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武剑华

关键词:奥扎格雷, 脑梗死, 急性,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给予奥扎格雷8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1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B组22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4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学、梗死灶体积大小、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1.8%高于B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2个疗程后除红细胞压积外,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A组CT扫描病灶比治疗前缩小程度较B组明显(P<0.05).结论:奥扎格雷治疗ACI能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疗效可靠,可作为ACI治疗的一种选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护理学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3个阶段的不断发展.护理学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性、独立性的应用科学.护理学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护理教育的不断进步.

    作者:侯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57例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随着现代人膳食习惯的改变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多因素影响,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药,而长期使用某些西药难免产生不良反应.笔者选取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57例,运用滋肝肾、平肝阳的方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高寒琦;李桂元;胡俊梅;张文风;王文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肝硬化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20%人体白蛋白50ml静脉滴注后立即静脉推注呋塞米(速尿)20mg,并口服双氰克尿噻12.5mg和氨苯蝶啶25mg,每天3次,连服5d;对照组每天给予白蛋白log加速尿20mg静脉滴注,疗程为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l周尿量均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治疗1周、2周后腹水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面梗死1例

    患者,女,78岁.因发作性胸痛、胸闷3d入院,疼痛剧烈,呈压榨性,疼痛持续30min以上,伴上腹部不适、大汗,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醇酯或休息后症状无缓解,反复发作,胸痛进行性加重,无咳嗽、咯痰,无肢体活动障碍,来诊.

    作者:曹艳霞;丁拥军;宋美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且资料完整的2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春冬季高发于夏秋季.诱因主要是劳累与情绪、药物.结论:通过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胡正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8例给予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均为48周.随访24周,比较2组病毒学及生化应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明显升高,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5V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肝功能均明显改善;疗程结束及随访24周时,试验组仍保持较高的生化应答率(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病毒应答和生化应答,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

    作者:朱松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与脂联素、C反应蛋白关系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的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存在血管壁炎性反应,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脂联素具有抗炎及抗动脉硬化作用[1,2].

    作者:闫胜敏;李拥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临床上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导致炎症迁延所致.当机体免疫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往往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还由于各种宫腔操作增多以及不卫生的性生活等影响,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孕产妇心理因素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妇女一生中的一大痛苦期,顺利度过分娩期、降低围生期并发症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愿望.但是不少产妇对正常分娩缺乏了解,以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临产知识的缺乏及剧烈的疼痛,使其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引起了诸多分娩期并发症,危及婴儿的健康.

    作者:张芳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复张性肺水肿16例临床诊治体会

    复张性肺水肿(RPE)是指继发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萎陷性肺在迅速复张时或复张后所发生的急性间质性肺水肿,多见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患者短期内大量排气、排液后及胸腔手术中.其特点是急性间质性肺水肿,是较少见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可发生在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发病急,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高达20%[1].

    作者:刘洪新;刘风金;高士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冠心五号合剂的提取工艺

    目的:探讨冠心五号合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和阿魏酸的含量为指标进行提取工艺优化,以得出佳工艺流程.结果:影响丹参酮ⅡA提取效果主要的因素是乙醇浓度,其次是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而对于阿魏酸提取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煎煮次数,其次是加水量和煎煮时间.结论:所考察的因素中,冠心五号的佳提取工艺流程为:丹参、五味子以75%乙醇回流提取2h,提取2次,溶剂用量为4倍;药渣与党参、麦冬、赤芍、地黄合并水提,煎煮2h,加水量10倍,煎3次.

    作者:骆方莲;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妇女8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采用全身用药(伊曲康唑200mg,每天1次口服,连服7d)结合局部用药(清洗外阴后,给予硝酸咪康唑栓1枚置于阴道弯窿处),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局部用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4%,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痊愈率为69.8%,总有效率为90.7%.2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且为一过性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全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早期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急性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HICH急性期血肿扩大患者行超早期显微外科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生存65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9.7%.结论:对早期血肿扩大的HICH患者应尽早复查CT.患者的超早期显微外科可直视下止血,血肿清除彻底,能较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吕然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措施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而输液反应也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加强了对输液反应的观察,现将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报道如下.1发热反应的发生和预防1.1因素分析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人致热物质所致.

    作者:赵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NF-κB国外新研究进展

    NF-icappaB(NF-κB)在致炎性转录因子表达时无所不在,调节涉及细胞转化、存活、增殖、侵袭、血管发生、转移和炎症在内的500多个基因的表达,同时,NF-κB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炎症、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病理过程,所以其信号通路在药物介入方面成为潜在靶向目标.

    作者:刘海楠;陈雷;高彦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必要性及其价值.方法:6215例足月新生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检测心脏四腔观、心脏各腔血流,将产后B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与其产前B型超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31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房缺)236例、室间隔缺损(室缺)57例、房缺并发室缺16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合并房缺6例、法乐四联征合并主动脉瓣少量返流3例.漏诊290例,漏诊率91.19%.无误诊.结论:彩超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远枝;王爱芹;庞保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和西药概念探讨

    中药和西药,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具有特定的内涵.只有明确其内涵范畴,才便于深入研究和扩展.中药和西药,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因此,在确定它们和内涵包括划分原则和标准时,均不能离开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

    作者:郭慧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安治疗风热袭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安治疗风热袭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热袭肺型C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头孢替安抗感染,氨溴索祛痰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另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m(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2组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PMN),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PMN和CRP水平均降低(P<0.05或P <0.01).对照组治疗第10天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治疗后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咳嗽咯痰、舌象及脉象积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第10天咳嗽咯痰及舌象积分均少于治疗第15天的上述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第10天的咳嗽咯痰及舌象积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安能有效治疗风热袭肺型CAP.

    作者:俞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医院感染防范措施探讨

    医院是细菌的滋生地,也是传染源集中的地方.如不加以防范,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传染和蔓延,轻则患者间交叉感染,重则发生大范围的感染病例,甚至引发患者死亡的严重后果.

    作者:贾友英;蒋宝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苯巴比妥联合乙酰水杨酸片辅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联合乙酸水杨酸片辅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联合乙酰水杨酸片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轻度上腹不适、恶心和嗜睡,但均能耐受,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无播散性带状疱疹发生轻微.结论:苯巴比妥联合乙酰水杨酸片辅治PHN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萌;李汝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