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邓超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 药品管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人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糖铁胶囊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糖铁胶囊(红源达)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红源达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和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RBC、Hb、MCV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源达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硫酸亚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纳洛酮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络酮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纳洛酮2mg加人生理盐水300m1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给予洛贝林9mg和尼可刹米1.125g加人生理盐水3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7d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O2、PaC02、pH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P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茜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底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35岁.主因停经80d,突然下腹部剧烈疼痛4h伴少量阴道出血,于2009年1月9日急诊人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9日,停经约40d出现恶心、偏食、乏力等早孕反应.于2009年1月4日在我院行妇科B型超声检查提示:双侧附件无异常,宫内孕可疑,嘱患者1周后复查.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冠心五号合剂的提取工艺

    目的:探讨冠心五号合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和阿魏酸的含量为指标进行提取工艺优化,以得出佳工艺流程.结果:影响丹参酮ⅡA提取效果主要的因素是乙醇浓度,其次是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而对于阿魏酸提取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煎煮次数,其次是加水量和煎煮时间.结论:所考察的因素中,冠心五号的佳提取工艺流程为:丹参、五味子以75%乙醇回流提取2h,提取2次,溶剂用量为4倍;药渣与党参、麦冬、赤芍、地黄合并水提,煎煮2h,加水量10倍,煎3次.

    作者:骆方莲;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流行病学所调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乙醇、糖尿病、肥胖、营养、妊娠、中毒以及感染先天性代谢缺陷等,但仍有20%原因不明,其发病与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氧应激、免疫反应等有关[1].

    作者:黄永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肝硬化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20%人体白蛋白50ml静脉滴注后立即静脉推注呋塞米(速尿)20mg,并口服双氰克尿噻12.5mg和氨苯蝶啶25mg,每天3次,连服5d;对照组每天给予白蛋白log加速尿20mg静脉滴注,疗程为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l周尿量均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治疗1周、2周后腹水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富马酸铁颗粒联合抚触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富马酸铁颗粒联合抚触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方法:241例ID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富马酸铁颗粒口服;治疗组1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抚触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依从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8%高于对照组的6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依从性为80.99%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富马酸铁颗粒联合抚触治疗婴幼儿IDA疗效好,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霞;高海妮;张淳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氧沙坦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房颤患者复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每天0.2g;治疗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口服,每天50mg.2组患者均观察12个月后比较2组房颤转复率.结果:治疗组治疗1、2、6、12个月时的房颤转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可降低房颤的复发率,疗效好,易耐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丽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煎煮常见问题分析

    中药汤剂作为一种传统剂型,几千年来,一直被我国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并愈来愈受到青睐.通过辨证论治以及药味的加减,可全面灵活地应用于各种病症.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对中药的煎煮不甚了解,缺乏理论的指导,现针对中药煎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30例直径<3cm的乳腺良性肿瘤进行超声波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结果:30例35处乳腺良性病灶,均经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每处旋切3-15次,平均10次,用时20-45min,平均30min.术后2例小血肿形成,1-2个月后自行吸收消退,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病灶切除彻底,并可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对直径<3cm的乳腺良性肿瘤的诊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漆兰;叶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辛伐他汀治疗A组27例和辛伐他汀治疗B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般治疗,不予任何降脂药物;辛伐他汀治疗A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天20mg;辛伐他汀治疗B组加用辛伐他汀,每天40mg.治疗1周后比较3组CRP及TNFa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及治疗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CRP、TNFα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后与血清CRP、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组治疗后CRP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短期干预可阻滞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炎性反应.

    作者:刘恩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47例临床分析

    炎琥宁注射剂具有凉血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忍痛、蛇虫叮咬等症状[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李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应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等抢救23例(非血液净化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透析抢救40例(血液净化组),比较2组治愈率.结果:血液净化组治愈率为67.5%高于非血液净化组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中中毒6h内净化者治愈率80.8%高于中毒6h后净化者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技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众所周知,医院是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单位,医疗技术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决定着一个医院的生存发展.而以技术档案为主体的档案信息,其功能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庆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肝硬化患者、腹水患者由于防御机制不足,表现出较高的细菌易感性.其中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25%[1].为了更准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SBP,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腹水常规及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华;王冯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下处理多发骨折合并休克40例体会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是一种复杂外科问题应急分期手术理念.早于1983年由美国医师Stone提出,日本学者也有相关报道[1].其强调以简便可行、有效而损伤较小的应急救命手术处理致命性创伤;进一步复苏和计划分期手术处理非致命性创伤处理模式.

    作者:孙守权;刘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的多发病,95%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一些少见的原因也须注意,包括冠状动脉脂肪栓塞,冠状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由于老年人生理特点和并发各种疾病,故老年人AMI的临床表现常缺乏典型症状[1],易误诊和漏诊而贻误治疗.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屡、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瘘、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采取骶骨阻滞.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10min、手术开始即刻、术中低值和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头痛、尿潴留、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瘘、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金花;吴志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部位容易受到分娩、宫腔操作的损伤,宫颈管呈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差;并且由于宫颈黏膜皱襞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彻底清除,病情久治不愈.

    作者:贾会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面梗死1例

    患者,女,78岁.因发作性胸痛、胸闷3d入院,疼痛剧烈,呈压榨性,疼痛持续30min以上,伴上腹部不适、大汗,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醇酯或休息后症状无缓解,反复发作,胸痛进行性加重,无咳嗽、咯痰,无肢体活动障碍,来诊.

    作者:曹艳霞;丁拥军;宋美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