米沙坦干预组大鼠给予替米沙坦5mg/kg灌胃,其余两组则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6周后分别测定体质量(BW)、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I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治疗后大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重量、TC、TG、FFA、FINS显著降低,而ISI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减轻IR大鼠的体质量和内脏脂肪重量,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黄颖睿;汪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现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同时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现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高,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孙咏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何莫西林三联疗法在胃溃疡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组)39例和观察组(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组)39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腹痛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L-2、IL-6、CRP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IL-2高于对照组,血清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梅;彭高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 对参加健康体检的149人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并对亚健康人群进行健康行为干预.结果 患病的病种和序列中,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 坚持定期体检,早发现致病危险因素,应及早对亚健康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及管理.
作者:吴婷玉;刘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病例简介患者,女,34岁,主因阴道出血1+月,血β-HCG水平升高入某省级医院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30d,量中,无痛经.5月21日阴道出血,在省医院诊刮加取环,病理示:子宫内膜分泌期变化.
作者:刘君;杨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及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TO),医疗服务将进一步市场化.新时期医疗卫生领域的资本市场、服务市场、人力市场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而要经营好医院,确保医院在卫生改革的浪潮中不被淘汰,使活动收到一定的效果,首先在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中要确立两个新观念.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颅内感染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 采用ARROW中心静脉导管外接三通管及一次性引流袋,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装置进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便于观察脑脊液的量、色,并可根据病情准确调节引流的速度.结论 治疗颅内感染时,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外引流简便、安全、经济,同时做好穿刺前、穿刺时和穿刺后护理可大大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贤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对需抢救的危重患者和需反复穿刺的患者,输液多采用静脉留置针,其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BD公司推荐为3~5d,患者输液时活动不受限制,不易刺破血管形成血肿.静脉留置针在我国的使用有近20年的历史,但也存在一些缺点.自2009年1月以来我院采用静脉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的方法,明显提高了静脉留置针1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固定后的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的情况,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雪;洪珊;戴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