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然博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分别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GU)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Hp阳性GU的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确诊的Hp阳性GU患者106例,随机分为EAC组和OAC组,各53例.EAC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OAC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4周后,EAC组总有效率为83.0%高于OAC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C组Hp清除率为88.7%高于OAC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药物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GU患者时,质子泵抑制剂应首选埃索美拉唑.
作者:俞铖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于人院后放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干预后比较2组SAS和SD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SAS及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于预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
作者:王道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结合小儿头颅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与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探讨外部性脑积水颅脑B型超声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外部性脑积水患儿48例,使用B型超声分别从冠状面、矢状面动态观察外部性脑积水的变化并测量额顶部蛛网膜下腔深度和半球间裂的宽度,每隔3个月复查1次.结果:双侧额部或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增宽48例(100.0%),平均为4.71 mm.前纵裂增宽者41例(85.4%),平均为5.52mm.结论:外部性脑积水作为交通性脑积水的特殊类型,可存在于正常生长发育小儿中,大多数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但对于继发性外部性脑积水,应该采取积极地治疗措施.蛛网膜下腔宽度>(4.17±1.07)mm、半球间裂宽度>(4.91±0.85)mm可诊断为外部性脑积水.
作者:涂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的多发病,95%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一些少见的原因也须注意,包括冠状动脉脂肪栓塞,冠状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由于老年人生理特点和并发各种疾病,故老年人AMI的临床表现常缺乏典型症状[1],易误诊和漏诊而贻误治疗.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失眠又称睡眠障碍、不寐,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以不易人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度人睡,甚至彻夜不寐为主症,并伴有头痛、头晕、心悸、怔忡、健忘、梦遗、食欲减退和精神疲惫等,现代医学归属于神经衰弱范畴.
作者:张海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均采用开腹胆囊摘除术,但该手术方式损伤大、恢复慢.近年来新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无痛苦、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李新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外,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球蛋白(GLb)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所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芝顺;陈玉华;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蓖麻油炒鸡蛋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将400例未临产的孕妇分为蓖麻油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蓖麻油组给予蓖麻油炒鸡蛋口服,未引起规律宫缩者,24h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2.5mU/min,根据宫缩调整滴速,一般每隔30min调整1次,直至出现有效宫缩.对照组入院当日即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方法同蓖麻油组.结果:蓖麻油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蓖麻油炒鸡蛋加缩宫素引产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产后出血少、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呼双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肝硬化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20%人体白蛋白50ml静脉滴注后立即静脉推注呋塞米(速尿)20mg,并口服双氰克尿噻12.5mg和氨苯蝶啶25mg,每天3次,连服5d;对照组每天给予白蛋白log加速尿20mg静脉滴注,疗程为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l周尿量均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治疗1周、2周后腹水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给予奥扎格雷8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1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B组22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4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学、梗死灶体积大小、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1.8%高于B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2个疗程后除红细胞压积外,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A组CT扫描病灶比治疗前缩小程度较B组明显(P<0.05).结论:奥扎格雷治疗ACI能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疗效可靠,可作为ACI治疗的一种选择.
作者:武剑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科对395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取得满意效果,但一部分患者发生静脉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共395例,其中穿刺上肢静脉205例,下肢静脉190例.
作者:王殿玲;彭春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患者24例并观察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显效6例(25.0%),有效13例(54.2%),无效5例(20.8%),总有效率为79.2%.结论: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伴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蒋天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富马酸铁颗粒联合抚触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方法:241例ID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富马酸铁颗粒口服;治疗组1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抚触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依从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8%高于对照组的6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依从性为80.99%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富马酸铁颗粒联合抚触治疗婴幼儿IDA疗效好,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霞;高海妮;张淳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护理安全管理不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而且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现存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哌非合剂辅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哌非合剂静脉注射组(I组)、哌非合剂肌内注射组(Ⅱ组)和氟哌啶组(Ⅲ组),每组20例.于手术开始前5min,I组静脉注射哌替啶1mg/kg、异丙嗪0.5mg/kg,Ⅱ组肌内注射同等剂量哌替啶及异丙嗪,Ⅲ组静脉注射氟哌啶0.1mg/kg.观察3组用药前、用药后5min、15min、30min每分钟通气量(MV)、呼吸频率(R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I组给药后MV、PE、CO2水平明显改变(P<0.05或P<0.01),30min恢复至用药前水平;Ⅱ、Ⅲ组变化不明显(P<0.05).I、Ⅱ组给药后SBP、DBP、HR变化不明显(P<0.05);Ⅲ组给药SBP、DBP、HR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30min恢复正常.3组用药前后RF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哌非合剂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硬膜外麻醉时的辅助用药之一,但应严格控制其使用剂量,并加强对呼吸的管理,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作者:贾凤斌;苏秀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及明胶海绵置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预防并发症(干槽症)的效果.方法160例下颌阻生智齿(低位或埋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于拔牙创口内放置替硝唑加地塞米松及明胶海绵;对照组拔牙创内未放任何药物.观察2组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槽症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及明胶海绵置入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预防干槽症作用显著.
作者:梁自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是一种复杂外科问题应急分期手术理念.早于1983年由美国医师Stone提出,日本学者也有相关报道[1].其强调以简便可行、有效而损伤较小的应急救命手术处理致命性创伤;进一步复苏和计划分期手术处理非致命性创伤处理模式.
作者:孙守权;刘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肝硬化患者、腹水患者由于防御机制不足,表现出较高的细菌易感性.其中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25%[1].为了更准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SBP,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腹水常规及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华;王冯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应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等抢救23例(非血液净化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透析抢救40例(血液净化组),比较2组治愈率.结果:血液净化组治愈率为67.5%高于非血液净化组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中中毒6h内净化者治愈率80.8%高于中毒6h后净化者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方法.方法:通过药师组织的建章立制、分工协作、教育优先、分级管理、检查反馈等措施来干预临床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结果:干预后门诊处方抗菌药使用比例由28.21%下降至17.39%,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比例由62.78%下降至55.51%,无指征用药由7.31%下降至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该药学干预方法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侠;徐欣昌;陈永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