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和西药概念探讨

郭慧萍

关键词:中药, 西药, 概念
摘要:中药和西药,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具有特定的内涵.只有明确其内涵范畴,才便于深入研究和扩展.中药和西药,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因此,在确定它们和内涵包括划分原则和标准时,均不能离开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妇女8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采用全身用药(伊曲康唑200mg,每天1次口服,连服7d)结合局部用药(清洗外阴后,给予硝酸咪康唑栓1枚置于阴道弯窿处),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局部用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4%,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痊愈率为69.8%,总有效率为90.7%.2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且为一过性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全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筛查及诊断中的实用与局限

    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在乳腺疾病诊断方面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我国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保健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甘草酸二胺辅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胺辅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在一般保肝治疗(护肝片口服、复合维生素静脉滴注等)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胺治疗;对照组37例在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同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改善情况和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2、4、6、8周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治疗2、4、6、8周后TBIL和ALT水平亦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2组治疗结束时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胺能较好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

    作者:刘本付;郑贤妹;唐明新;豆练兵;王俊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蚂蚁叮咬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急救与护理

    随着气候变暖、城市绿化面积增加,给蚂蚁繁殖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中有些品种的蚂蚁毒性强又富于攻击,蚂蚁咬人时,会向人体注人蚁酸和其他毒素.蚂蚁叮咬的过敏反应是由不同种类的蚁酸所诱导产生的[1].

    作者:钟丽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底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35岁.主因停经80d,突然下腹部剧烈疼痛4h伴少量阴道出血,于2009年1月9日急诊人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9日,停经约40d出现恶心、偏食、乏力等早孕反应.于2009年1月4日在我院行妇科B型超声检查提示:双侧附件无异常,宫内孕可疑,嘱患者1周后复查.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失眠的针灸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失眠又称睡眠障碍、不寐,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以不易人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度人睡,甚至彻夜不寐为主症,并伴有头痛、头晕、心悸、怔忡、健忘、梦遗、食欲减退和精神疲惫等,现代医学归属于神经衰弱范畴.

    作者:张海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47例临床分析

    炎琥宁注射剂具有凉血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忍痛、蛇虫叮咬等症状[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李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药学干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方法.方法:通过药师组织的建章立制、分工协作、教育优先、分级管理、检查反馈等措施来干预临床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结果:干预后门诊处方抗菌药使用比例由28.21%下降至17.39%,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比例由62.78%下降至55.51%,无指征用药由7.31%下降至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该药学干预方法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侠;徐欣昌;陈永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观察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关节常见损伤之一[1],成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大多数病例骨折线涉及半月状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肘关节伸屈肌的作用,骨折很容易发生分离移位.切开复位内固定已被普遍认为是治疗尺骨鹰嘴移位骨折的可行方法.

    作者:邱庆军;温子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体会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占全部脑卒中的30%左右,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等特点.特别是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为高龄,常合并多脏器损害,其临床表现极为险恶,内科治疗并发症多,存活率低.

    作者:吉文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流行病学所调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乙醇、糖尿病、肥胖、营养、妊娠、中毒以及感染先天性代谢缺陷等,但仍有20%原因不明,其发病与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氧应激、免疫反应等有关[1].

    作者:黄永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冠心病的护理要点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国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饮食摄入增加.加上人们社交活动的增多,造成无节制的饮食、饮酒、吸烟,势必损害心血管的健康.另外很多人以车代步,造成身体蛋白、脂肪代谢减慢,增加了身体负荷,机体的垃圾堆积,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脂肪、胆固醇沉积血管壁,血管变窄硬化,在心脏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邵丽红;谈伟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外部性脑积水48例头颅B型超声临床分析

    目的:结合小儿头颅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与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探讨外部性脑积水颅脑B型超声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外部性脑积水患儿48例,使用B型超声分别从冠状面、矢状面动态观察外部性脑积水的变化并测量额顶部蛛网膜下腔深度和半球间裂的宽度,每隔3个月复查1次.结果:双侧额部或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增宽48例(100.0%),平均为4.71 mm.前纵裂增宽者41例(85.4%),平均为5.52mm.结论:外部性脑积水作为交通性脑积水的特殊类型,可存在于正常生长发育小儿中,大多数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但对于继发性外部性脑积水,应该采取积极地治疗措施.蛛网膜下腔宽度>(4.17±1.07)mm、半球间裂宽度>(4.91±0.85)mm可诊断为外部性脑积水.

    作者:涂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式子宫切除术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子宫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腹式子宫切除术,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护理学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3个阶段的不断发展.护理学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性、独立性的应用科学.护理学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护理教育的不断进步.

    作者:侯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蓖麻油炒鸡蛋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蓖麻油炒鸡蛋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将400例未临产的孕妇分为蓖麻油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蓖麻油组给予蓖麻油炒鸡蛋口服,未引起规律宫缩者,24h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2.5mU/min,根据宫缩调整滴速,一般每隔30min调整1次,直至出现有效宫缩.对照组入院当日即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方法同蓖麻油组.结果:蓖麻油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蓖麻油炒鸡蛋加缩宫素引产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产后出血少、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呼双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工作如何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

    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担负着护理治疗的双重职责,怎样做才能使患者满意放心,建立信任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与各种患者的接触,现将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闫亮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医院感染防范措施探讨

    医院是细菌的滋生地,也是传染源集中的地方.如不加以防范,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传染和蔓延,轻则患者间交叉感染,重则发生大范围的感染病例,甚至引发患者死亡的严重后果.

    作者:贾友英;蒋宝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98例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本文对我院2007年9月-2010年10月胎头娩出困难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行新式剖宫产孕妇1438例,其中头位剖宫产936例,发生娩头困难(徒手取头>15s)98例(10.47%).

    作者:张亚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屡、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瘘、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采取骶骨阻滞.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10min、手术开始即刻、术中低值和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头痛、尿潴留、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瘘、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金花;吴志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