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罗恩病13例诊治体会

孙敬斌

关键词:克罗恩病, 鉴别诊断, 诊治体会
摘要: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与增生性肠结核的鉴别非常困难,因而误诊率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妇女8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采用全身用药(伊曲康唑200mg,每天1次口服,连服7d)结合局部用药(清洗外阴后,给予硝酸咪康唑栓1枚置于阴道弯窿处),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局部用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4%,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痊愈率为69.8%,总有效率为90.7%.2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且为一过性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全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57例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随着现代人膳食习惯的改变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多因素影响,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药,而长期使用某些西药难免产生不良反应.笔者选取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57例,运用滋肝肾、平肝阳的方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高寒琦;李桂元;胡俊梅;张文风;王文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部位容易受到分娩、宫腔操作的损伤,宫颈管呈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差;并且由于宫颈黏膜皱襞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彻底清除,病情久治不愈.

    作者:贾会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替米沙坦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替米沙坦,每次80mg,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辅治早期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有确切疗效,可有效地控制和延缓DN病情的发展,有效保护肾功能.

    作者:索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药学干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方法.方法:通过药师组织的建章立制、分工协作、教育优先、分级管理、检查反馈等措施来干预临床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结果:干预后门诊处方抗菌药使用比例由28.21%下降至17.39%,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比例由62.78%下降至55.51%,无指征用药由7.31%下降至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该药学干预方法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侠;徐欣昌;陈永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30例直径<3cm的乳腺良性肿瘤进行超声波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结果:30例35处乳腺良性病灶,均经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每处旋切3-15次,平均10次,用时20-45min,平均30min.术后2例小血肿形成,1-2个月后自行吸收消退,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病灶切除彻底,并可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对直径<3cm的乳腺良性肿瘤的诊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漆兰;叶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患者24例并观察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显效6例(25.0%),有效13例(54.2%),无效5例(20.8%),总有效率为79.2%.结论: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伴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蒋天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L-型钙通道阻滞剂对心肌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阻滞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颈部脱臼处死后浸人75%乙醇数秒,迅速开胸摘取心脏,置人盛有37℃预热的台氏液100ml的培养皿中.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台式液清洗并修剪掉结缔组织,迅速行主动脉插管.将心脏悬挂于Langendroff灌流装置上,剪下心室并剪成约1mm3,的组织块,放人37℃预热的含0.2mmol/L Ca2+台氏液20ml的培养皿中,将心室在溶液中轻轻晃动以分散已解离的心室肌细胞.新分离的细胞在常温下放置1-2h后,用加样器取带少许细胞的原液放人试管中,加人指示剂,给予正常细胞外液灌流,测全细胞胞内钙瞬变作为前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溶液灌流,测全细胞胞内钙瞬变作为实验组;给予正常细胞外液灌流,测全细胞胞内钙瞬变作为后对照组.结果: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对静息状态下心室肌细胞胞内钙信号的影响都不明显,仅10umol/L硝苯地平可能使静息状态下心室肌细胞胞内钙水平轻微降低,更高浓度的硝苯地平的效果反而减弱.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都能不同程度降低心室肌细胞胞内钙瞬变的峰值(P<0.05),5umol/L硝苯地平的标准化值低,降低心室肌细胞胞内钙瞬变峰值的效果比2umol/L硝苯地平明显(P<0.05).但是10umol/L硝苯地平、50umol/L的硝苯地平的降低心室肌细胞胞内钙瞬变峰值的效果反而减弱.结论:硝苯地平可以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的电流.但是,硝苯地平对于静息状态下的心室肌细胞胞内钙信号的影响不明显,可能与硝苯地平只对去极化过程的I(Ca)2+、Ito和Ik有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张霞;焦向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肝硬化患者、腹水患者由于防御机制不足,表现出较高的细菌易感性.其中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25%[1].为了更准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SBP,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腹水常规及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华;王冯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500ug静脉注射,同时予以血塞通400mg加人生理盐水250m1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只给予血塞通400mg加人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5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DPN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作者:周逸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肠梗阻患者58例护理体会

    肠梗阻是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的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因多种因素引起,容易导致肠绞窄、肠坏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发展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

    作者:蒙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冠心病的护理要点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国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饮食摄入增加.加上人们社交活动的增多,造成无节制的饮食、饮酒、吸烟,势必损害心血管的健康.另外很多人以车代步,造成身体蛋白、脂肪代谢减慢,增加了身体负荷,机体的垃圾堆积,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脂肪、胆固醇沉积血管壁,血管变窄硬化,在心脏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邵丽红;谈伟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缩宫素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初孕妇女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20U;对照组术中不使用任何缩宫药物.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宫缩幅度及不完全流产率等.结果:观察组宫缩幅度为(2.58±0.32)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35±0.19)cm(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完全流产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不但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防止不完全流产的发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永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辛伐他汀治疗A组27例和辛伐他汀治疗B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般治疗,不予任何降脂药物;辛伐他汀治疗A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天20mg;辛伐他汀治疗B组加用辛伐他汀,每天40mg.治疗1周后比较3组CRP及TNFa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及治疗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CRP、TNFα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后与血清CRP、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组治疗后CRP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可阻滞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炎性反应.

    作者:刘恩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应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等抢救23例(非血液净化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透析抢救40例(血液净化组),比较2组治愈率.结果:血液净化组治愈率为67.5%高于非血液净化组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中中毒6h内净化者治愈率80.8%高于中毒6h后净化者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氧沙坦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房颤患者复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每天0.2g;治疗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口服,每天50mg.2组患者均观察12个月后比较2组房颤转复率.结果:治疗组治疗1、2、6、12个月时的房颤转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可降低房颤的复发率,疗效好,易耐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丽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第一致死原因[1].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并达到杀灭或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淑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时期护士长自身素质探讨

    随着卫生改革不断深人,医院护理管理队伍每年都在调整,护士长大多数是从业务骨干中提拔起来的,但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和学习机会很少,护理管理培训主要是在院内,或者是采取传、帮、带的形式,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

    作者:赵晋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早期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急性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HICH急性期血肿扩大患者行超早期显微外科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生存65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9.7%.结论:对早期血肿扩大的HICH患者应尽早复查CT.患者的超早期显微外科可直视下止血,血肿清除彻底,能较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吕然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套管针肝素帽静脉输液.观察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套管针平均使用天数为(5.56±0.47)d多于对照组的(3.40±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套管针堵塞、回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静脉治疗中优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而且可明显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感染几率.

    作者:李树然;贾海燕;李银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