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昊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而输液反应也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加强了对输液反应的观察,现将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报道如下.1发热反应的发生和预防1.1因素分析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人致热物质所致.
作者:赵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且资料完整的2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春冬季高发于夏秋季.诱因主要是劳累与情绪、药物.结论:通过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胡正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器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侧脑室引流器引流治疗的老年CSDH患者30例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者治愈28例(93.3%),好转2例(6.7%).术后随访1-2年,未见复发.结论:侧脑室引流器引流治疗老年CSDH,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阮庆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瘘、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采取骶骨阻滞.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10min、手术开始即刻、术中低值和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头痛、尿潴留、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瘘、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金花;吴志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NF-icappaB(NF-κB)在致炎性转录因子表达时无所不在,调节涉及细胞转化、存活、增殖、侵袭、血管发生、转移和炎症在内的500多个基因的表达,同时,NF-κB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炎症、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病理过程,所以其信号通路在药物介入方面成为潜在靶向目标.
作者:刘海楠;陈雷;高彦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患者24例并观察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显效6例(25.0%),有效13例(54.2%),无效5例(20.8%),总有效率为79.2%.结论: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伴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蒋天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部位容易受到分娩、宫腔操作的损伤,宫颈管呈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差;并且由于宫颈黏膜皱襞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彻底清除,病情久治不愈.
作者:贾会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于人院后放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干预后比较2组SAS和SD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SAS及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于预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
作者:王道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颅脑损伤发病率逐年增高[1].颅脑损伤经早期救治病情稳定后有神经功能障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甚至功能将永久性丧失,患者病程迁延,长时间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心理上、生理上、经济上的负担.
作者:贺宇宏;钱文茹;王敏;张琳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胺辅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在一般保肝治疗(护肝片口服、复合维生素静脉滴注等)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胺治疗;对照组37例在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同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改善情况和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2、4、6、8周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治疗2、4、6、8周后TBIL和ALT水平亦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2组治疗结束时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胺能较好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
作者:刘本付;郑贤妹;唐明新;豆练兵;王俊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35岁.主因停经80d,突然下腹部剧烈疼痛4h伴少量阴道出血,于2009年1月9日急诊人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9日,停经约40d出现恶心、偏食、乏力等早孕反应.于2009年1月4日在我院行妇科B型超声检查提示:双侧附件无异常,宫内孕可疑,嘱患者1周后复查.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合成氨生产工人的五官损害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合成氨生产工人14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行政后期及机械加工人员103例作为对照组.由同一位五官科医师对上述受检对象按常规进行检查,随即作出检查结论.计算2组五官疾患总检出率、五官疾患病种数及各工种的五官疾患病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五官疾患总检出率为54.5%高于对照组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慢性结膜炎、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官疾患检出率前3位的工种是冰机、氨罐及合成.结论:合成氨生产工人的五官有明显的损害.应加强防护设备的维护,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严格操作规程,定期作健康检查,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作者:王建平;白冬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国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饮食摄入增加.加上人们社交活动的增多,造成无节制的饮食、饮酒、吸烟,势必损害心血管的健康.另外很多人以车代步,造成身体蛋白、脂肪代谢减慢,增加了身体负荷,机体的垃圾堆积,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脂肪、胆固醇沉积血管壁,血管变窄硬化,在心脏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邵丽红;谈伟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肠伤寒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1].对于症状典型的肠伤寒临床诊断较容易.但对于不典型肠伤寒,若不引起足够警惕,则容易造成误诊.
作者:邹永超;周洁;邓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及明胶海绵置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预防并发症(干槽症)的效果.方法160例下颌阻生智齿(低位或埋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于拔牙创口内放置替硝唑加地塞米松及明胶海绵;对照组拔牙创内未放任何药物.观察2组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槽症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及明胶海绵置入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预防干槽症作用显著.
作者:梁自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TORCH感染对该地区不良妊娠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2例不良妊娠(不良妊娠组)及106例正常妊娠(对照组)的孕妇进行孕妇胎儿间TORCH感染特异性抗体监测.结果:2组感染率高者均为巨细胞病毒(CMV),其次为单纯疱疹病I型(HSVI);不良妊娠组CMV、HSV1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IgG检出率高者均为CMV,低者均为弓形虫(TOX);IgM检出率高者均为CMV,低者为风疹疾毒(RV);2组易感率高者均为TOX,低者均为CMV.不良妊娠组CMV和HSV1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V、HSV1是该地区TORCH感染中对妊娠影响大的病原体,两者均为性传播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
作者:王金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卫生改革不断深人,医院护理管理队伍每年都在调整,护士长大多数是从业务骨干中提拔起来的,但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和学习机会很少,护理管理培训主要是在院内,或者是采取传、帮、带的形式,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
作者:赵晋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78岁.因发作性胸痛、胸闷3d入院,疼痛剧烈,呈压榨性,疼痛持续30min以上,伴上腹部不适、大汗,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醇酯或休息后症状无缓解,反复发作,胸痛进行性加重,无咳嗽、咯痰,无肢体活动障碍,来诊.
作者:曹艳霞;丁拥军;宋美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院2006年1月-2009年7月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痛患者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子宫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腹式子宫切除术,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