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脱石散治疗足月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王平;张姣珍;秦刘青

关键词:蒙脱石散, 蓝光治疗, 黄疸, 母乳性, 足月新生儿
摘要: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治疗足月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足月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蒙脱石散组31例和光疗组30例.光疗组采用蓝光进行光疗,蒙脱石散组每天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比较2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和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和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治疗足月儿母乳性黄疸有效,方便易行,花费低,且无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薄芝糖肽联合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迁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迁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病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薄芝糖肽及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芝糖肽联合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迁慢性腹泻,能缩短腹泻病程并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U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使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天2次;阿托伐他汀每天10mg,晚间顿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UA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桡动脉穿刺方法的技巧与体会

    血气分析是血液气体的检测手段,动脉血气检测是肺功能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肺通气功能损害的程度,而且是评价换气功能的敏感指标[1].我院尘肺患者年龄偏大,合并症较多,行动大多不便,不能有效配合护士进行采血.为了快速准确采集动脉血,迅速为诊断提供依据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用1ml注射器进行桡动脉穿刺取血进行化验,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青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各项常规专科护理,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治疗4周后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 治疗2周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评分及SA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加行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孟锡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药浴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药浴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给予中药药浴治疗配合运动疗法,B组20例给予普通运动疗法,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表(GMFM)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评.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均升高(P<0.05),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中药药浴康复治疗对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童粗大动力功能的康复疗效具有影响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在产科中的应用

    盆底是由肌肉、韧带、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其中结缔组织易遭受损伤.妊娠和分娩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1,2].产后长期坚持盆底肌肉锻炼是目前公认的防治产后尿失禁的简单易行、无痛、有效的方法[3~5],同时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改善阴道前壁脱垂.但目前仍有部分产褥期妇女产后未能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我院近年来创建了准妈妈俱乐部,由专业人员对产前检查的准妈妈讲解孕期保健及注意事项;开展了盆底肌康复训练,现将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采取的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脑出血多发生于50岁以上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60~70岁更多见.但是,近年来50岁以下的患者有增加的趋势,性别差异不大,在一年四季中皆可发病,而以寒冷或气温骤变时节,血压易于升高及波动的时候发生较多;发病通常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活动、用力过度、咳嗽、排便等诱因下,使血压升高而发病,但也可在安静无活动状态下发病;多发生于体型肥胖、脸面潮红、颈短肩宽的患者,部分病例可有家族遗传史.起病常较突然,出血前多数无前驱症状,出血后症状轻重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及代偿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吉文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我院药物咨询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药物咨询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咨询的服务质量.方法 收集整理375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对咨询者身份、年龄、咨询药物类别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咨询者年龄以30~50岁多,占51.5%(193/375);咨询药种前4位分别为抗菌药(25.6%)、心脑血管药(20.5%)、消化系统药(13.3%)和内分泌系统用药(11.5%);咨询问题以药物基本信息为主(20.3%).结论 药物咨询增进了药师与患者、医师、护理人员等之间的交流,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浦静雯;张全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清甲胎蛋白的临床应用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发育早期的一种糖蛋白,随着医学的进步及其他肿瘤标志物相继问世,临床对AFP有了全新的认识,AFP可以出现于许多临床情况,因此其临床应用广泛.病理状态下,AFP与原发性肝癌、胃肿瘤、肺癌、睾丸肿瘤等相关.本文将血清甲胎蛋白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田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中药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对常用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比如云南白药中毒可引起少尿、无尿、血尿、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中药不良反应不仅在于药物本身的毒性,也在于用药不当所造成的损害.

    作者:于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86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常见的急腹症,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子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又称宫外孕.

    作者:贾会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癌症化疗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及饮食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症状的类型和发生率.方法 将132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比较2组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7.64±9.01)分高于对照组的(38.18±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病因、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等护理对策,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胡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我院2009年部分科室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该院部分科室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手术病例318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全部在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0%.手术时间<3h 316例(99.4%),术中均未追加药物.单一用药266例(83.6%),2联用药43例(13.5%),3联及以上用药9例(2.8%).结论 该院部分科室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唐静;胡克章;马大卫;王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组34例和单纯西药组34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药结合组的显效率为88.2%高于单纯西药组的61.8%(P<0.01),显效时间为(5.1±2.7)d明显短于单纯西药组的(7.2±2.2)d(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透皮制剂研究现状与展望

    透皮制剂称经皮给药系统,指药物经由皮肤给药途径转运至局部组织或全身血液循环而发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制剂.透皮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有其独特优点: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疗效等[1].现从透皮给药剂型、基质与辅料、制备工艺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蒋喜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给予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49例单用卡托普利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好,且耐受性好.

    作者:林丽;肖华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00~500)/10万,其致残率可达70%,严重影响了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因此,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应走向常规化、制度化,而且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康复训练作为治疗脑梗死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普遍应用于临床[1].目前一致认为,康复训练是根据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利用中枢神经细胞的重组达到预防病理性的协同运用模式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田秀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FD患者112例,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一过性,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治疗.结论 临床药物治疗FD时,应首选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氨基胍、牛蒡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非酶糖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酶糖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以及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和具有非酶糖化抑制作用的牛蒡干预治疗对DN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氨基胍(100mg·kg-1·d-1)治疗组(氨基胍组)、糖尿病牛蒡(150mg·kg-1·d-1)治疗组(牛蒡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肾脏,测定组织非酶糖化,取部分肾脏皮质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治疗16周结束时,糖尿病各组大鼠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各组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氨基胍组和牛蒡组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肾皮质糖化终产物(AGEs)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氨基胍组和牛蒡组AGEs含量低于糖尿病组(P<0.01),氨基胍组和牛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见糖尿病组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氨基胍组和牛蒡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改变明显减轻.糖尿病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域扩大.结论 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牛蒡通过抑制非酶糖化、抑制细胞凋亡,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与功能,延缓DN的发展.

    作者:李兴源;刘长山;魏进;王秀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药房实施规范化药品管理效果探讨

    医疗机构是药品流通的终端环节,是百姓看病用药的主渠道.作为药品分销的主体-医院药房,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特别是基层医院,药房的设置及药品的购入、储藏、管理等条件影响药品使用终端质量[1].如何有效管理和规范医院药房,是摆在药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现就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谢光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