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

刘现磊;孙志海

关键词:中药复方, 研究, 新技术
摘要:中药复方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集中体现,也是理法方药等理论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具有重点突出、主辅明确、配伍合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研究复方可进一步阐明其组方原理、药理效应等特点,以探索有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开发研制新剂型,制定和完善质量标准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病理组织制片及染色过程失误的探讨

    病理组织制片及染色的过程中,切片质量对病理诊断有很大的影响.制出理想切片,既有助于病理的正确诊断,也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理想的标本.笔者以多年来从事病理专业技术工作的经验,分析总结组织制片处理失误的形态表现,并探讨其原因,提供解决办法.

    作者:武智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叶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77例肝病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5天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AST、ALT、ALB、TBIL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叶切除对患者肝功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

    作者:潘伍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门诊导医护士的礼仪培养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而护理礼仪是护理美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和训练有素的举止体现了护士的外在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护士的内心境界和情趣川.而门诊服务是患者进入K院的第一站,也是医院服务的薄弱环节,作为门诊导医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因此应注重对礼仪的培训,培养其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个人修养,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择AMI行PCI治疗后发生ST的患者28例,围手术期均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片或噻氯匹定双重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因胃溃疡或出血未用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ST 8例,在经球囊扩张(PTCA)并尿激酶溶栓术中发生室颤死亡1例,发生ST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22例均于PTCA或PCI治疗血管再通.2例经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好转.2例可能的ST在术后24h内出现心绞痛,心电图示ST段抬高,肌钙蛋白升高,经加强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病情好转.多因素logist回归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C型病变、支架的长度及早期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发病的危险因子(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的ST形成发生率很低,但是预后较差.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型类型和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差可能是S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早期介入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李爱焕;薛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开展外科护理技术操作竞赛的实践与体会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中的备皮、换药、手术室无菌技术、小创口缝合、拆线等是基层部队常用的护理操作技能.为提高其岗位任职能力,缩短实习和岗位适应期,我院从2006年开始在临床实习前1个月组织开展外科护理技术操作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组织与开展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玥;周丽萍;都维红;尚晓娜;王学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135例早期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其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较好的改善了预后.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施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5例,术后施以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瑞芹;张玲;王会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400例自愿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2组生命体征、苏醒时间、丙泊酚诱导量及总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50±0.37)min,对照组为(1.50±0.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诱导量及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HR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麻醉效果佳且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邓建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建议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几十年来出现了萎靡现象,中药饮片质量不可控问题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出现药对方正病不除现象,致使有些人对中药疗效产生怀疑,严重制约了中药的发展.导致中药质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如种属、产地、采收季节、炮制加工、贮存保管等,因此要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50例护理体会

    目前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已成为胆系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1].在临床上怀疑有胆、胰系统疾病而超声、实验室或CT扫描等检查未能确诊时,可行ERCP检查,其诊断准确率为92.1%[2],如证实有胆、胰疾病且有内镜治疗适应证者,可同时进行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扩张、放置引流等相应的内镜治疗.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2月对50例患者行ERCP,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味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硬化合并胆石症80例治疗体会

    肝硬化与胆石症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胆石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肝硬化患者并发胆石症越来越引起重视.2006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80例,现就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潘睿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乳腺间充质肉瘤及叶状囊肉瘤的影像征像分析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8例乳腺肉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表现、钼靶表现、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肉瘤患者8例,均为女性,年龄15~56岁,其中哺乳期妇女1例.所有患者均以乳房发现肿块而就诊,肿块直径4~8cm,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钼靶X线检查及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检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曹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与控制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严重感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基层医院手术室在管理上存在许多困难:(1)手术室多为老式建筑,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工作流程要求;(2)财力不足,投入少;(3)设施不齐全;(4)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感染控制的观念有待加强.鉴于此,我院从细节入手,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管理.

    作者:饶德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13例治疗体会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是剖腹胆囊切除术(OC)的改良术式,我院1998年5月-2007年9月采用M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患者1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旭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零售药店中OTC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OTC药物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不需医师处方,消费者据药品说明书可自行判断和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品但应保证在药品质量,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如果不合理使用不仅浪费医药资源,更重要的是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针对零售药店OTC管理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孟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对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100例自愿终止妊娠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对照组单用依沙吖啶.观察2组引产成功率、总产程时间、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产程短、出血量少、成功率高、安全、痛苦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玉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已经进人老龄化社会.在医疗活动中,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将逐渐增多,但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衰退,并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患者[1],如何大限度的帮助老年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是摆在医疗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现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许丽娟;石在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诊科男护生的临床带教体会

    急诊科实习是培养护生应急、观察、动手、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掌握急救技能是急诊科临床带教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现将男护生的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晕厥患者375例病因及误诊分析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导致晕厥的病因很多,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急,意识丧失时间短暂,到就诊时意识往往已恢复,临床医师难于观察到晕厥发作的全过程,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部分晕厥患者具有高度猝死危险,不同原因所致的晕厥预后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寻找病因对晕厥的治疗和预后的评估都十分重要.笔者对375例晕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焕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2%~8%,复发率为30%~50%.临床多见于0.5~3岁小儿,6岁后罕见,先有发热,随后惊厥,惊厥多发生在体温骤升时,呈全身性、短暂性抽搐伴有意识丧失,应及时进行抢救[1].本科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35例,现将其急救与治疗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高京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愈脐胎毒清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12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愈脐胎毒清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 2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试验组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2组断脐方法、日常护理及出院指导相同.结果 试验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脐部炎性分泌物、脐部周围皮肤破损和渗血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

    作者:赖静;王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