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国
中药和西药,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具有特定的内涵.只有明确其内涵范畴,才便于深入研究和扩展.中药和西药,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因此,在确定它们和内涵包括划分原则和标准时,均不能离开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
作者:郭慧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哌非合剂辅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哌非合剂静脉注射组(I组)、哌非合剂肌内注射组(Ⅱ组)和氟哌啶组(Ⅲ组),每组20例.于手术开始前5min,I组静脉注射哌替啶1mg/kg、异丙嗪0.5mg/kg,Ⅱ组肌内注射同等剂量哌替啶及异丙嗪,Ⅲ组静脉注射氟哌啶0.1mg/kg.观察3组用药前、用药后5min、15min、30min每分钟通气量(MV)、呼吸频率(R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I组给药后MV、PE、CO2水平明显改变(P<0.05或P<0.01),30min恢复至用药前水平;Ⅱ、Ⅲ组变化不明显(P<0.05).I、Ⅱ组给药后SBP、DBP、HR变化不明显(P<0.05);Ⅲ组给药SBP、DBP、HR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30min恢复正常.3组用药前后RF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哌非合剂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硬膜外麻醉时的辅助用药之一,但应严格控制其使用剂量,并加强对呼吸的管理,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作者:贾凤斌;苏秀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2009年11月6-12日使用抗菌药物的5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药物应用的次数基本符合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药物应用剂量偏大者占18.36%;还有相当部分的患者给予长程单一抗菌药物治疗,长的连续应用长达20d.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和教育.
作者:孙金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颅脑损伤发病率逐年增高[1].颅脑损伤经早期救治病情稳定后有神经功能障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甚至功能将永久性丧失,患者病程迁延,长时间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心理上、生理上、经济上的负担.
作者:贺宇宏;钱文茹;王敏;张琳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早产儿发生状况.方法:对2007-2009年该院分娩的早产儿6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6228例中,早产儿661例,早产儿发生率为10.61%.其中,2007年早产儿发生率为7.55%(137/1814);2008年为9.62%(206/2142);2009年为14.00%(318/2272).结论:早产儿的并发症多,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妇围生期保健,可预防早产的发生,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富马酸铁颗粒联合抚触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方法:241例ID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富马酸铁颗粒口服;治疗组1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抚触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依从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8%高于对照组的6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依从性为80.99%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富马酸铁颗粒联合抚触治疗婴幼儿IDA疗效好,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霞;高海妮;张淳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患者24例并观察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显效6例(25.0%),有效13例(54.2%),无效5例(20.8%),总有效率为79.2%.结论:中药左归丸联合维D磷酸氢钙片治疗OP伴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蒋天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初孕妇女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20U;对照组术中不使用任何缩宫药物.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宫缩幅度及不完全流产率等.结果:观察组宫缩幅度为(2.58±0.32)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35±0.19)cm(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完全流产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不但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防止不完全流产的发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永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合成氨生产工人的五官损害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合成氨生产工人14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行政后期及机械加工人员103例作为对照组.由同一位五官科医师对上述受检对象按常规进行检查,随即作出检查结论.计算2组五官疾患总检出率、五官疾患病种数及各工种的五官疾患病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五官疾患总检出率为54.5%高于对照组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慢性结膜炎、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官疾患检出率前3位的工种是冰机、氨罐及合成.结论:合成氨生产工人的五官有明显的损害.应加强防护设备的维护,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严格操作规程,定期作健康检查,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作者:王建平;白冬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复张性肺水肿(RPE)是指继发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萎陷性肺在迅速复张时或复张后所发生的急性间质性肺水肿,多见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患者短期内大量排气、排液后及胸腔手术中.其特点是急性间质性肺水肿,是较少见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可发生在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发病急,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高达20%[1].
作者:刘洪新;刘风金;高士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医院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1],医院制剂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补充,在防病治病、医药研发方面曾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医药市场快速发展之前为有效解决医药物资短缺的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陈淑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护理安全管理不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而且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现存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护理学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3个阶段的不断发展.护理学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性、独立性的应用科学.护理学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护理教育的不断进步.
作者:侯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在乳腺疾病诊断方面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我国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保健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临床上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导致炎症迁延所致.当机体免疫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往往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还由于各种宫腔操作增多以及不卫生的性生活等影响,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而输液反应也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加强了对输液反应的观察,现将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报道如下.1发热反应的发生和预防1.1因素分析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人致热物质所致.
作者:赵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纳络酮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纳洛酮2mg加人生理盐水300m1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给予洛贝林9mg和尼可刹米1.125g加人生理盐水3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7d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O2、PaC02、pH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P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茜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肠梗阻是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的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因多种因素引起,容易导致肠绞窄、肠坏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发展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
作者:蒙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炎琥宁注射剂具有凉血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忍痛、蛇虫叮咬等症状[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李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TORCH感染对该地区不良妊娠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2例不良妊娠(不良妊娠组)及106例正常妊娠(对照组)的孕妇进行孕妇胎儿间TORCH感染特异性抗体监测.结果:2组感染率高者均为巨细胞病毒(CMV),其次为单纯疱疹病I型(HSVI);不良妊娠组CMV、HSV1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IgG检出率高者均为CMV,低者均为弓形虫(TOX);IgM检出率高者均为CMV,低者为风疹疾毒(RV);2组易感率高者均为TOX,低者均为CMV.不良妊娠组CMV和HSV1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V、HSV1是该地区TORCH感染中对妊娠影响大的病原体,两者均为性传播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
作者:王金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