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峰
目的 探讨一种能有效减轻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护理模式.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B组给予常规护理,A组在术前、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前焦虑评分值和术后自觉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焦虑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自觉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同时也减轻患者术后自觉疼痛程度.
作者:黄向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不同脐带护理方法对脐带脱落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生后48~72h修剪脐部残端,创面用脐带包包扎,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潮红、粘液分泌物、脓性分泌物,脐带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粘液分泌物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部脓性分泌物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脐带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脐部残端修剪,减少新生儿脐部出现渗血、潮红及粘液分泌物的发生率,缩短了脐部脱落及愈合时间,降低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利于新生儿脐部的愈合.
作者:张海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148例亚健康失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试验组(75例),分别采用养心安神法与和胃安神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应用亚健康中医证候测量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量表检测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2%与9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症状总分分别为(166.84±19.75)分和(172.73±23.54)分,治疗后两组的症状总分分别为(101.27±14.06)分和(89.61±15.71)分,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降低均较显著,但试验组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分别为64.4%和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12.00±2.13)分和(12.47±2.68)分,治疗后两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10.17±2.26)分和(8.95±1.1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的变化均较显著,但试验组PSQI总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治疗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
作者:李绍旦;杨明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09年5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12例行LEEP手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进行术后随访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5~40min,平均为(9±2.5)min.术中出血3~52ml,平均出血量为(12.5±3)ml.术后病理与术前一致者86例(76.8%),与术前不符者26例(23.2%),其中病变加重者16例(14.3%),病变减轻者10例(8.9%).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复发1例,残余2例,余患者均痊愈.结论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房伯;雷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探讨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综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等一般治疗,监测营养指标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血清白蛋白(ALB) 、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B) 、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上臂肌围(MAMC)及身高体重指数(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营养状况及肺功能.
作者:王娟;李德宪;梁燕琼;顾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疗程7 d.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气促缓解、心率恢复正常、哮鸣音、湿性啰音、咳嗽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1%、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肯定,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开锋;黄苏玮;刘亿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40名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分别统计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获得地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入院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水平、呼吸机治疗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等指标.分析相关指标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患者与生存组患者比较,年龄、性别、感染地点、糖化血红蛋白、CRP、BNP、P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年龄、性别、感染地点、糖化血红蛋白、CRP、BNP、PT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预后因素,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安铁峰;谢苗荣;梁玉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差异,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2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48周时疗效的分析.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Child-Pugh评分、基线HBV DNA水平、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病毒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但两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及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HBV DNA水平下降、Child-Pugh分级明显改善.但治疗48周两组疗效无差异.
作者:林占洲;谭斌;周华坚;杨小云;温帆渊;李韶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咸宁学院大学生错牙 合畸形的患病率,为咸宁地区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个别正常牙合和Angle错牙合分类为标准,制定统一的问卷对咸宁学院888名大学生进行口腔错牙 合畸形检查和问卷调查,并做详细记录.结果 错牙合畸形率为64.53%(573/888),AngleⅠ、Ⅱ、Ⅲ类错牙 合畸形构成比分别为32.98%、39.62%及27.40%.牙列拥挤39.64%,深覆盖37.84%,前牙反牙合13.51%,牙齿错位或扭转9.23%,深覆牙 合6.76%,前牙牙间隙4.50%,锁牙合3.38%,前牙开牙合1.12%,前牙对刃牙合2.25%.结论 大学生的错牙 合畸形患病率偏高,人们对口腔预防意识较差,对牙病防重于治的认识不足,可见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吴楠;陈黄琴;郑超;吴红;周美玲;熊炎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甚至因无法愈合而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统计显示:12%~25%的糖尿病人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1] ;在糖尿病的截肢患者中,85%是由足部溃疡引起的[2] .随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糖尿病足患者多采用降糖、清疮、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有60%左右的患者预后差.为探索有效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本研究运用常规治疗加中药足浴的方法,利用社区这个基层的医疗管理平台,借鉴于门对门服务形式,采用家庭中可操作的治疗措施,运用动态观察和评价方法,分类与区别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一丁;高文勇;张伟;杨文婷;朱志刚;郝秋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沿海半岛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在象山第一人民医院和象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2 49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对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2 496例患者中,支原体检测阳性1 087例(43.5%),其中单一解脲脲原体(Uu)感染857例(78.8%),单一人型支原体(Mh)感染79例(7.3%),Uu+Mh混合感染151例(13.9%).男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33.3%,显著低于女性患者的55.2%(P<0.01).药敏结果显示:对单一Uu感染敏感的抗菌药物是交沙霉素(89.1%)和四环素(86.1%),强力霉素(85.0%)和美满霉素(84.4%)也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高的前两种药物分别是环丙沙星(58.6%)和罗红霉素(55.5%);对单一Mh感染敏感的抗菌药物是交沙霉素(70.9%)和四环素(67.1%),耐药率高的前两种药物分别是左氧氟沙星(100.0%)和罗红霉素(100.0%);对Uu合并Mh感染敏感的抗菌药物是罗红霉素(100.0%)和美满霉素(71.5%),耐药率高的前两种药物分别是环丙沙星(80.0%)和红霉素(66.9%).结论 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以单一UU感染为主,且女性支原体感染率高于男性;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建军;陆昱养;郑文颖;陈海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和优势.方法 以43例实施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为观察组,以同期行开腹手术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剂、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比开腹手术有明显的优势,但要注意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李艳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型扩张血管药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12月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2.31,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增加病灶侧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速度,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药物.
作者:孙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在术前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方案采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进行术前的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23例患者在术前介入治疗后,术后病理切缘,都没有发现肿瘤细胞,提高了治疗疗效.结论 术前介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疗效,是一种非常有效安全的辅助治疗.
作者:曾维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起病形式、可能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方法 对3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综合征,脑脊液压力多数升高,影像学表现静脉血流减慢、闭塞.脱水、抗凝等综合治疗疗效佳.结论 及早行血管检查(MRI或MRV)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本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减少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兴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和PC 20药敏板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以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高的科室是ICU、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标本主要来自痰、分泌物和血.1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MRSA)占31.0%,ICU分离的MRSA占52.6%.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中以21~40岁人群为主,占41.0%;60岁以上的人群24.5%,各年龄段男性感染率均较女性高,ICU感染者40岁以下的患者占47.4%,50岁以下的患者占68.4%.ICU患者分离的38株菌痰标本占78.9%,血标本15.8%.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青霉素耐药率为94.6%,红霉素耐药率56.0%、克林霉素46.4%和四环素47.6%.结论 ICU、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前三位的科室,主要患者人群为中青年男性,肺部感染为主,其次是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高度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
作者:刘小平;樊尚荣;徐桂彪;孟伟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20只眼)眼轴>26mm的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3个月佳矫正<0.1者1只眼,0.1~0.4者7只眼,0.5~0.9者10只眼,≥1.0者2只眼.手术并发症:2只眼(10.0%)后囊膜破裂,5只眼(25.0%)角膜水肿,2只眼(10.0%)后囊膜不同程度混浊,1只眼(5.0%)视网膜脱离.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荣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因服用头孢哌酮致双硫轮反应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对27例因服用头孢哌酮致双硫轮患者发病时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后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双硫轮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异常改变率为100%,发病时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以窦速、ST-T改变、心律失常为主,其中1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结论 应对拟诊为双硫轮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了解患者心肌损害程度,及时处理,对症治疗.
作者:张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拜心同(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高血压患者且年龄≥60的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2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拜心同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降压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心同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相比,拜心同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拜心同治疗老年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且平稳,不良反应较少,可用于临床应用.
作者:禹晓宁;焦建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人,均采用基础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结果 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之间治疗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联合在防治和延缓糖尿病肾病中两者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庞家亮;魏崇一;杨福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