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李德宪;梁燕琼;顾玉红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甚至因无法愈合而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统计显示:12%~25%的糖尿病人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1] ;在糖尿病的截肢患者中,85%是由足部溃疡引起的[2] .随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糖尿病足患者多采用降糖、清疮、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有60%左右的患者预后差.为探索有效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本研究运用常规治疗加中药足浴的方法,利用社区这个基层的医疗管理平台,借鉴于门对门服务形式,采用家庭中可操作的治疗措施,运用动态观察和评价方法,分类与区别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一丁;高文勇;张伟;杨文婷;朱志刚;郝秋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护理工作是医院主要的工作之一,护士是医院里人数多,与患者接触密切、接触时间长的群体.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强护理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是亟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日常工作巡查中发现的或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集中的分析,提出护理安全隐患及其管理措施,为护理安全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毛雅萍;陈灵红;聂丽红;张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人,均采用基础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结果 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之间治疗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联合在防治和延缓糖尿病肾病中两者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庞家亮;魏崇一;杨福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方枸杞袋泡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对照组、环磷酰胺+复方枸杞袋泡茶高剂量组、环磷酰胺+复方枸杞袋泡茶低剂量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14 d,2次/d,14 d后检测复方枸杞袋泡茶对小鼠免疫器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环磷酰胺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对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枸杞袋泡茶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有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徐志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药物激发结合直立倾斜试验(head up testing,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患者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已排除明确病因的晕厥患者行 HUT,包括基础试验和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结果 15例中阳性11例,阳性率为73.3%;其中基础 HUT阳性率20.0% (3/15);硝酸甘油激发阳性率50.0%(6/12);硝酸甘油激发阴性者再经异丙肾上腺素激发阳性率16.7% (2/12).结论 基础 HUT结合药物激发诊断VVS安全可行,其中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方便、省时、耐受性好,无严重的副作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兰凤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后大出血发生率3.27%.47例经保守治疗获痊愈.1例行子宫切除术.无死亡患者.结论 正确判断出血原因,采取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刘寿云;崔中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我院84例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合理饮食、运动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并观察两组各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比较.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体重指数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降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于阿卡波糖,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可减轻患者体内炎症.
作者:林凡峰;张效艳;林凡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差异,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2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48周时疗效的分析.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Child-Pugh评分、基线HBV DNA水平、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病毒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但两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及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HBV DNA水平下降、Child-Pugh分级明显改善.但治疗48周两组疗效无差异.
作者:林占洲;谭斌;周华坚;杨小云;温帆渊;李韶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发生反跳现象的原因.方法 对5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例经积极洗胃、催吐、导泻、利尿及阿托品、解磷定等联合治疗,中毒症状逐渐缓解,平稳痊愈.7例出现反跳现象,其中4例经积极抢救,平稳治愈,另3例抢救无效,死亡.8例来院后虽经积极抢救,症状一直无缓解,终死亡.结论 诊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特别是乐果中毒患者,要严密观察,彻底洗胃,反复洗胃,切断吸收途径;阿托品和解磷定应用足量,特别是前者停药不能太早,减药不能过早、过快,有条件时可根据胆碱酯酶的动态变化调整阿托品用量,但必须重视反跳时该指标可不下降;一般应在病情稳定,症状消失后仍然维持使用阿托品5~7d.
作者:李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药品5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78例(73.58%);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王云飞;王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早产儿较足月儿来说,由于其脏器结构及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发生多种特有的并发症,其中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较常见的并发症.我科2007年7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早产儿50例,其中发生喂养不耐受15例,我们均采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胎龄32~35周,体质量1500~2000g,男9例,女6例,其基础疾病为,吸入综合征的8例,咽下综合征的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新生儿窒息2例.
作者:张志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酒精中毒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自2008年对我院戒酒科的住院患者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疾病知识教育,什么是酒精中毒,饮酒的危害,了解可出现的戒断症状等,使患者承认并接受事实,帮助患者制定并实施自我约束计划.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之前患者对自身疾病几乎没有什么了解,不承认疾病,疾病承认率为6%,无治疗要求,经过两年的健康教育,疾病承认率达91%,患者深刻认识到自身疾病的严重性,积极配合治疗,实施戒酒计划,当年复发入院率从2007年的24%降到2009年的11%.结论 健康教育有效防止了复发,在酒精中毒治疗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朴春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疗程7 d.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气促缓解、心率恢复正常、哮鸣音、湿性啰音、咳嗽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1%、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肯定,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开锋;黄苏玮;刘亿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1 药源性疾病(DID)1.1 DID定义 任何药物都有两重性,既可防治疾病,又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死亡.随着新药特别是化学药物不断增多,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对其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不够,加上某些新药管理不严,易导致临床用药不当、用药过量以及药物滥用,致使药物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称为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DID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
作者:陈焕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河车大造胶囊临床应用于性激素依赖型肿瘤的科学性.方法 对河车大造胶囊及处方中紫河车以及性激素依赖性肿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河车大造胶囊处方中紫河车所含的激素类化学成分可能影响性激素依赖型肿瘤.结论 河车大造胶囊临床应慎用于性激素依赖型肿瘤.
作者:张碧华;高素强;傅得兴;金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的疗效.方法 选取院前急救171例A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予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予纳洛酮静脉注射,对照组予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滴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h、6h各取动脉血1ml进行血气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h、6h的临床症状缓解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4h内死亡人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h、6h各项血气值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院前急救中,早期、大量、持续的使用纳洛酮,能纠正缺氧和CO2潴留,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唐维骏;黄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强化治疗前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治疗达标率,同时低血糖风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在某小学流行的原因和防控措施.方法 对该流行性腮腺炎小学的基本情况、流行强度、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结果 该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总发病率为2.42%(29/1 200),男女生之比为1.2:1;接种腮腺炎疫苗和未接种腮腺炎疫苗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1,P<O.01).结论 人口聚集的学校易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要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及时隔离患者,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易感者,以减少本病的流行.
作者:张林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和PC 20药敏板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以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高的科室是ICU、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标本主要来自痰、分泌物和血.1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MRSA)占31.0%,ICU分离的MRSA占52.6%.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中以21~40岁人群为主,占41.0%;60岁以上的人群24.5%,各年龄段男性感染率均较女性高,ICU感染者40岁以下的患者占47.4%,50岁以下的患者占68.4%.ICU患者分离的38株菌痰标本占78.9%,血标本15.8%.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青霉素耐药率为94.6%,红霉素耐药率56.0%、克林霉素46.4%和四环素47.6%.结论 ICU、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前三位的科室,主要患者人群为中青年男性,肺部感染为主,其次是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高度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
作者:刘小平;樊尚荣;徐桂彪;孟伟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通过搜集、整理、回顾大量资料,对基层医院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状,从产生原因到中、西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从抗菌素、中医成药直至中药注射剂及饮片的不合理使用,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以此帮助基层医务人员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物危害,提高药物疗效和临床疗效.
作者:陈维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