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炎性因子的影响

刘恩代

关键词:辛伐他汀, 心绞痛, 不稳定型,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辛伐他汀治疗A组27例和辛伐他汀治疗B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般治疗,不予任何降脂药物;辛伐他汀治疗A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天20mg;辛伐他汀治疗B组加用辛伐他汀,每天40mg.治疗1周后比较3组CRP及TNFa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及治疗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CRP、TNFα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后与血清CRP、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组治疗后CRP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可阻滞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炎性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应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等抢救23例(非血液净化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透析抢救40例(血液净化组),比较2组治愈率.结果:血液净化组治愈率为67.5%高于非血液净化组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中中毒6h内净化者治愈率80.8%高于中毒6h后净化者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部位容易受到分娩、宫腔操作的损伤,宫颈管呈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差;并且由于宫颈黏膜皱襞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彻底清除,病情久治不愈.

    作者:贾会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疗程灯盏细辛对大鼠脑缺血恢复期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大鼠脑缺血恢复期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梗死(MCAO)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MCAO模型组、假手术组、短期给药组(灯盏细辛2.7ml/kg,共7d)、长期给药组(灯盏细辛2.7ml/kg,共28d),各15只.4周末处死作BDNF、TrkB免疫组化.结果:2给药组BDNF和TrkB的IOD值均高于MCAO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长期给药组BDNF和TrkB IOD值高于短期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可诱导脑梗死后BDNF及其高亲和性受体TrkB表达上调,这可能是灯盏细辛对脑梗死恢复期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周弋人;何柳;张仲;高励;罗祖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临床上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导致炎症迁延所致.当机体免疫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往往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还由于各种宫腔操作增多以及不卫生的性生活等影响,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及分析

    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科对395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取得满意效果,但一部分患者发生静脉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共395例,其中穿刺上肢静脉205例,下肢静脉190例.

    作者:王殿玲;彭春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流行病学所调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乙醇、糖尿病、肥胖、营养、妊娠、中毒以及感染先天性代谢缺陷等,但仍有20%原因不明,其发病与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氧应激、免疫反应等有关[1].

    作者:黄永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下处理多发骨折合并休克40例体会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是一种复杂外科问题应急分期手术理念.早于1983年由美国医师Stone提出,日本学者也有相关报道[1].其强调以简便可行、有效而损伤较小的应急救命手术处理致命性创伤;进一步复苏和计划分期手术处理非致命性创伤处理模式.

    作者:孙守权;刘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冠心病的护理要点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国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饮食摄入增加.加上人们社交活动的增多,造成无节制的饮食、饮酒、吸烟,势必损害心血管的健康.另外很多人以车代步,造成身体蛋白、脂肪代谢减慢,增加了身体负荷,机体的垃圾堆积,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脂肪、胆固醇沉积血管壁,血管变窄硬化,在心脏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邵丽红;谈伟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替米沙坦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替米沙坦,每次80mg,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辅治早期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有确切疗效,可有效地控制和延缓DN病情的发展,有效保护肾功能.

    作者:索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家庭护理知识宣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颅脑损伤发病率逐年增高[1].颅脑损伤经早期救治病情稳定后有神经功能障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甚至功能将永久性丧失,患者病程迁延,长时间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心理上、生理上、经济上的负担.

    作者:贺宇宏;钱文茹;王敏;张琳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措施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而输液反应也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加强了对输液反应的观察,现将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报道如下.1发热反应的发生和预防1.1因素分析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人致热物质所致.

    作者:赵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不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而且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现存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外,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球蛋白(GLb)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所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芝顺;陈玉华;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护理学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3个阶段的不断发展.护理学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性、独立性的应用科学.护理学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护理教育的不断进步.

    作者:侯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糖铁胶囊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糖铁胶囊(红源达)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红源达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和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RBC、Hb、MCV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源达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硫酸亚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30例患者同期处理临床分析

    我院2006年1月-2009年7月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痛患者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克罗恩病13例诊治体会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与增生性肠结核的鉴别非常困难,因而误诊率高.

    作者:孙敬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分别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分别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GU)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Hp阳性GU的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确诊的Hp阳性GU患者106例,随机分为EAC组和OAC组,各53例.EAC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OAC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4周后,EAC组总有效率为83.0%高于OAC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C组Hp清除率为88.7%高于OAC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药物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GU患者时,质子泵抑制剂应首选埃索美拉唑.

    作者:俞铖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患者24例并观察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显效6例(25.0%),有效13例(54.2%),无效5例(20.8%),总有效率为79.2%.结论: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伴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蒋天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人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作者:邓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