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芝顺;陈玉华;李燕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且资料完整的2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春冬季高发于夏秋季.诱因主要是劳累与情绪、药物.结论:通过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胡正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套管针肝素帽静脉输液.观察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套管针平均使用天数为(5.56±0.47)d多于对照组的(3.40±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套管针堵塞、回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静脉治疗中优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而且可明显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感染几率.
作者:李树然;贾海燕;李银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等因素,使得急症与意外事故的发生呈增长趋势,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则可能使一些生命丧失抢救的机会,作为一名院外急救护士,工作中遇到的危重患者多,应急突发事件多,护士的角色呈多元化,护士不仅是护理计划者、管理者、教育者、还是确保患者及时就诊的协调者,要完成这些角色功能护士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还要具备评判思维和求异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
作者:徐立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早产儿发生状况.方法:对2007-2009年该院分娩的早产儿6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6228例中,早产儿661例,早产儿发生率为10.61%.其中,2007年早产儿发生率为7.55%(137/1814);2008年为9.62%(206/2142);2009年为14.00%(318/2272).结论:早产儿的并发症多,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妇围生期保健,可预防早产的发生,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担负着护理治疗的双重职责,怎样做才能使患者满意放心,建立信任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与各种患者的接触,现将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闫亮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多糖铁胶囊(红源达)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红源达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和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RBC、Hb、MCV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源达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硫酸亚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评价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临床抗癫痫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检测该院2003-2009年治疗605例疼痛患者服用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结果:除2009年外,该院抗癫痫药监测例数逐年上升,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50-100ug/ml内的监测例/次多占54.43%,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在4-12ug/ml内的监测例/次多占75.63%,苯妥英钠血药浓度
作者:曾雪花;郁相云;钟建华;温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癌症疼痛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随着对癌症疼痛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癌症疼痛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院2006年1月-2009年7月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痛患者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颅脑损伤发病率逐年增高[1].颅脑损伤经早期救治病情稳定后有神经功能障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甚至功能将永久性丧失,患者病程迁延,长时间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心理上、生理上、经济上的负担.
作者:贺宇宏;钱文茹;王敏;张琳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于人院后放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干预后比较2组SAS和SD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SAS及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于预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
作者:王道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同期分娩的无合并症的剖宫产孕妇36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产褥病率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2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产褥病率及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直径3-8cm)剔除术是可行的,但应严格掌握肌瘤剔除的适应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2009年11月6-12日使用抗菌药物的5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药物应用的次数基本符合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药物应用剂量偏大者占18.36%;还有相当部分的患者给予长程单一抗菌药物治疗,长的连续应用长达20d.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和教育.
作者:孙金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富马酸铁颗粒联合抚触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方法:241例ID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富马酸铁颗粒口服;治疗组1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抚触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依从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8%高于对照组的6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依从性为80.99%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富马酸铁颗粒联合抚触治疗婴幼儿IDA疗效好,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霞;高海妮;张淳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流行病学所调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乙醇、糖尿病、肥胖、营养、妊娠、中毒以及感染先天性代谢缺陷等,但仍有20%原因不明,其发病与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氧应激、免疫反应等有关[1].
作者:黄永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安治疗风热袭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热袭肺型C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头孢替安抗感染,氨溴索祛痰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另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m(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2组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PMN),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PMN和CRP水平均降低(P<0.05或P <0.01).对照组治疗第10天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治疗后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咳嗽咯痰、舌象及脉象积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第10天咳嗽咯痰及舌象积分均少于治疗第15天的上述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第10天的咳嗽咯痰及舌象积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安能有效治疗风热袭肺型CAP.
作者:俞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500ug静脉注射,同时予以血塞通400mg加人生理盐水250m1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只给予血塞通400mg加人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5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治疗DPN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作者:周逸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必要性及其价值.方法:6215例足月新生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检测心脏四腔观、心脏各腔血流,将产后B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与其产前B型超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31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房缺)236例、室间隔缺损(室缺)57例、房缺并发室缺16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合并房缺6例、法乐四联征合并主动脉瓣少量返流3例.漏诊290例,漏诊率91.19%.无误诊.结论:彩超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远枝;王爱芹;庞保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药和西药,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具有特定的内涵.只有明确其内涵范畴,才便于深入研究和扩展.中药和西药,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因此,在确定它们和内涵包括划分原则和标准时,均不能离开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
作者:郭慧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蛤蚧定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9例采用氨溴索联合蛤蚧定喘胶囊治疗,B组49例采用蛤蚧定喘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结论: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应选择氨溴索联合蛤蚧定喘胶囊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林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