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明;陈广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由于出疹前可有1~2周的潜伏期,出疹部位与神经走行有关,疼痛剧烈,所以明确诊断前患者往往就诊多个科室(内科、外科、眼科,疼痛科),造成误诊误治.2005-2010年我科收治带状疱疹误诊患者2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雪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对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100例自愿终止妊娠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对照组单用依沙吖啶.观察2组引产成功率、总产程时间、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产程短、出血量少、成功率高、安全、痛苦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玉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门急诊处方1800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处方使用抗菌药物606张占33.7%,不合理处方57张占9.4%.所使用抗菌药物有10个种类,共36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头抱克肟、头孢泊肟酯、头孢呋辛.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药师应定期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覃逢超;陈楚雄;林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门诊药房直接接触患者,药品调剂应准确无误,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常导致各种差错.在强调药师的责任心和能力的同时不可忽视高强度工作下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作者:戴继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前、后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及问卷调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的效果.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后治疗包和消毒包、手术器械包、各种管道类物品、外来医疗器械、外院消毒包、总收入均多于管理前,且满意度高于管理前.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可以保证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有效保障医疗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而且可以使医院人力、设备等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减少投入,减少资源的浪费.
作者:蒋凤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脑外伤后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003-2010年笔者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武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国抗菌药物滥用现象较普遍,据报道我国医院临床用药中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79%,是发达国家的2倍[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在美国占24%~66%,在我国为25%~56%[2];青霉素、氨苄西林等对各种病原菌的总耐药率>90%[3].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颁布实施以来,我院围绕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制定了一系列监督管理制度,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对降低药品费用,控制院内感染,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确保医疗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梅;易美红;罗燕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其中又以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在内的第3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报到为普遍.
作者:图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8例乳腺肉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表现、钼靶表现、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肉瘤患者8例,均为女性,年龄15~56岁,其中哺乳期妇女1例.所有患者均以乳房发现肿块而就诊,肿块直径4~8cm,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钼靶X线检查及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检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曹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常见疾病,是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以青壮年为主,发病率为90%,男性较女性多.主要是劳动强度大、外伤、腰背肌腱松弛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产生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腰骶部活动度大,处于活动的脊柱和骨盆交界处承受的压力大,椎间盘容易发生蜕变及损伤,故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发病率高.
作者:彭金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是由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机体功能失调紊乱,自身体内存在相应抗体,当受到外界诱因刺激后,体内发生Ⅳ型变态反应,导致全身出现过敏表现.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作者:戴志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26岁,已婚,因剖宫产术后7+个月孕6+个月要求终止妊娠,于2009年7月13日入院.患者2008年12月剖宫产1次,术后月经未复潮,近日自感腹部增大,有蠕动.产科检查:宫高26m,腹围83cm,胎位左枕前位(LOA),胎心140次/min.
作者:孙燕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前,腹腔镜可完成腹部绝大部分手术,而腹腔镜胆囊切除已成为治疗有症状胆囊疾病的首选方式[1].2007年10月~2009年5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4例,经精心的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静;冯志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医院收集到的13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ADR报告中女75例占55.15%,男61例占44.85%;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 69例占50.74%居首位,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7.06%,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例占41.18%,其中较严重的ADR 4例.结论 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工作.
作者:王芬;梁桂才;黎石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腋臭是一种遗传性疾病[1],是由于腋窝汗腺分泌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被分解而放出臭味,由于大汗腺在青春期受内分泌腺影响开始活跃,故而腋臭多发生在青春期后,年老时症状略有减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求医者有增多趋势.手术治疗采用皮肤切除、皮下毛囊修剪、微切口搔刮等,有部分患者可发生并发症.我科2002年2月-2010年3月收治腋臭患者107例,有并发症16例,其中2例由外院转来.现就手术腋臭治疗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忠;李爱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认知情况和需求,为临床药学工作的深人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8份,回收率为96%.分别对医师、护士、药师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以现场填写的方式,请相关人员如实回答相关内容.调查结果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结果 医师的职称及学历普遍高于护士和药师患者以城镇居民居多,文化层次均较高.药师和医师对临床药学服务的认识和倾向了解多,绝大部分患者不知道或不了解.医师与护士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和配伍禁忌4个方面,临床药师的工作,正逐步得到医护人员的欢迎和认可.结论 临床药学人员不断加强与医护人员的配合与协作,并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将有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何艳春;董玲;李小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愈脐胎毒清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 2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试验组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2组断脐方法、日常护理及出院指导相同.结果 试验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脐部炎性分泌物、脐部周围皮肤破损和渗血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
作者:赖静;王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药品有效期管理是门诊药房日常管理工作之一,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药品的稳定性不仅与其自身性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贮藏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线、空气中的氧气、微生物、储存时间和包装容器.其不良情况下往往会使药品发生分解、挥发、沉淀、潮解、酸败、生霉等变化.
作者:吴如成;姜海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学检验是为临床提供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检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决定着医学检验的质量.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的检验仪器不断涌现,功能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当前医学检验专业只重视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检验仪器技能的培养.课程及其技能教学现状很难满足社会对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要求.
作者:申绯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将脉冲发生器埋置入体内进行永久心脏起搏的技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我科于2003-2010年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0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彦;王淑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