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梁冬生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集的已上报的ADR报告11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诊科上报例数多为55例占48.67%,其次为内科,口腔科少.男58例占51.33%,女55例占48.67%.患者年龄为0~99岁,各个年龄段均有ADR发生.其中以0~18岁的患者为主占26.55%.共涉及药品7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占67.2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3.19%.ADR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结论 要加强ADR监测,强化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莫逢伟;付远清;骆远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高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柴胡汤加减对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立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增强了无偿献血意识,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加强无偿献血前的护理可保障献血者的身心健康.在无进行献血前护理的前提下,献血者怀着矛盾的心理容易导致晕厥等献血反应.针对不同个体进行献血前多方位的护理,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障无偿献血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高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26岁,已婚,因剖宫产术后7+个月孕6+个月要求终止妊娠,于2009年7月13日入院.患者2008年12月剖宫产1次,术后月经未复潮,近日自感腹部增大,有蠕动.产科检查:宫高26m,腹围83cm,胎位左枕前位(LOA),胎心140次/min.
作者:孙燕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的病损及炎性反应,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作者:陈昌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药复方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集中体现,也是理法方药等理论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具有重点突出、主辅明确、配伍合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研究复方可进一步阐明其组方原理、药理效应等特点,以探索有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开发研制新剂型,制定和完善质量标准等.
作者:刘现磊;孙志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石淋,我院自2009年以来采用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2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智;刘金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肝硬化与胆石症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胆石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肝硬化患者并发胆石症越来越引起重视.2006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80例,现就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潘睿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而糖尿病是由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作用而累及全身的病变并需终身治疗的疾病,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康海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由于出疹前可有1~2周的潜伏期,出疹部位与神经走行有关,疼痛剧烈,所以明确诊断前患者往往就诊多个科室(内科、外科、眼科,疼痛科),造成误诊误治.2005-2010年我科收治带状疱疹误诊患者2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雪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口腔颌面部位置暴露,交通事故伤、工伤、生活异等常导致领面部损伤,常伴颌骨骨折.颌骨骨折的治疗不仅要恢复功能,也要注重面部形态的恢复.我科2007年8月-2009年8月采用小型钦质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1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景霞;马敬斋;郝杰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钦激光碎石手术以其微创、有效、术后痛苦小等独特的优势而成为一种标准术式.特别是在泌尿科领域中应用范围更广,近年来我院泌尿科钬激光碎石手术发展迅速,已成功完成各类手术,泌尿科钦激光碎石手术的大量开展,对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麻醉诱导迅速、镇静充分、镇痛完善、肌松弛良好、术毕患者苏醒迅速而完全等,笔者于钦激光碎石手术中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老年患者也成为医院病原的主要人群,要求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逐渐增加,由于老龄患者病理、生理特点存在许多护理问题,其手术的复杂性、风险性远远高于一般患者.这就要求对其加强手术室护理,以保证手术达到理想效果,确保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笔者将高龄患者149例在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翠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5种治疗窗窄药片分剂量的准确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药片切割器、剪刀、刀片对5种药片分剂量成2等份及4等份.结果 5种治疗窗窄药片中,硬度大和小的药片分别为氨茶碱、地高辛;直径大和小的药片分别为卡马西平、地高辛;厚度大和小的药片分别为卡马西平、地高辛.地高辛(切)、苯妥英钠(切)FW(1/2)和FW(1/4)与TW(1/2)和TW(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高辛(剪)、氨茶碱(剪)、华法林钠(剪)、苯妥英钠(剪)FW(1/4)与TW(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华法林钠(刀)FW(1/2)和FW(1/4)与TW(1/2)和TW(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种药片用3种工具分剂量至少有5片超出质量差异15%,均不符合欧洲药典标准.分剂量成2等份时,应用剪刀超出平均质量15%的药片数均较其他2种方法多;分剂量成4等份时,3种方法超出平均质量15%的药片数均较分剂量成2等份时多.结论 5种治疗窗窄药片应用3种工具分剂量准确性较差,临床用药应引起足够的注意.需要调整给药剂量时,可考虑用液体制剂分剂量.
作者:刘元江;缪经纬;陈景勇;邓欣;张黎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笔者对我科98例老年人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萍;曾永寿;凤武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宫颈病变指宫颈范围内出现的各种病变,包括损伤、肿瘤、畸形、炎症等.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就会出现官颈糜烂、宫颈感染或宫颈赘生物等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高频电刀在治疗宫颈病变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其操作简单,一次性治愈的概率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治疗效果得到了广大医者和患者的认可[1].我院2009年8月~2010年5月使用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病变患者1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2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肠溶片、川芎嗪注射液、胞磷胆碱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14d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伊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国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认知情况和需求,为临床药学工作的深人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8份,回收率为96%.分别对医师、护士、药师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以现场填写的方式,请相关人员如实回答相关内容.调查结果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结果 医师的职称及学历普遍高于护士和药师患者以城镇居民居多,文化层次均较高.药师和医师对临床药学服务的认识和倾向了解多,绝大部分患者不知道或不了解.医师与护士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和配伍禁忌4个方面,临床药师的工作,正逐步得到医护人员的欢迎和认可.结论 临床药学人员不断加强与医护人员的配合与协作,并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将有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何艳春;董玲;李小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54岁,于2010年9月16日因发热、咽痛、咳嗽来我院就诊,诊断:呼吸道感染.给予生理盐水250m1+头孢曲松钠3g(石家庄中诺药业生产,批号为100702337)静脉注射(皮试阴性),滴注约30ml时,患者自觉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继之出现全身瘙痒、高出皮面似针尖大小的红色皮疹、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牙关紧闭、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四肢湿冷.
作者:侯焕芳;李存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择AMI行PCI治疗后发生ST的患者28例,围手术期均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片或噻氯匹定双重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因胃溃疡或出血未用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ST 8例,在经球囊扩张(PTCA)并尿激酶溶栓术中发生室颤死亡1例,发生ST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22例均于PTCA或PCI治疗血管再通.2例经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好转.2例可能的ST在术后24h内出现心绞痛,心电图示ST段抬高,肌钙蛋白升高,经加强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病情好转.多因素logist回归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C型病变、支架的长度及早期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发病的危险因子(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的ST形成发生率很低,但是预后较差.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型类型和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差可能是S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早期介入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李爱焕;薛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