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其先;邱琼雄;苏文;李杰;邓儒培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其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可逐步提高其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患者的顺利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对我科2009年6月-2010年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逐步培养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健康教育方案报道如下.
作者:胡宪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男,86岁.左耳道流血20d来我院就诊.耳道镜检查:左耳甲腔底部可见一淡红色新生物,约1cm×0.7cm×0.5cm,肿物表面糜烂,行肿物切除术.临床诊断:左耳道耵聍腺腺瘤.病理检查,巨检:不规则组织2块,大者0.7cm×0.6cm×0.5cm,灰黄灰红色,质地较脆.
作者:王云鹏;姜军强;贺进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手术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对患者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增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可使患者以佳的状态迎接手术,可见术前访视在围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院手术室在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术前访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6例,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8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小儿急性喉炎多继发于鼻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可为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疾病.起病较急,多有发热、声嘶、咳嗽等.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吸气性喉喘鸣,吸气期呼吸困难,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及上腹部软组织吸气期内陷等喉阻塞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则面色苍白,呼吸无力、循环呼吸衰竭、昏迷、抽搐,甚至死亡.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小儿急性喉炎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乔庆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前庭大腺囊肿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因其解剖位置的特点,腺体导管口易因炎症被纤维组织堵塞,分泌物滞留、积聚形成囊肿,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肿,反复发作[1].以往主要采用囊肿剥除术或行造口术治疗,但因创伤大,易复发,术后局部容易形成炎性瘢痕,甚至引起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我科2006年1月-2010年5月应用无水乙醇行前庭大腺囊肿腔内注射治疗前庭大腺囊肿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潘雪珍;刘超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150mg,随后以6~30μg·kg-1·min-1维持静脉滴注1~4d;同时口服胺碘酮600mg/d,1周后减为400mg/d,2周可减至200~300mg/d维持.如仍有室性心律失常,加用胺碘酮200mg口服,每天1次,连用15~30d.结果 显效18例占52.9%,有效15例占44.1%,无效1例占2.9%,总有效率为97.1%.其中出现低血压1例,恶心呕吐2例.结论 胺碘酮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少,在防治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列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王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50mg口服,每天1次;同时培他司汀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用7d;2组患者均治疗14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咯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显著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作次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学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3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黛立新治疗,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每周用量及住院次数.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每周用量、心电图ST段压低时间及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抗抑郁治疗可改善不稳定型心胶痛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秀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西二家医院剖宫产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举措.方法 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和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6450例产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分娩6450例,剖宫产2135例,剖宫产率为33.10%.剖宫产原因排在前5位的是社会因素占19.58%、胎儿宫内窘迫占15.41%、产程延长占15.27%、脐带绕颈占11.29%、瘢痕子宫占10.44%.结论 加强孕前产前分娩教育,加强围生期保健,严格剖宫产指征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肖相云;李氏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学所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患者的疾病,还包括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1],同时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些都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护理技术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态、法律观念.
作者:袁冬梅;程蕾;王小清;王澜;张丽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辅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FD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高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辅治FD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海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肺癌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在多数国家都有明显增长的趋势,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增100万左右肺癌患者.肺癌是目前在我国增长率的快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许多大城市,肺癌跃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1].
作者:郑振茹;吕品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46例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游离T3(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及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高,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可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于军霞;逄力男;孙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检索2000-2009年国内医学期刊,收集葛根素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190例,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药疹及溶血等症状,其出现时间多发生在用药1周左右,男性多于女性,46~55岁较多.结论 加强了解葛根素注射剂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设计个体化给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其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加味牵正散联合平衡针灸佐治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口服联合平衡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0.4%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牵正散联合平衡针灸佐治面神经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裕成;徐庶;刘厚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迁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迁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病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薄芝糖肽及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芝糖肽联合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迁慢性腹泻,能缩短腹泻病程并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各项常规专科护理,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治疗4周后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 治疗2周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评分及SA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加行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孟锡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透皮制剂称经皮给药系统,指药物经由皮肤给药途径转运至局部组织或全身血液循环而发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制剂.透皮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有其独特优点: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疗效等[1].现从透皮给药剂型、基质与辅料、制备工艺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蒋喜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疗机构是药品流通的终端环节,是百姓看病用药的主渠道.作为药品分销的主体-医院药房,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特别是基层医院,药房的设置及药品的购入、储藏、管理等条件影响药品使用终端质量[1].如何有效管理和规范医院药房,是摆在药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现就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谢光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