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枝;王爱芹;庞保东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的多发病,95%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一些少见的原因也须注意,包括冠状动脉脂肪栓塞,冠状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由于老年人生理特点和并发各种疾病,故老年人AMI的临床表现常缺乏典型症状[1],易误诊和漏诊而贻误治疗.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腔内泌尿外科领域中重大的发展和突破.其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发展至今已成为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应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365例,其中3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本文对其并发症及防治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丁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8例妊娠中期PIH孕妇的血清AFP值,根据其AFP值分为观察组(≥250ug/L)54例和对照组(<250ug/L)64例,并随访至分娩,比较2组孕妇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H孕妇血清AFP值异常升高与早产、胎盘早剥及分娩方式有相关性,产前监测孕妇血清AFP值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静;孙丽君;武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经腹穿刺介入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盆腔脓肿患者120例,其中行经腹超声介人穿刺治疗的患者80例为试验组,行抗菌药物治疗+中药口服治疗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盆腔脓肿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氧沙坦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房颤患者复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每天0.2g;治疗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口服,每天50mg.2组患者均观察12个月后比较2组房颤转复率.结果:治疗组治疗1、2、6、12个月时的房颤转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可降低房颤的复发率,疗效好,易耐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丽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8例给予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均为48周.随访24周,比较2组病毒学及生化应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明显升高,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5V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肝功能均明显改善;疗程结束及随访24周时,试验组仍保持较高的生化应答率(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病毒应答和生化应答,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
作者:朱松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联合乙酸水杨酸片辅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联合乙酰水杨酸片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轻度上腹不适、恶心和嗜睡,但均能耐受,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无播散性带状疱疹发生轻微.结论:苯巴比妥联合乙酰水杨酸片辅治PHN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萌;李汝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45岁.2006年2月-2009年3月从事维修电动自行车工作,工作中常接触含铅蓄电池.自2008年12月开始出现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后出现腹胀.2009年3月突感腹痛,于17日在当地医院接受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是一种复杂外科问题应急分期手术理念.早于1983年由美国医师Stone提出,日本学者也有相关报道[1].其强调以简便可行、有效而损伤较小的应急救命手术处理致命性创伤;进一步复苏和计划分期手术处理非致命性创伤处理模式.
作者:孙守权;刘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78岁.因发作性胸痛、胸闷3d入院,疼痛剧烈,呈压榨性,疼痛持续30min以上,伴上腹部不适、大汗,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醇酯或休息后症状无缓解,反复发作,胸痛进行性加重,无咳嗽、咯痰,无肢体活动障碍,来诊.
作者:曹艳霞;丁拥军;宋美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医院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1],医院制剂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补充,在防病治病、医药研发方面曾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医药市场快速发展之前为有效解决医药物资短缺的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陈淑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苦碟子注射液是以菊科草本植物抱茎苦荬菜的干燥全草为原料,经提取精制而成的静脉注射液,主要含有黄酮和腺苷类成分,具有活血止痛、清热祛瘀之功效[1],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等症的治疗[2].
作者:傅黎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且资料完整的2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春冬季高发于夏秋季.诱因主要是劳累与情绪、药物.结论:通过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胡正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担负着护理治疗的双重职责,怎样做才能使患者满意放心,建立信任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与各种患者的接触,现将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闫亮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2009年11月6-12日使用抗菌药物的5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药物应用的次数基本符合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药物应用剂量偏大者占18.36%;还有相当部分的患者给予长程单一抗菌药物治疗,长的连续应用长达20d.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和教育.
作者:孙金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气候变暖、城市绿化面积增加,给蚂蚁繁殖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中有些品种的蚂蚁毒性强又富于攻击,蚂蚁咬人时,会向人体注人蚁酸和其他毒素.蚂蚁叮咬的过敏反应是由不同种类的蚁酸所诱导产生的[1].
作者:钟丽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35岁.主因停经80d,突然下腹部剧烈疼痛4h伴少量阴道出血,于2009年1月9日急诊人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9日,停经约40d出现恶心、偏食、乏力等早孕反应.于2009年1月4日在我院行妇科B型超声检查提示:双侧附件无异常,宫内孕可疑,嘱患者1周后复查.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对我院2007年9月-2010年10月胎头娩出困难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行新式剖宫产孕妇1438例,其中头位剖宫产936例,发生娩头困难(徒手取头>15s)98例(10.47%).
作者:张亚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TORCH感染对该地区不良妊娠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2例不良妊娠(不良妊娠组)及106例正常妊娠(对照组)的孕妇进行孕妇胎儿间TORCH感染特异性抗体监测.结果:2组感染率高者均为巨细胞病毒(CMV),其次为单纯疱疹病I型(HSVI);不良妊娠组CMV、HSV1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IgG检出率高者均为CMV,低者均为弓形虫(TOX);IgM检出率高者均为CMV,低者为风疹疾毒(RV);2组易感率高者均为TOX,低者均为CMV.不良妊娠组CMV和HSV1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V、HSV1是该地区TORCH感染中对妊娠影响大的病原体,两者均为性传播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
作者:王金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同期分娩的无合并症的剖宫产孕妇36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产褥病率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2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产褥病率及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直径3-8cm)剔除术是可行的,但应严格掌握肌瘤剔除的适应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