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在产科中的应用

刘秋芬

关键词:盆底肌肉康复治疗, 护理, 效果
摘要:盆底是由肌肉、韧带、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其中结缔组织易遭受损伤.妊娠和分娩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1,2].产后长期坚持盆底肌肉锻炼是目前公认的防治产后尿失禁的简单易行、无痛、有效的方法[3~5],同时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改善阴道前壁脱垂.但目前仍有部分产褥期妇女产后未能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我院近年来创建了准妈妈俱乐部,由专业人员对产前检查的准妈妈讲解孕期保健及注意事项;开展了盆底肌康复训练,现将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采取的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给予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49例单用卡托普利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好,且耐受性好.

    作者:林丽;肖华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早期干预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应用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39例早期不采取干预措施,2组其余治疗方法 基本相同.比较2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为10.4%低于对照组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早期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感染,而且可减少减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尹凤鸣;冯经华;周友乾;杨水清;邹喜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与生活质量探讨

    在寻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探索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WHO在1990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中国大多数的老年人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相当突出.建立完善的农村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现实任务,而健康教育是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作者:张芳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41例原因分析

    急腹症病因多种多样,是人体各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时在腹部的突出表现,它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学科的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1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41例,误诊率为5.7%,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余其先;邱琼雄;苏文;李杰;邓儒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医患关系现状调查及服务质量改进对策探讨

    目的 调查医患关系现状,探讨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对策.方法 选择该院就诊患者120例(患方)和医务人员60例(医方),就医患关系的总体评价及医患矛盾易发环节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阶段总体评价中,正性评价均高于负性评价,但双方相互尊重率不高,分别为38.3%和34.2%.医患双方均认为缴费治疗、等待就医时是矛盾易发环节.结论 倡导人文关怀、改变医疗质控管理部门管理理念、提高医疗服务与技术水平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

    作者:罗开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特比萘芬联合10%浓碘酊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联合10%浓碘酊外用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特比萘芬片250mg口服,每天1次,连服7d后,改为隔日服用1次,指甲真菌感染患者连用7周,趾甲真菌感染患者连用9周;同时加用10%浓碘酊外涂,每天2次,指(趾)甲真菌感染患者连用时间分别为8周和10周.对照组52例给予特比萘芬片250mg口服,每天1次,指甲真菌感染患者连服8周,趾甲真菌感染患者连服10周.结果 治疗组停药时、停药后6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相当的情况下,治疗组所需药品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比萘芬联合10%浓碘酊外用治疗甲真菌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节省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文文;王亚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耳道生乳头状汗腺囊腺瘤恶变1例

    患者,男,86岁.左耳道流血20d来我院就诊.耳道镜检查:左耳甲腔底部可见一淡红色新生物,约1cm×0.7cm×0.5cm,肿物表面糜烂,行肿物切除术.临床诊断:左耳道耵聍腺腺瘤.病理检查,巨检:不规则组织2块,大者0.7cm×0.6cm×0.5cm,灰黄灰红色,质地较脆.

    作者:王云鹏;姜军强;贺进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09-2010年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促进甲状腺手术合理用药,节约医疗费用.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5月-2010年9月甲状腺手术患者230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各类手术易引起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菌及预防用药选择、围术期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等,分析其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甲状腺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7.60d,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4 674.07元,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2430.78元,平均术后用药天数6.63d.结论 该院甲状腺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较突出,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文海岸;司法启;徐萌;孙惠霞;路安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胃肠道手术的舒适护理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开展之际,舒适护理理论的提出,不仅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而且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容[1].我院对126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实行舒适护理,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呼吸机湿化器湿化吸氧对气管切开术后吸痰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对吸痰的影响.方法 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持续用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试验组持续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比较2组患者痰液的性状和吸痰效果.结果 试验组痰液性状及吸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未发现痰痂形成,对照组4例痰痂形成.结论 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较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痰液黏稠度明显降低,更容易吸出痰液,不易造成痰痂形成.

    作者:白利洁;王梓凌;冯秋菊;许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我院药物咨询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药物咨询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咨询的服务质量.方法 收集整理375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对咨询者身份、年龄、咨询药物类别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咨询者年龄以30~50岁多,占51.5%(193/375);咨询药种前4位分别为抗菌药(25.6%)、心脑血管药(20.5%)、消化系统药(13.3%)和内分泌系统用药(11.5%);咨询问题以药物基本信息为主(20.3%).结论 药物咨询增进了药师与患者、医师、护理人员等之间的交流,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浦静雯;张全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对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去雄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对2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循证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可减轻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的不良事件,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淑芹;梁天云;高凤蕊;李月莉;弓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骶管注射配合松腰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78例疗效观察

    骶管注射是传统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方法,我院在骶管注射下配合松腰术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78例患者,男56例,女22例;年龄18~65岁;病程2个月~10年.临床症状与体征:单侧下肢放射痛62例,麻木感34例,双下肢疼痛6例,马鞍区痛2例,仅有腰痛10例;直腿抬高试验10°~80°,平均40°.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

    作者:李军领;翟卷平;陈伟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卫生士官属于专业技术士官,工作在基层部队平战时卫勤保障的第一线,是基层部队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卫生防疫、健康教育、战救训练等工作的中坚力量[1].

    作者:燕颖军;刘天鹏;贾庆军;高秋菊;郭魁亮;冯长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4矫治技术在替牙期恒中切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

    替牙期年轻的恒前牙外伤后出现牙松动、移位、脱位,进行早期复位、固定是恢复正常咀嚼功能、保持牙列完整的有效方法.由于替牙期乳牙松动、脱落,恒牙萌出不全的特点,为牙齿的固定带来困难.近年来我科将2×4矫治技术应用在替牙期外伤的固定,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昀;张林红;刘双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抗凋亡蛋白Livin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Livin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4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AL组)L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其中初治患者16例(初治亚组)、复发患者11例(复发亚组)、完全缓解患者13例(缓解亚组).另选1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标本作正常对照.结果 初治亚组中Livin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缓解后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复发时又再次升高;初治亚组Livin阳性的患者缓解率(14.3%)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77.8%)(P<0.05).Livin mRNA的表达与AL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Livin基因的过度表达参与了AL的发病,并且是AL复发的高危因素.Livin基因的高表达是判断AL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作者:赵莎莎;崔为发;张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蒙脱石散治疗足月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治疗足月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足月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蒙脱石散组31例和光疗组30例.光疗组采用蓝光进行光疗,蒙脱石散组每天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比较2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和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和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治疗足月儿母乳性黄疸有效,方便易行,花费低,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平;张姣珍;秦刘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09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2009年该院15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发生ADR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受累器官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中≥60岁较多占31.71%,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药多占40.91%,其次是营养药占13.64%;抗微生物药中以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居多,分别占33.33%和23.8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多占88.96%;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占44.32%,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1.62%.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ADR的监测,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率,保证临床的安全用药.

    作者:李雄;蔡伟明;李朝晖;钟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前庭大腺囊肿硬化治疗68例临床分析

    前庭大腺囊肿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因其解剖位置的特点,腺体导管口易因炎症被纤维组织堵塞,分泌物滞留、积聚形成囊肿,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肿,反复发作[1].以往主要采用囊肿剥除术或行造口术治疗,但因创伤大,易复发,术后局部容易形成炎性瘢痕,甚至引起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我科2006年1月-2010年5月应用无水乙醇行前庭大腺囊肿腔内注射治疗前庭大腺囊肿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潘雪珍;刘超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白血病分型1例

    笔者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时遇急性白血病特殊病例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20余天前因牙龈疼痛伴发热就诊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医院,体温高38.7℃,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5d后体温正常,牙痛缓解.10d前患者再次出现牙痛,于克拉玛依中心医院查血常规WBC 16.41×109/L,Hb 61g/L,PLT 62×109/L,行骨穿检查未成功获取标本,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为进一步治疗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8月4日检查WBC 11.92×109/L,Hb 83g/L,PLT 38×109/L,外周血可见原始细胞占78%.

    作者:张文菊;徐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