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工作如何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

闫亮爱

关键词:护理工作, 理解, 信任
摘要: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担负着护理治疗的双重职责,怎样做才能使患者满意放心,建立信任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与各种患者的接触,现将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且资料完整的2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春冬季高发于夏秋季.诱因主要是劳累与情绪、药物.结论:通过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胡正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氧沙坦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房颤患者复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每天0.2g;治疗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口服,每天50mg.2组患者均观察12个月后比较2组房颤转复率.结果:治疗组治疗1、2、6、12个月时的房颤转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可降低房颤的复发率,疗效好,易耐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丽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于人院后放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干预后比较2组SAS和SD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SAS及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于预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

    作者:王道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措施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而输液反应也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加强了对输液反应的观察,现将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报道如下.1发热反应的发生和预防1.1因素分析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人致热物质所致.

    作者:赵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临床上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导致炎症迁延所致.当机体免疫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往往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还由于各种宫腔操作增多以及不卫生的性生活等影响,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L-型钙通道阻滞剂对心肌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阻滞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颈部脱臼处死后浸人75%乙醇数秒,迅速开胸摘取心脏,置人盛有37℃预热的台氏液100ml的培养皿中.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台式液清洗并修剪掉结缔组织,迅速行主动脉插管.将心脏悬挂于Langendroff灌流装置上,剪下心室并剪成约1mm3,的组织块,放人37℃预热的含0.2mmol/L Ca2+台氏液20ml的培养皿中,将心室在溶液中轻轻晃动以分散已解离的心室肌细胞.新分离的细胞在常温下放置1-2h后,用加样器取带少许细胞的原液放人试管中,加人指示剂,给予正常细胞外液灌流,测全细胞胞内钙瞬变作为前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溶液灌流,测全细胞胞内钙瞬变作为实验组;给予正常细胞外液灌流,测全细胞胞内钙瞬变作为后对照组.结果: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对静息状态下心室肌细胞胞内钙信号的影响都不明显,仅10umol/L硝苯地平可能使静息状态下心室肌细胞胞内钙水平轻微降低,更高浓度的硝苯地平的效果反而减弱.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都能不同程度降低心室肌细胞胞内钙瞬变的峰值(P<0.05),5umol/L硝苯地平的标准化值低,降低心室肌细胞胞内钙瞬变峰值的效果比2umol/L硝苯地平明显(P<0.05).但是10umol/L硝苯地平、50umol/L的硝苯地平的降低心室肌细胞胞内钙瞬变峰值的效果反而减弱.结论:硝苯地平可以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的电流.但是,硝苯地平对于静息状态下的心室肌细胞胞内钙信号的影响不明显,可能与硝苯地平只对去极化过程的I(Ca)2+、Ito和Ik有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张霞;焦向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47例临床分析

    炎琥宁注射剂具有凉血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忍痛、蛇虫叮咬等症状[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李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临终关怀在肝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

    临终关怀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弗医院,由桑德斯博士创立.该运动确立了现代临终关怀模式,其目的在于给临终患者减轻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使之在有限的时间内,安详、舒适并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其研究范围包括组织形式、治疗姑息疗法和临终监护3个方面.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流行病学所调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乙醇、糖尿病、肥胖、营养、妊娠、中毒以及感染先天性代谢缺陷等,但仍有20%原因不明,其发病与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氧应激、免疫反应等有关[1].

    作者:黄永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失眠的针灸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失眠又称睡眠障碍、不寐,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以不易人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度人睡,甚至彻夜不寐为主症,并伴有头痛、头晕、心悸、怔忡、健忘、梦遗、食欲减退和精神疲惫等,现代医学归属于神经衰弱范畴.

    作者:张海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癌痛中的合理应用

    癌症疼痛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随着对癌症疼痛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癌症疼痛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8例给予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均为48周.随访24周,比较2组病毒学及生化应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明显升高,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5V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肝功能均明显改善;疗程结束及随访24周时,试验组仍保持较高的生化应答率(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病毒应答和生化应答,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

    作者:朱松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肠梗阻患者58例护理体会

    肠梗阻是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的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因多种因素引起,容易导致肠绞窄、肠坏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发展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

    作者:蒙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的多发病,95%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一些少见的原因也须注意,包括冠状动脉脂肪栓塞,冠状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由于老年人生理特点和并发各种疾病,故老年人AMI的临床表现常缺乏典型症状[1],易误诊和漏诊而贻误治疗.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蓖麻油炒鸡蛋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蓖麻油炒鸡蛋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将400例未临产的孕妇分为蓖麻油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蓖麻油组给予蓖麻油炒鸡蛋口服,未引起规律宫缩者,24h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2.5mU/min,根据宫缩调整滴速,一般每隔30min调整1次,直至出现有效宫缩.对照组入院当日即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方法同蓖麻油组.结果:蓖麻油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蓖麻油炒鸡蛋加缩宫素引产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产后出血少、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呼双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工作如何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

    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担负着护理治疗的双重职责,怎样做才能使患者满意放心,建立信任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与各种患者的接触,现将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闫亮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维生素E和维生素C防治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生素E和维生素C防治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放置吉妮IUD的育龄妇女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于放器后及前6个月的月经期间连续口服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照组不服用任何止血药.放置IVD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2组子宫异常出血情况.结果:放置IVD 1、3、6、12个月后,观察组子宫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E和维生素C联合应用防治置器后子宫异常出血效果良好,长期服用无任何不良反应,而且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胜联;张联芬;刘会英;翟亚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应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等抢救23例(非血液净化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透析抢救40例(血液净化组),比较2组治愈率.结果:血液净化组治愈率为67.5%高于非血液净化组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中中毒6h内净化者治愈率80.8%高于中毒6h后净化者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妇女8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采用全身用药(伊曲康唑200mg,每天1次口服,连服7d)结合局部用药(清洗外阴后,给予硝酸咪康唑栓1枚置于阴道弯窿处),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局部用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4%,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痊愈率为69.8%,总有效率为90.7%.2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且为一过性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全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时期护士长自身素质探讨

    随着卫生改革不断深人,医院护理管理队伍每年都在调整,护士长大多数是从业务骨干中提拔起来的,但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和学习机会很少,护理管理培训主要是在院内,或者是采取传、帮、带的形式,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

    作者:赵晋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