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辉
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科对395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取得满意效果,但一部分患者发生静脉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共395例,其中穿刺上肢静脉205例,下肢静脉190例.
作者:王殿玲;彭春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基层医院治疗阑尾疾病还以切除阑尾为主要治疗手段.阑尾炎病情复杂,病理类型繁多,位置多变[1],术中可能遇到各种困难,例如术中找不到阑尾.现将阑尾炎术中找不到阑尾时的处理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罗时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方法.方法:通过药师组织的建章立制、分工协作、教育优先、分级管理、检查反馈等措施来干预临床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结果:干预后门诊处方抗菌药使用比例由28.21%下降至17.39%,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比例由62.78%下降至55.51%,无指征用药由7.31%下降至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该药学干预方法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侠;徐欣昌;陈永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与低精蛋白胰岛素(诺和灵30R)联合格列美脉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长秀霖组和诺和灵30R组,每组30例.长秀霖组每天晚上18:00点注射长秀霖,诺和灵30R组每天早、晚餐前2次皮下注射诺和灵30R,2组每天早餐前30mim均口服格列美脉3mg.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平均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C肽水平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FPG、2hPG、HbA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长秀霖组治疗后C肽升高(P<0.05),且于高于诺和灵30R组C肽水平(P<0.05).长秀霖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6.7%低于诺和灵30R组的23.3%(P<0.05).结论:该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大致相同,但长秀霖联合格列美服治疗2型糖尿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并有可能改善β细胞功能,故更具有选择优势.
作者:赵艳艳;冯玉欣;孙香;刘慧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占全部脑卒中的30%左右,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等特点.特别是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为高龄,常合并多脏器损害,其临床表现极为险恶,内科治疗并发症多,存活率低.
作者:吉文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药和西药,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具有特定的内涵.只有明确其内涵范畴,才便于深入研究和扩展.中药和西药,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因此,在确定它们和内涵包括划分原则和标准时,均不能离开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
作者:郭慧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辛伐他汀治疗A组27例和辛伐他汀治疗B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般治疗,不予任何降脂药物;辛伐他汀治疗A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天20mg;辛伐他汀治疗B组加用辛伐他汀,每天40mg.治疗1周后比较3组CRP及TNFa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及治疗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CRP、TNFα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后与血清CRP、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组治疗后CRP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可阻滞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炎性反应.
作者:刘恩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8例妊娠中期PIH孕妇的血清AFP值,根据其AFP值分为观察组(≥250ug/L)54例和对照组(<250ug/L)64例,并随访至分娩,比较2组孕妇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H孕妇血清AFP值异常升高与早产、胎盘早剥及分娩方式有相关性,产前监测孕妇血清AFP值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静;孙丽君;武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散中呋喃西林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冰醋酸(30:70:0.15:0.3);流速1.Oml/min;检测波长375nm.结果:呋喃西林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溶液在12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8.9%,RSD=0.48%(n=9).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样品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精确度高的特点.
作者:申颖;申和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大鼠脑缺血恢复期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梗死(MCAO)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MCAO模型组、假手术组、短期给药组(灯盏细辛2.7ml/kg,共7d)、长期给药组(灯盏细辛2.7ml/kg,共28d),各15只.4周末处死作BDNF、TrkB免疫组化.结果:2给药组BDNF和TrkB的IOD值均高于MCAO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长期给药组BDNF和TrkB IOD值高于短期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可诱导脑梗死后BDNF及其高亲和性受体TrkB表达上调,这可能是灯盏细辛对脑梗死恢复期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周弋人;何柳;张仲;高励;罗祖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早产儿发生状况.方法:对2007-2009年该院分娩的早产儿6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6228例中,早产儿661例,早产儿发生率为10.61%.其中,2007年早产儿发生率为7.55%(137/1814);2008年为9.62%(206/2142);2009年为14.00%(318/2272).结论:早产儿的并发症多,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妇围生期保健,可预防早产的发生,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气候变暖、城市绿化面积增加,给蚂蚁繁殖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中有些品种的蚂蚁毒性强又富于攻击,蚂蚁咬人时,会向人体注人蚁酸和其他毒素.蚂蚁叮咬的过敏反应是由不同种类的蚁酸所诱导产生的[1].
作者:钟丽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500ug静脉注射,同时予以血塞通400mg加人生理盐水250m1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只给予血塞通400mg加人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5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DPN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作者:周逸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失眠又称睡眠障碍、不寐,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以不易人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度人睡,甚至彻夜不寐为主症,并伴有头痛、头晕、心悸、怔忡、健忘、梦遗、食欲减退和精神疲惫等,现代医学归属于神经衰弱范畴.
作者:张海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2009年11月6-12日使用抗菌药物的5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药物应用的次数基本符合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药物应用剂量偏大者占18.36%;还有相当部分的患者给予长程单一抗菌药物治疗,长的连续应用长达20d.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和教育.
作者:孙金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NF-icappaB(NF-κB)在致炎性转录因子表达时无所不在,调节涉及细胞转化、存活、增殖、侵袭、血管发生、转移和炎症在内的500多个基因的表达,同时,NF-κB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炎症、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病理过程,所以其信号通路在药物介入方面成为潜在靶向目标.
作者:刘海楠;陈雷;高彦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众所周知,医院是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单位,医疗技术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决定着一个医院的生存发展.而以技术档案为主体的档案信息,其功能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庆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肝硬化患者、腹水患者由于防御机制不足,表现出较高的细菌易感性.其中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25%[1].为了更准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SBP,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腹水常规及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华;王冯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均采用开腹胆囊摘除术,但该手术方式损伤大、恢复慢.近年来新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无痛苦、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李新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苦碟子注射液是以菊科草本植物抱茎苦荬菜的干燥全草为原料,经提取精制而成的静脉注射液,主要含有黄酮和腺苷类成分,具有活血止痛、清热祛瘀之功效[1],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等症的治疗[2].
作者:傅黎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